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烘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煤泥是指由粉碎的煤炭混水形成的一种粘稠性炭料,煤泥是煤炭加工过程中的一种半成品,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煤泥烘干机将其中的水分蒸发,现有的煤泥烘干机在对煤泥进行烘干时,从煤泥上脱离的水汽一般都是直接排放到外界。
3.但是,现有技术中,这些水汽中含有煤渣粉,直接排放到外界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这些水汽直接排放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对脱离的水汽进行液化回收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包括:液化塔;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液化塔的一侧;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液化塔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液化塔外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的一端;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液化塔内;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扇叶,所述扇叶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上;锥形滤网,所述锥形滤网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冷却机,所述冷却机设于液化塔的一侧;冷气管,所述冷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冷却机的出气口上,所述冷气管的另一端与液化塔的进气口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液化塔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有烟囱。
7.优选的,所述液化塔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第二转动杆与两个支撑架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转动套设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转动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液化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汽管。
10.优选的,所述液化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液化塔内,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水管,所述液化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釜,所述第二水管的底端与过滤釜的顶部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过滤釜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通过冷却机和冷气管相配合,可以向液化塔内输送冷气,使得高温的水蒸气与冷气相接触,以迫使水蒸气冷却液化,通过电机、第一转动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转动杆、第二锥形齿轮和扇叶相配合,可以加速冷区与水汽的融合,使得水汽能够重复液化,通过锥形滤网可以对水汽中的炭灰进行过滤,以降低煤泥烘干水汽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液化塔;2、电机;3、第一转动杆;4、第一锥形齿轮;5、第二转动杆;6、第二锥形齿轮;7、扇叶;8、锥形滤网;9、冷却机;10、冷气管;11、固定架;12、水泵;13、第一水管;14、第二水管;15、过滤釜。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第一实施例:
20.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包括:液化塔1,液化塔1呈圆柱形,底宽上细,底部用于聚存煤泥烘干水,中部和顶部用于对水汽进行液化处理;电机2,所述电机2固定安装在液化塔1的一侧;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一转动杆3转动安装在液化塔1内,所述第一转动杆3的一端延伸至液化塔1外并与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3的一端;第二转动杆5,所述第二转动杆5转动安装在液化塔1内;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固定套设在第二转动杆5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与第二锥形齿轮6啮合;扇叶7,所述扇叶7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5上,扇叶7在电机2的带动下可以加速冷气和水汽的混合,使得水汽可以受冷液化;锥形滤网8,所述锥形滤网8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5的顶端,可以对去水后的气体进行过滤,将气体中的炭灰进行隔离,而在第二转动杆5的带动下,旋转的锥形滤网8可以将一部分碳灰甩出,避免碳灰影响锥形滤网8的通风效果;冷却机9,所述冷却机9设于液化塔1的一侧;冷气管10,所述冷气管1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冷却机9的出气口上,所述冷气管10的另一端与液化塔1的进气口固定连接。
21.所述液化塔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囱,烟囱可以将气体输送至高空,方便气体稀释。
22.所述液化塔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第二转动杆5与两个支撑架转动连接,支撑架由两对竖杆和两个转动环组成,可以保证第二转动杆5的稳定性。
23.所述第二转动杆5上转动套设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转动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3与转动通孔转动连接,盒体可以对第一转动杆3启动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对
第一锥形齿轮4和第二锥形齿轮6启动隔离防护的作用。
24.所述液化塔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汽管,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煤泥烘干机相连接,煤泥烘干机通过水汽管将水汽输送至液化塔1内。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6.在对煤泥烘干的水汽记性收集时,水汽通过水汽管进入液化塔1内,此时,启动电机2和冷却机9,冷却机9生成冷气并通过冷气管10输送至液化塔1内,此时,冷气开始与高温的水汽相接触,当两者相接触时,高温的水汽手冷后开始液化并落入液化塔1底部,与此同时,电机2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杆3转动,第一转动杆3通过第一锥形齿轮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6转动,第二锥形齿轮6通过第二转动杆5带动扇叶7和锥形滤网8转动,扇叶7通过转动开始扰乱液化塔1内的气流,使得冷气和水汽能够充分融合液化,随后,水汽中的气体与锥形滤网8相接触,锥形滤网8对气体中的炭灰进行过滤,而被过滤的气体则进入烟囱最后通过烟囱排出,从而完成了对煤泥烘干水汽的处理和收集工作。
2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通过冷却机9和冷气管10相配合,可以向液化塔1内输送冷气,使得高温的水蒸气与冷气相接触,以迫使水蒸气冷却液化,通过电机2、第一转动杆3、第一锥形齿轮4、第二转动杆5、第二锥形齿轮6和扇叶7相配合,可以加速冷区与水汽的融合,使得水汽能够重复液化,通过锥形滤网8可以对水汽中的炭灰进行过滤,以降低煤泥烘干水汽对环境的影响。
29.第二实施例:
30.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2.请结合参阅图3,煤泥烘干水汽处理收集装置还包括: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固定安装在液化塔1的一侧,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进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水管13,所述第一水管13的一端延伸至液化塔1内,所述水泵12的出水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水管14,所述液化塔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釜15,过滤釜15顶层设有合成纤维过滤棉,中层设有活性炭过滤层,底部设有椰壳炭过滤层,所述第二水管14的底端与过滤釜15的顶部固定连接。
33.所述过滤釜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外部的储水箱相连接,经过过滤釜15过滤的蒸汽水会通过出水管流入储水箱中。
34.液化塔1内收集的蒸汽水可用于其他工业化领域,但却无法作用于生物领域,此时,启动水泵12,水泵12通过第一水管13将液化塔1内的蒸汽水抽出,然后通过第二水管14输送至过滤釜15内进行过滤,蒸汽水在经过过滤釜15内净化物质的过滤会通过出水管排出,从而完成对煤泥烘干水的净化工作,使得煤泥烘干水可以用于生物领域。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