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表固定螺丝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表是用来统计用电单位用电量的计量工具,它具有性能稳定可靠,长寿命,体积小,编程方便,一表多用等特点。电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表中端子片等的螺丝进行锁固。而,现有对于电表中端子片等的螺丝锁固所需的电动螺丝刀很容易让非特定操作人员私自使用,很难保证生产品质。
3.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电表固定螺丝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表固定螺丝装置,其确保电表固定螺丝的专业性,避免非特定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影响生产品质,也有利于对操作人员进行考勤。
5.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表固定螺丝装置,包括有座体、主控模块、指纹扫描器、电动螺丝刀以及若干间距式布置的推杆;
7.所述座体具有用于定位安装端子座的定位槽,所述指纹扫描器设置于座体上,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对电动螺丝刀锁固或解除锁固的锁固机构;
8.还包括有用于驱动若干推杆伸入或脱离定位槽的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若干推杆,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于指纹扫描器、锁固机构以及驱动装置。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包括有底板以及一体连接于底板后端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开设有让位孔,所述指纹扫描器安装于让位孔内侧端位置且未伸露于让位孔外,在安装座侧面对应让位孔处形成有指纹采集区。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固机构包括有电磁铁以及适配电磁铁的磁性件,所述电磁铁设置于安装座的侧面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于电磁铁以调控电磁铁的通电或断电,所述磁性件设置于电动螺丝刀上。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具有前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驱动装置装设于容纳腔内且若干推杆的前端伸露于安装座外。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对应若干推杆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一推杆的前端穿过通孔后伸出限位块外。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的上端面凹设有让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让位槽内。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让位槽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前后向间距布置的前侧定位块和后侧定位块,所述定位槽形成于前侧定位块和后侧定位块之间。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侧定位块上设置有左侧定位块和右侧定位块,所述左
侧定位块和右侧定位块呈间距式左右对称设置。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位于让位槽后方的上端面凸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端子座的光电感应开关,所述光电感应开关电连接于主控模块。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推杆的前端连接有防滑垫。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指纹识别来对电动螺丝刀进行锁固或解除锁固,确保电表固定螺丝的专业性,避免非特定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影响生产品质,也有利于对操作人员进行考勤;
19.其次是,于每一推杆的前端设置防滑垫,有效避免推杆对端子座顶紧时对端子片造成表面损坏,便于对端子片表面进行保护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推杆对端子片顶紧时的防滑效果;
20.再者是,通过多个定位块的配合,便于对端子座进行固定,防止端子座在固定螺丝过程中出现歪斜、打滑等情况;
21.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和牢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右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大致控制结构框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10、座体
29.101、让位槽
ꢀꢀꢀꢀꢀꢀꢀꢀꢀꢀꢀꢀꢀꢀꢀꢀꢀꢀꢀꢀꢀ
102、定位槽
30.11、底板
ꢀꢀꢀꢀꢀꢀꢀꢀꢀꢀꢀꢀꢀꢀꢀꢀꢀꢀꢀꢀꢀꢀꢀꢀ
12、安装座
31.121、让位孔
ꢀꢀꢀꢀꢀꢀꢀꢀꢀꢀꢀꢀꢀꢀꢀꢀꢀꢀꢀꢀꢀ
122、电磁铁
32.123、容纳腔
ꢀꢀꢀꢀꢀꢀꢀꢀꢀꢀꢀꢀꢀꢀꢀꢀꢀꢀꢀꢀꢀ
124、限位块
33.125、通孔
34.13、固定板
ꢀꢀꢀꢀꢀꢀꢀꢀꢀꢀꢀꢀꢀꢀꢀꢀꢀꢀꢀꢀꢀꢀ
14、光电感应开关
35.15、前侧定位块
ꢀꢀꢀꢀꢀꢀꢀꢀꢀꢀꢀꢀꢀꢀꢀꢀꢀꢀ
16、后侧定位块
36.161、左侧定位块
ꢀꢀꢀꢀꢀꢀꢀꢀꢀꢀꢀꢀꢀꢀꢀꢀꢀ
162、右侧定位块
37.20、电动螺丝刀
ꢀꢀꢀꢀꢀꢀꢀꢀꢀꢀꢀꢀꢀꢀꢀꢀꢀꢀ
21、磁性件
38.30、推杆
ꢀꢀꢀꢀꢀꢀꢀꢀꢀꢀꢀꢀꢀꢀꢀꢀꢀꢀꢀꢀꢀꢀꢀꢀ
31、防滑垫
39.40、端子座
40.41、端子片
ꢀꢀꢀꢀꢀꢀꢀꢀꢀꢀꢀꢀꢀꢀꢀꢀꢀꢀꢀꢀꢀꢀ
42、螺丝
41.51、主控模块
ꢀꢀꢀꢀꢀꢀꢀꢀꢀꢀꢀꢀꢀꢀꢀꢀꢀꢀꢀꢀ
52、指纹扫描器
42.521、指纹采集区
ꢀꢀꢀꢀꢀꢀꢀꢀꢀꢀꢀꢀꢀꢀꢀꢀꢀ
53、驱动装置
43.54、计数模块
ꢀꢀꢀꢀꢀꢀꢀꢀꢀꢀꢀꢀꢀꢀꢀꢀꢀꢀꢀꢀ
55、力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表固定螺丝42装置,包括有座体10、主控模块51、指纹扫描器52、电动螺丝刀20以及若干间距式布置的推杆30;
46.所述座体10具有用于定位安装端子座40的定位槽102,优选地,所述座体10的上端面凹设有让位槽101,所述定位槽102位于让位槽101内。所述座体10位于让位槽101后方的上端面凸设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端子座40的光电感应开关14,所述光电感应开关14电连接于主控模块51。当放置若干带端子片41的端子座40于定位槽102内就会触发光电感应开关14,继而让主控模块51控制下述驱动装置53驱动推杆30伸入定位槽102内以对端子座40相应端子片41进行顶紧固定。
47.在本实施例中,当锁入端子座40的螺丝42数量足够时,即可对端子座40解除固定。优选地,可以设置计数模块54和力度传感器55,所述力度传感器55分别连接电动螺丝刀20和主控模块51,所述计数模块54连接主控模块51。当到电动螺丝刀20在拧螺丝42达到设定的扭力时,计数模块54才会计数一次,当计数模块54达到特定的数值,主控模块51则会控制下述驱动装置53驱动推杆30往后脱离定位槽102,继而不对端子座40顶紧固定。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个电连接主控模块51的解除按键,每次按下解除按键即可让驱动装置53驱动推杆30往后脱离定位槽102以更换端子座40。
48.所述让位槽10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前后向间距布置的前侧定位块15和后侧定位块16,所述定位槽102形成于前侧定位块15和后侧定位块1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侧定位块16上设置有左侧定位块161和右侧定位块162,所述左侧定位块161和右侧定位块162呈间距式左右对称设置。当端子座40放入定位槽102内后,端子座40的前后方向分别受限于前侧定位块15和后侧定位块16,与此同时,左侧定位块161和右侧定位块162伸入端子座40内,使得端子座40的左右方向受限。
49.所述指纹扫描器52设置于座体10上,所述座体10上设置有用于对电动螺丝刀20锁固或解除锁固的锁固机构。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体10包括有底板11以及一体连接于底板11后端的安装座12,所述让位槽101自底板11的上端面凹设。所述安装座12的侧面开设有让位孔121,所述指纹扫描器52安装于让位孔121内侧端位置且未伸露于让位孔121外,在安装座12侧面对应让位孔121处形成有指纹采集区521。
51.所述锁固机构包括有电磁铁122以及适配电磁铁122的磁性件21,所述电磁铁122设置于安装座12的侧面上,所述主控模块51电连接于电磁铁122以调控电磁铁122的通电或断电,所述磁性件21设置于电动螺丝刀20上。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电动螺丝刀20时,需要将其手指放置在指纹扫描器52的指纹采集区521上,指纹扫描器52接收到信息后传输至主控模块51,当判定是指定工作人员时,电磁铁122断电,继而电磁铁122和磁性件21之间失去磁性,即可取走电动螺丝刀20。通过指纹的识别,还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考勤情况记录。
52.所述安装座12具有前端开口的容纳腔123,所述驱动装置53装设于容纳腔123内且若干推杆30的前端伸露于安装座12外。优选地,所述容纳腔123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块124,所述限位块124上对应若干推杆30设置有若干通孔125,每一推杆30的前端穿过通孔125后伸出限位块124外。
53.还包括有用于驱动若干推杆30伸入或脱离定位槽102的的驱动装置53,所述主控模块51电连接于指纹扫描器52、锁固机构以及驱动装置53。所述驱动装置53驱动连接若干推杆30,每一推杆30的前端连接有防滑垫31,优选地,所述防滑垫31为硅胶垫或者橡胶垫。所述主控模块51电连接于指纹扫描器52、锁固机构以及驱动装置53。
54.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指纹识别来对电动螺丝刀进行锁固或解除锁固,确保电表固定螺丝的专业性,避免非特定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影响生产品质,也有利于对操作人员进行考勤;
55.其次是,于每一推杆的前端设置防滑垫,有效避免推杆对端子座顶紧时对端子片造成表面损坏,便于对端子片表面进行保护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推杆对端子片顶紧时的防滑效果;
56.再者是,通过多个定位块的配合,便于对端子座进行固定,防止端子座在固定螺丝过程中出现歪斜、打滑等情况;
57.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组装方便和牢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