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的建筑趋势是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设建筑,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住宅产业化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住宅用构件和部品大多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相关部件在工厂内生产到施工现场安装即可,现有的升降机都在建筑物外面设置,需要与建筑物外墙连接以保证稳定性,但预制好的建筑物墙面构件不能开孔,导致升降机不能与建筑物外墙面连接,而建筑物的电梯井道位于建筑物内部,后期再进行电梯安装,前期可以作为施工升降机的施工工位。
3.现在的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的缺点是:
4.1、现在的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电梯井道的大小不一致,需要将升降机放入电梯井道内之后,才能根据井道大小安装稳定装置,不便于操作;
5.2、现在的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升降机的稳定性进行判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动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轿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杆位于弹簧的内部。
8.可选的,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于轿厢的一侧,所述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便于使连接板转动,改变连接板的倾斜角度,进而改变第一滚轮和轿厢之间的距离。
9.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气缸位于两个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于轿厢的一侧。
10.可选的,所述连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于弹簧的一端。
11.可选的,所述轿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轿厢和第一滚轮垂直中心线共
线,当第一滚轮位于井道的内壁上时,对轿厢进行定位,使轿厢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
12.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套筒内部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和连杆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均设置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和报警器通过接电线电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该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使用时,将轿厢安装在电梯井内,启动气缸,使活塞杆推动连接块,使两个连接块之间的距离增加,进而推动连接板向上转动,使第一滚轮向远离轿厢的一侧移动,直至使第一滚轮位于井道的内壁上,此时将轿厢定位在井道内,能够根据井道的大小调整第一滚轮和轿厢之间的距离,适合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第一滚轮能够随着轿厢一起上下移动,达到稳定的目的。
15.2、该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板,在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当轿厢位于井道的内部时,第二滚轮会位于井道的内壁上,由于弹簧的弹力,使连杆和安装板之间留有空隙,而当轿厢不稳定时,会与井道的内壁之间发生碰撞,进而推动连杆在套筒的内部向安装板的一侧移动,使套筒内部的两个金属片接触,使报警器通电,达到报警的效果,能够及时调整,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轿厢,2

第一固定板,3

第二固定板,4

连接板,5

第一滚轮,6

气缸,7

安装板,8

套筒,9

连杆,10

弹簧,11

第三固定板,12

连接块,13

移动板,14

第二滚轮,15

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2.如图1

4所示,一种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它包括轿厢1,轿厢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5,第二固定板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缸6,气缸6活动连接于连接板4的底部;
23.轿厢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8,套筒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9,安装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0,连杆9位于弹簧10的内部。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25.连接板4活动连接于轿厢1的一侧,连接板4和第一固定板2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27.连接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11,第三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3的一侧均
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2,气缸6位于两个连接块12之间,连接块12活动连接于轿厢1的一侧,在气缸6的输出端设置有活塞杆,启动气缸6,改变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进而改变两个连接块12之间的距离,进而推动连接板4转动。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29.连杆9远离安装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3,移动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14,移动板13固定连接于弹簧10的一端,使得轿厢1移动时,第二滚轮14随着轿厢1一起移动,使得在移动过程中对轿厢1的倾斜程度进行监测。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31.轿厢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滚轮5,轿厢1和第一滚轮5垂直中心线共线。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33.安装板7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15,套筒8内部靠近安装板7的一端和连杆9靠近安装板7的一端均设置有金属片,金属片和报警器15通过接电线电连接,当两个金属片接触时,使报警器15通电,达到报警的效果。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轿厢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其中第二固定板3位于第一固定板2的底部,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连接板4和第一固定板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使用时,将轿厢1安装在电梯井内,启动气缸6,使活塞杆推动连接块12,使两个连接块12之间的距离增加,进而通过连接块12推动连接板4向上转动,使第一滚轮5向远离轿厢1的一侧移动,直至使第一滚轮5位于井道的内壁上,此时将轿厢1定位在井道内,能够根据井道的大小调整第一滚轮5和轿厢1之间的距离,适合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同时第一滚轮5能够随着轿厢1一起上下移动,达到稳定的目的,轿厢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在安装板7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15,当轿厢1位于井道的内部时,第二滚轮14会位于井道的内壁上,由于弹簧10的弹力,使连杆9和安装板7之间留有空隙,而当轿厢1不稳定时,会与井道的内壁之间发生碰撞,向一侧倾斜,进而推动连杆9在套筒8的内部向安装板7的一侧移动,使套筒8内部的两个金属片接触,使报警器通电,达到报警的效果,能够及时调整,降低安全隐患,在轿厢1上设置有两个报警器15,哪个报警器15响起则代表轿厢1向那一侧倾斜,便于调整,在使用完成后,启动气缸6,使活塞杆拉动连接块12,使两个连接块12之间的距离减小,通过连接块12拉动连接板4向下转动,使第一滚轮5向轿厢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滚轮5和井道的内壁分离,此时能够直接将轿厢1取出,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便于下次使用。
35.综上所述,该电梯井道式升降机稳定装置,使用时,通过设置连接板4,连接板4和第一固定板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使用时,将轿厢1安装在电梯井内,启动气缸6,使活塞杆推动连接块12,使两个连接块12之间的距离增加,进而推动连接板4向上转动,使第一滚轮5向远离轿厢1的一侧移动,直至使第一滚轮5位于井道的内壁上,此时将轿厢1定位在井道内,能够根据井道的大小调整第一滚轮5和轿厢1之间的距离,适合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第一滚轮5能够随着轿厢1一起上下移动,达到稳定的目的;通过设置安装板7,在安装板7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15,当轿厢1位于井道的内部时,第二滚轮14会位于井道的内壁上,由于弹簧10的弹力,使连杆9和安装板7之间留有空隙,而当轿厢1不稳定时,会与井道的内壁之间发生碰撞,进而推动连杆9在套筒8的内部向安装板7的一侧移动,使套筒8内部的两个金属片接触,使报警器通电,达到报警的效果,能够及时调整,降低安全隐患。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7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