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灌注桩基础在高层建筑、桥梁、港口码头、以及高速铁路等大型工程中广泛采用,已成为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种基础工程形式。灌注桩基础通常在地下或水下,施工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清孔困难,孔底容易出现沉渣现象。孔底沉渣的厚度直接影响桩孔的承载力,因此桩孔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对沉渣厚度进行测量,确定桩孔底的沉渣厚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3.沉渣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测锤法、电阻率法、电容法、声波法等。其中测锤法是直接测量方法,而电阻率法、电容法、声波法等是间接测量方法。
4.间接测量方法受到测量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如目前使用最多的电阻率法,是根据不同桩孔中介质的导电性的差异,如泥浆和沉渣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能,通过测量介质电阻率变化曲线确定沉渣的厚度。因此,该方式的基本条件是泥浆与沉渣存在较明显的电阻率差异,但某些环境中如海底施工中水分的电阻率很小,则不适宜使用电阻率法测量。电容法、声波法等也有使用环境条件的限制。
5.目前常用的直接方法是测锤法:用底面为φ40mm、质量为1kg的重锤,顶端系上测绳慢慢沉入桩孔中,凭操作人员的手感判断沉渣的顶面位置,由此得出已知的桩孔深度值与测绳上的深度值之差即为沉渣厚度值。由于测锤法测量需要靠人的手感来判断沉渣顶面位置,易产 生人为误差;另一方面沉渣位置深度值通过测绳量取,而测绳的长短、松紧以及读数都会产生误差,使得测锤法测量沉渣厚度的精确度较低、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直观的判断沉渣的厚度,解决传统测量根据手感判断产生误差的问题,提高沉渣测量的精确度,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三根以上的探针和测微计;所述的测微计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与探针相对应的底孔;所述的探针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呈锥形且穿过底孔;所述的测微计外接有显示盒和导线,所述的导线的一端与测微计连接,另一端穿过顶板与显示盒连接;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吊带;所述的吊带上设有吊绳。
9.进一步,所述的探针套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装置下降过程中,测微计保持最大伸长量,因底板自身重力,测微计的测针长时间受力;根据底板的重力和测微计的最大伸长量选择相适应的弹簧,使测微计在处于最大伸长量时,弹簧的弹力与底板的重力平衡,减少测微计的受底板重力,延长装置的使用期限。
10.进一步,所述的测微计采用分体容栅测微计,测量范围为0

100mm。
11.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
12.通过吊绳将装置放入桩底,探针进入沉渣层前,测微计伸长量为最大值,显示盒的读数为零,底板到达沉渣层顶面处后停在沉渣层顶面,因顶板的重力和探针自身重力,探针穿过底板上的底孔进入沉渣层,此时测微计因顶板和底板之间压缩而产生压缩,测微计压缩的位移读数在显示盒上显示,探针穿过沉渣层后停止下沉,位移读数稳定,通过稳定后的读数直观看出沉渣厚度。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因其底板停在沉渣层顶面,探针穿过底板进入沉渣层,从而使顶板和底板压缩测微计,产生的位移能够在显示盒上显示出来,读数直观准确。
15.2.本实用新型装置下降过程中,测微计保持最大伸长量,因底板自身重力,测微计的测针长时间受力,根据底板的重力和测微计的最大伸长量选择相适应的弹簧,使测微计在处于最大伸长量时,弹簧的弹力与底板的重力平衡,减少测微计的受底板重力,延长装置的使用期限。
16.3.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指标应符合:(1)端承桩小于50mm;(2)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和地下连续墙小于100mm;本实用新型的测微计采用分体容栅测微计,测量范围为0

100mm,测量范围满足各种桩孔的沉渣要求,节约购买测微计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入沉渣层前原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入沉渣层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注:1

顶板,2

底板,3

探针,4

测微计,5

显示盒,6

导线,7

吊带,8

吊绳,9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1:
23.一种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三根以上的探针3和测微计4;所述的测微计4的一端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连接;所述的底板2上设有与探针3相对应的底孔;所述的探针3一端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呈锥形且穿过底孔;所述的测微计4外接有显示盒5和导线6,所述的导线6的一端与测微计4连接,另一端穿过顶板1与显示盒5连接;所述的顶板1上设有吊带7;所述的吊带7上设有吊绳8。
24.实施例2:
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探针3套有弹簧9;所述的弹簧9的一端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连接;
26.将装置放入桩底过程中,底板2因其自身重力将弹簧9拉伸至探针3最低端,测微计4恰好处于最大伸长量,此时弹簧9的弹力与底板2的重力平衡。
27.实施例3:
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测微计4采用分体容栅测微计,测量范围为0

100mm。
29.上述实施例的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
30.通过吊绳8将装置放入桩底,探针3进入沉渣层前,测微计4伸长量为最大值,显示盒5的读数为零,底板2到达沉渣层顶面处后停在沉渣层顶面,因顶板1的重力和探针3自身重力,探针3穿过底板2上的底孔进入沉渣层,此时测微计4因顶板1和底板2之间压缩而产生压缩,测微计4压缩的位移读数在显示盒5上显示,探针3穿过沉渣层后停止下沉,位移读数稳定,通过稳定后的读数直观看出沉渣厚度。
31.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底板(2)、三根以上的探针(3)和测微计(4);所述的测微计(4)的一端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连接;所述的底板(2)上设有与探针(3)相对应的底孔;所述的探针(3)一端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呈锥形且穿过底孔;所述的测微计(4)外接有显示盒(5)和导线(6),所述的导线(6)的一端与测微计(4)连接,另一端穿过顶板(1)与显示盒(5)连接;所述的顶板(1)上设有吊带(7);所述的吊带(7)上设有吊绳(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针(3)套有弹簧(9);所述的弹簧(9)的一端与顶板(1)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微计(4)采用分体容栅测微计,测量范围为0

1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孔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三根以上的探针和测微计;所述的测微计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与探针相对应的底孔;所述的探针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呈锥形且穿过底孔;所述的测微计外接有显示盒和导线,所述的导线的一端与测微计连接,另一端穿过顶板与显示盒连接;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吊带;所述的吊带上设有吊绳。本实用新型能够直观的判断沉渣的厚度,解决传统测量根据手感判断产生误差的问题,提高沉渣测量的精确度,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工质量。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闯 蒋仕荣 唐飞跃 陈冬发 张高攀 龙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汉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6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