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提锅保温性能自动检测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保温提锅的保温性能判定,大都是靠人工手摸来判定,手摸感觉有温度,锅体外壁发烫就判定为不良品。但这种判定方法因为是人工操作,存在较大的误差,不同的人用手摸提锅感觉是不一样的,并且提锅的保温性能值与客户保温标准相差5度以内时,靠人工手摸是判定不出来的,经常会有发热杯不良品判定为良品,流入到客户手中。并且人工判定还受到作业现场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在夏季环境温度本身就高,会影响判定的稳定性,也就是出现误判,将保温性能好的提锅判定成不好的杯,既判定为不良品,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客户的交货期不能保证。
3.因此需要取消靠人工手摸来判定提锅的保温性能好坏的方法,要做到自动判定,依靠实际的检测数据来判定,以此保证流入到市场的提锅都是合格的,都是达到出厂标准,即是保温的。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检测时提锅表面的温度测量仪要测量提锅水平面整个圈,以及底部平面。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对提锅保温性能自动检测的操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实用新型目的
6.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对提锅保温性能自动检测的操作装置,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旋转测量,避免了只固定测量点的测温不准确,造成判定结果错误的现象,相应提高了判定结果的精准度。
7.(二)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提锅保温性能自动检测的操作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敞口壳;
9.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套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进气端连通有供热风机构;
10.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活动台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测温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真空吸盘。
11.优选的,所述供热风机构由引风机、加热片和盒体组成,所述盒体固定安装在敞口壳的内部,并与导气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引风机固定安装在盒体的一侧,并与盒体连通,所述加热片固定安装在盒体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测温机构由两个k型热电偶和直角杆组成,所述直角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k型热电偶分别固定安装在直角杆的端部。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环槽,且在支撑板的顶部形成开口,并位于真空吸盘
的下方。
14.优选的,所述敞口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提锅开口朝向支撑板的支撑面放置在支撑板上,启动无杆气缸,通过无杆气缸上的活动台移动带动真空吸盘在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行改变,以将提锅进行吸取,并将支撑板放置在导气管出气端的外部,启动引风机和加热片,引风机对外部气体进行抽取进入至盒体的内部,经过加热片的加热,通过导气管进入至,热气进入至提锅的内部,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提锅转动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加热到设定的时间后,驱动电机带动提锅转动,则由k型热电偶同时测量提锅底面和距离底面1.5cm一圈的温度,当有一处测得的温度值大于规定值则为不良品,小于或等于平均值为良品,综上以达到精确检测,同时检测完成后的则由无杆气缸的活动台移动至空闲处,以利于再次对未检测的提锅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对提锅保温性能自动检测的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对提锅保温性能自动检测的操作装置中敞口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支撑板;2、敞口壳;3、导气管;4、供热风机构;41、引风机;42、加热片;43、盒体;5、安装架;6、无杆气缸;7、气缸;8、驱动电机;9、测温机构;91、k型热电偶;92、直角杆;10、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1.如图1
‑
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对提锅保温性能自动检测的操作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敞口壳2;
22.支撑板1上固定套装有导气管3,导气管3的进气端连通有供热风机构4;
23.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安装架5上固定安装有无杆气缸6,无杆气缸6活动台上固定安装有气缸7,气缸7驱动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上设有测温机构9,驱动电机8驱动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真空吸盘10。
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给予提锅内部加热,供热风机构4由引风机41、加热片42和盒体43组成,盒体43固定安装在敞口壳2的内部,并与导气管3的进气端连通,引风机41固定安装在盒体43的一侧,并与盒体43连通,加热片42固定安装在盒体43的内部,引风机41的启动,对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盒体43内加热,并经过加热片42加热,由导气管3通入至提锅的内部。
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测量提锅底面及外周温度,测温机构9由两个k型热电偶91和直角杆92组成,直角杆9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8的外壳固定连接,两个k型热电偶91
分别固定安装在直角杆92的端部,两个k型热电偶91垂直分布,且分别测量提锅底面和距离底面1.5cm外周上的温度。
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1上开设有环槽,且在支撑板1的顶部形成开口,并位于真空吸盘10的下方,可用于提锅开口处的放入。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敞口壳2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致使外部的气体经过进气孔进入至敞口壳2的内部,并由引风机41吸入至盒体43的内部。
28.需要说明的是,导气管3的排气端伸入提锅内的距离为4cm。
29.需要说明的是,将本装置安装在环境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先用已知保温性能值的10个提锅逐个放在支撑板1上,由供热风机构4向提锅内冲入热气,并保持设定的时间(后续对产品进行检测时,以此处10个提锅测量的时间相同),由两个k型热电偶91分别对提锅底面和距底面向开口处1.5cm处外周测温,并记录提锅的测量温度值,以及距底面下方1.5cm所测温度的最大值,取10个提锅所测得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判定良品的基准值。
30.本实用新型中,启动无杆气缸6,提锅开口朝向支撑板1的支撑面放置在支撑板1上,启动无杆气缸6,通过无杆气缸6上的活动台移动带动真空吸盘10在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行改变,以将提锅进行吸取,并将支撑板1放置在导气管3出气端的外部,启动引风机41和加热片42,引风机41对外部气体进行抽取进入至盒体43的内部,经过加热片42的加热,通过导气管3进入至,热气进入至提锅的内部,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带动提锅转动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加热到设定的时间后,驱动电机8带动提锅转动,则由k型热电偶91同时测量提锅底面和距离底面1.5cm一圈的温度,当有一处测得的温度值大于规定值则为不良品,小于或等于平均值为良品,综上以达到精确检测,同时检测完成后的则由无杆气缸6的活动台移动至空闲处,以利于再次对未检测的提锅进行检测。
3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