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极高,都在提倡绿色施工,老式钻孔灌注桩平台多采用素混凝土现浇的施工方案,但是素混凝土材质的钻孔灌注桩平台存在施工周期长、成本高且用完即被丢弃的缺点,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会对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同时素混凝土现浇的拆卸均较为繁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装式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装式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实现灌注桩施工平台的循环使用,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以及降低施工成本。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拼装式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包括拼装平台和连接槽,相邻的拼装平台通过连接槽相互连接形成施工平台;
6.所述拼装平台包括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所述中部夹块设在两个外侧边块的中间;所述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上均设有护筒孔、出浆口和出浆槽,所述出浆口设在护筒孔的孔壁上,并与出浆槽联通。
7.进一步地,所述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之间、相邻的中部夹块之间设有流浆槽,所述流浆槽与出浆槽联通,并与泥浆池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上均设有防流板,所述防流板设置在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上不相邻的侧边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拼装平台的背面,包括连接销和卡槽,所述连接销分别设在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的背面,所述卡槽与连接销连接,将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相互连接为拼装平台。
10.优选的,所述连接销垂直于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的相邻侧边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外侧边块上的连接销和中部夹块上的连接销通过通长设置的卡槽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外侧边块和中部夹块的厚度为350mm,所述出浆口宽度为300mm,深度为300mm,所述出浆槽深度为300mm。
13.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夹块的护筒孔设置两个出浆口,相对设置在护筒孔的两侧,所述外侧边块的护筒孔设置一个出浆口,位于护筒孔的内侧。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5.采用预制结构的拼装平台在进行施工时进行快速拼装,加快施工进度,使用完毕后可以快速分解转移,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且采用模块化拼装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使
用成本,实现绿色环保施工。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底部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侧边块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夹块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夹块底部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
‑
拼装平台,11
‑
外侧边块,111
‑
护筒孔,112
‑
出浆口,113
‑
出浆槽,114
‑
防流板,12
‑
中部夹块,13
‑
流浆槽,2
‑
连接槽,21
‑
连接销,22
‑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如图1、2、3、4所示,一种拼装式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包括拼装平台1和连接槽2,相邻的拼装平台1通过连接槽2相互连接形成施工平台;
27.所述拼装平台1包括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所述中部夹块12设在两个外侧边块11的中间;所述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上均设有护筒孔111、出浆口112和出浆槽113,所述出浆口112设在护筒孔111的孔壁上,并与出浆槽113联通。
28.本实用新型利用模块化的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进行拼装,形成钻孔灌注桩的支撑平台对钻孔设备进行支撑,并导出钻孔泥浆,实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具有拆装便捷及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9.如图1、2、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之间、相邻的中部夹块12之间设有流浆槽13,流浆槽13用于将泥浆流出至泥浆池中,所述流浆槽13与出浆槽113联通,并与泥浆池连接。
30.钻孔钻头钻进过程中形成的泥浆从护筒孔111侧壁上的出浆口112中流出,各个出浆口112流出的泥浆汇集至出浆槽113中,出浆槽113中的泥浆汇集至流浆槽13中,并通过流浆槽13流入泥浆池中进行沉淀。
31.如图5、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上均设有防流板114,设置防流板114避免泥浆流出,对施工设备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所述防流板114设置在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上不相邻的侧边上。
32.如图3、4、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2设置在拼装平台1的背面,包括连接销21和卡槽22,所述连接销21分别设在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的背面,所述卡槽22与连接销21连接,将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相互连接为拼装平台1。
33.连接销21预制在拼装平台1的背面,在拼装时,分别将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上的连接销21卡入卡槽22中,将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连接为一体。
34.优选的,所述连接销21垂直于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的相邻侧边设置。
35.优选的,所述外侧边块11上的连接销21和中部夹块12上的连接销21通过通长设置的卡槽22连接。
36.优选的,所述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的厚度为350mm,所述出浆口112宽度为300mm,深度为300mm,所述出浆槽113深度为300mm。
37.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夹块12的护筒孔111设置两个出浆口112,相对设置在护筒孔111的两侧,所述外侧边块11的护筒孔111设置一个出浆口112,位于护筒孔111的内侧。
38.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如下:
39.先平整场地并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每个钻孔桩的桩位并把桩位标记出来,然后使用吊装设备逐次进行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的吊装就位,调整完毕后,将卡槽22从下方卡入,将外侧边块11和中部夹块12连为整体结构,最后再进行施工设备的安装。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