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机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割机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灭火器的阀门部分是由铜材料制成,其制作工艺包括铜棒切割、冲压成型、打孔、钻螺纹、表面处理等,其中铜棒切割就需要用到铜棒切割机。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2144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高效的铜棒切割机,包括机座和依次设置在机座上的定位机构、送料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座两端的上料台和可调节的定位座;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台和所述定位座的连线上,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座的驱动座和架设于所述驱动座上方可调节的压轮座;所述切割机构架设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驱动座之间,包括切割装置和驱动所述切割装置上下摆动实现铜棒切割的摆动装置;所述机座在所述切割装置下方开设有落料口。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切割机在铜棒切割完毕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为切割机上料,但是有些铜棒较长且重量较重,工作人员在为切割机上料时搬运铜棒较为困难,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割机的上料机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为切割机上料。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切割机的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带以及料仓,所述料仓与传送带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传感器、可从料仓上升到传送带的升降板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板运动的气缸,所述升降板设于所述料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送带靠近驱动座的端部,用于检测传送带上是否还有铜棒。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感器检测到传送带上没有铜棒时,气缸启动,升降板在气缸活塞杆的带动下,从料仓运动到传送带,从而将料仓的铜棒带到传送带上,传送带运动,将铜棒输送到切割机内进行切割,之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可十分方便地为切割机上料,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为切割机上料,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仓底部向下倾斜于所述升降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仓存放有待切割的铜棒,料仓底部向升降板倾斜,当升降板铜棒运输完且升降板上没有铜棒后,料仓的铜棒可顺着斜面向升降板方向滚动,并滚至升降板上,从而自动为升降板加料。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从靠近升降板的一侧向下倾斜于靠近传送带的一侧,当升降板不运动时,升降板顶部的最高点与料仓的最低点相平。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顶部的倾斜面与料仓底部的倾斜面相配合,当升降板不运动且位于料仓底部时,料仓内的铜棒可自动滚至升降板的顶部,为升降板加料。同时,当升降板给传送带加料时,升降板上升至与传送带等高的高度,铜棒可沿着升降板的倾斜面向传送带滚去,方便为传送带加料。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板和所述传送带之间,固定板的顶部与传送带等高。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板上升时,由于升降板顶部是倾斜的,铜棒在升降板上有滚动的趋势,固定板可作为挡板使用,防止升降板在上升的过程中,升降板顶部的铜棒滚动并滚落至别处。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顶部从靠近升降板的一侧向下倾斜于靠近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固定板顶部的最低点与所述传送带相平。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顶部的倾斜面可与升降板顶部的倾斜面相配合,当升降板给传送带运输铜棒时,升降板上升至与固定板等高的高度,升降板顶部的最低点与固定板顶部的最高点相平,升降板顶部的铜棒可沿着升降板和固定板上的倾斜面从升降板顶部滚至传送带上,方便为传送带加料。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挡料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升降板为传送带加料是通过铜棒自身重力以及升降板和固定板上的倾斜面,使铜棒从升降板的顶部滚至传送带上,挡料板可防止铜棒因滚动的距离较大从而脱离传送带,确保升降板为传送带加料时铜棒可在传送带上。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仓靠近所述升降板的位置设有出料口。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的宽度可设置成铜棒的直径,使料仓为升降板加料时,一次只有一根铜棒滚至升降板的顶部,防止升降板一次加料过多从而影响传感器的判定,进而使整个上料机构无法正常工作。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仓背离所述升降板的一侧为活动侧板,所述活动侧板与所述料仓底部相铰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仓的活动侧板可活动,方便工作人员为料仓运送铜棒。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4.1.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包括传感器、升降板以及气缸,通过传感器检测切割机正在切割的铜棒的位置,气缸带动升降板运动,通过升降板的作用,将料仓的铜棒带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再向切割机运输铜棒,从而方便切割机上料,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5.2.本实用新型,料仓底部向下倾斜于升降板,当升降板位于料仓底部且升降板顶部没有铜棒时,方便料仓底部的铜棒滚至升降板的顶部,使料仓可为升降板顶部自动加料;
26.3.本实用新型,升降板顶部从靠近升降板的一侧向下倾斜于靠近传送到的一侧,使升降板顶面为倾斜面,配合固定板,方便料仓底部的铜棒自动为升降板的加料,同时当升降板运动至传送带上时方便铜棒从升降板上滚至传送带上。
附图说明
27.图1为上料机构和切割机的整体示意图;
2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9.图3为图2中a

a的剖视图;
30.图4为上料机构的活动板顶部位于料仓出料口的位置;
31.图5为上料机构的活动板顶部位于固定板顶部的位置。
32.图中,1、传送带;11、挡料板;2、料仓;21、活动侧板;22、出料口;23、拉绳;3、驱动座;31、驱动轮;4、升降机构;41、活动板;42、固定板;43、气缸;44、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参见图1,一种切割机的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带1以及料仓2,传送带1与料仓2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4,通过升降机构4的作用,可将铜棒从料仓2运动到传送带1上。切割机靠近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驱动座3,驱动座3上设置有驱动轮31,通过驱动轮31向切割机进给铜棒。
35.传送带1通过电机驱动向驱动座3运送铜棒,传送带1的一端与驱动座3相连,使得传送带1上的铜棒可直接运输到驱动座3上,并且传送带1的转动频率与输送距离和驱动轮31一致。传送带1背离固定板42的一侧设有挡料板11,挡料板11高于传送带1的距离大于铜棒的直径。
36.料仓2通过支架设置于传送带1的一侧,料仓2为矩形的盒状。
37.参见图2与图3,料仓2背离传送带1的一侧为活动侧板21,活动侧板21与料仓2底部相铰接,活动侧板21背离铰接处的一端通过定位销与料仓2连接。
38.活动侧板21背离铰接处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拉绳23,拉绳23背离活动侧板21的一端与料仓2固定连接。活动侧板21在没有定位销固定时,活动侧板21可通过拉绳23的作用形成活动侧板21的表面与料仓2底部相平的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将铜棒搬运至料仓2内。
39.参见图1与图3,升降机构4包括传感器44、升降板41、固定板42、以及气缸43,升降板41与固定板42均为矩形且均竖直设置,传感器44设置于传送带1靠近驱动座3的端部,用于检测传送带1上是否还有铜棒。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44为光电感应器。
40.升降板41设于料仓2与传送带1之间,气缸43位于升降板41的侧边,升降板41侧边设有凸块,气缸43的活塞杆与升降板41的凸块相连,通过气缸43的作用,使升降板41在竖直方向移动。料仓2底部向下倾斜于升降板41,且升降板41与料仓2相贴合。料仓2靠近升降板41的位置设有出料口22,出料口22的宽度与铜棒的直径相同,使出料口22一次只允许一根铜棒通过。
41.升降板41的顶部从靠近升降板41的一侧向下倾斜于靠近传送带1的一侧,升降板41顶部的宽度等于铜棒的直径,使升降板41一次只能运输一根铜棒。
42.固定板42固定设于升降板41与传送带1之间,固定板42与升降板41相贴合。固定板42的顶部从靠近升降板41的一侧向下倾斜于靠近传送带1的一侧,并且固定板42顶部的最低点与传送带1相平,传送带1的下端低于料仓2底部的最低点。
43.参见图4与图5,常态下,升降板41顶部的最高点与料仓2底部的最低点相平,使料仓2内的铜棒可通过自身重力滚至升降板41顶部,当需要运输铜棒时,升降板41在气缸43活塞杆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在固定板42的配合下,铜棒随着升降板41一同向上运动。当运动到升降板41顶部的最低点与固定板42顶部的最高点相平时,气缸43的活塞杆停止升降,升
降板41停止运动,此时铜棒顺着固定板42顶部的倾斜面向传送带1运动,随后升降板41重新下降,恢复原状。
4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传感器44检测到传送带1上没有铜棒时,气缸43启动,升降板41在气缸43活塞杆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将铜棒运送到传送带1上,通过传送带1的作用,将铜棒运送到切割机的驱动座3上,进而将铜棒进行切割。
4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7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