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特别是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水资源一直是生命赖以生存所必须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生命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论是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等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后然后再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回收利用或直接填埋。
3.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渗滤液,这些垃圾渗滤液会渗透进环境中从而污染水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对垃圾渗滤液的成分进行测定,从而为之后的净化处理做好准备。
4.目前,工厂内通常采用工作人员人工采集垃圾渗滤液的方式进行取样,人工取样过程中势必会接触到垃圾渗滤液,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造成危害。而且,采用人工取样,无法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对后续的检测造成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5.所以,现有的垃圾渗滤液人工取样检测存在取样不便易危害人体健康、无法过滤杂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它具有取样方便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且能过滤杂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从左往右依次设有过滤室和贮存室,贮存室上设有取样室;所述过滤室顶部连接有贯穿主体并由抽取泵驱动的入液管,入液管连接有位于主体外侧的弹性弯管;所述过滤室内从外往内依次设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过滤室通过连接管与贮存室的顶部相连;所述贮存室底部呈漏斗收口状设置,其底部最低处连接有贯穿主体的排液管;所述取样室内设有分别与贮存室相连的搅拌单元和取样单元,取样室的顶部设有可开闭的盖板;所述搅拌单元位于贮存室的中轴线上;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旋转底盘;所述连接管和排液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8.前述的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中,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设于取样室内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并位于贮存室内的转动轴、设于转动轴中部的主搅拌叶和设于转动轴底部的次搅拌叶;所述主搅拌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杆和分别设有连杆两端下方的叉型搅拌叶;所述次搅拌叶为锚型搅拌叶,其形状与贮存室的底部对应;所述取样室内设有与驱动电机对应的保护仓,驱动电机位于保护仓内。
9.前述的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中,所述取样单元包括设于取样室内的驱动单元、设于驱动单元上方的取样管、设于驱动单元下方并贯穿进贮存室内的伸缩管和设于伸缩管底部的取样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能抽取样本的抽吸泵和驱动伸缩管伸缩的伸缩电机;所述
取样管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10.前述的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分隔板顶部与过滤室顶部相连,第二分隔板底部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分隔板底部和第二分隔板顶部均设有过滤网,第二分隔板底部设有位于过滤室底部的倾斜块;所述倾斜块的斜面与第二分隔板的底部相对应。
11.前述的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中,所述主体内设有与过滤室底部相对应的卡位座;所述卡位座位于过滤室右边一端设有凸起部,卡位座位于过滤室左边一端设有可上下伸缩的卡块;所述过滤室固定于卡块与凸起部之间;所述主体靠近过滤室的一侧开设有与过滤室相对应的可开闭隔离门。
12.前述的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中,所述旋转底盘包括设于主体底部的旋转层、设于旋转层下方的弹性层和设于弹性层底部的多组滚轮支脚;所述滚轮支腿具有可切换能否滚动的功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由抽取泵驱动的弹性弯管,抽取泵结合弹性弯管来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抽取,无需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垃圾渗滤液,不仅能快速且便捷的抽取垃圾渗滤液而且其不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造成危害;通过在贮存室与入液管之间加设过滤室,通过过滤室内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而且通过上小交错设置两块分隔板,杂质都沉淀在过滤室底部,不会进入贮存室内影响检测,然后采用取样单元对贮存室内经过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取样,其检测结果相对原先更准确。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取样方便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且能过滤杂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
1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加设包括叉型搅拌叶和锚型搅拌叶的搅拌单元,对垃圾渗漏液的搅拌更均匀,从而确保取得的样品更能体现实际的情况,检测结果更准确;
16.取样单元设置驱动单元和与驱动单元相匹配的伸缩管,从而能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取样针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从不同高度进行取样,能进行对比检测,其检测结果更全面且准确。
17.通过在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加设过滤网,而且第二分隔板底部倾斜状并与倾斜快相对应,从而能使得经过第二分隔板后的杂质从倾斜块上滑落,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贮存室内,其检测结果更准确。
18.通过在主体下设置包括旋转层、弹性层和滚轮支脚的旋转底盘,从而能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和旋转。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取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

主体,11

弹性层,12

滚轮支脚,13

卡位座,14

可开闭隔离门,15

连接管,2

过滤室,21

抽取泵,22

入液管,23

弹性弯管,24

第一分隔板,25

第二分隔板,26

倾斜块,3

贮存室,31

排液管,4

取样室,41

盖板,42

保护仓,5

搅拌单元,51

驱动电机,52

转动轴,53

连杆,54

叉型搅拌叶,55

锚型搅拌叶,6

取样单元,61

驱动单元,
62

伸缩管,63

取样针,64

取样管,65

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4.实施例。垃圾渗滤液检测装置,构成如图1

3所示,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从左往右依次设有过滤室2和贮存室3,贮存室3上设有取样室4;所述过滤室2顶部连接有贯穿主体1并由抽取泵21驱动的入液管22,入液管22连接有位于主体1外侧的弹性弯管23;所述过滤室2内从外往内依次设有第一分隔板24和第二分隔板25,过滤室2通过连接管15与贮存室3的顶部相连;所述贮存室3底部呈漏斗收口状设置,其底部最低处连接有贯穿主体1的排液管31;所述取样室4内设有分别与贮存室3相连的搅拌单元5和取样单元6,取样室4的顶部设有可开闭的盖板41;所述搅拌单元5位于贮存室3的中轴线上;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旋转底盘;所述连接管15和排液管31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25.所述搅拌单元5包括设于取样室4内的驱动电机51、与驱动电机51转动连接并位于贮存室3内的转动轴52、设于转动轴52中部的主搅拌叶和设于转动轴52底部的次搅拌叶;所述主搅拌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杆53和分别设有连杆两端下方的叉型搅拌叶54;所述次搅拌叶为锚型搅拌叶55,其形状与贮存室3的底部对应;所述取样室4内设有与驱动电机51对应的保护仓42,驱动电机51位于保护仓42内。
26.所述取样单元6包括设于取样室4内的驱动单元61、设于驱动单元61上方的取样管64、设于驱动单元61下方并贯穿进贮存室3内的伸缩管62和设于伸缩管62底部的取样针63;所述驱动单元61包括能抽取样本的抽吸泵和驱动伸缩管62伸缩的伸缩电机;所述取样管64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5。
27.所述第一分隔板24顶部与过滤室2顶部相连,第二分隔板25底部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分隔板24底部和第二分隔板25顶部均设有过滤网,第二分隔板25底部设有位于过滤室2底部的倾斜块26;所述倾斜块26的斜面与第二分隔板25的底部相对应。
28.所述主体1内设有与过滤室2底部相对应的卡位座13;所述卡位座13位于过滤室2右边一端设有凸起部,卡位座13位于过滤室2左边一端设有可上下伸缩的卡块;所述过滤室2固定于卡块与凸起部之间;所述主体1靠近过滤室2的一侧开设有与过滤室2相对应的可开闭隔离门14。
29.所述旋转底盘包括设于主体1底部的旋转层、设于旋转层下方的弹性层11和设于弹性层11底部的多组滚轮支脚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8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