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浓度可调型供药麻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麻醉科用浓度可调型供药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2.吸入麻醉药是一类挥发性液体或气体,通过呼吸道而进入人体内发挥由浅至深的麻醉作用,有着麻醉功能强、可控性高等特点,在全身麻醉中以及麻醉的维持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烃类及醚类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可降低易燃性,增强麻醉作用,但却使毒性增加;后来发现引入氟原子,毒性比引入其他卤原子小,从而相继发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等。
3.吸入式麻醉是麻醉气体经过肺泡动脉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透过血脑屏障最后到达脑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它能够阻断神经传递的功能,引起麻醉作用,从而根据吸入气体中麻醉气体的浓度来调节麻醉剂量,但现有技术中尚未有一种结构简单且浓度调节效果好的麻醉装置,并且其气体混合效率也不太理想,因此,现需要一种调节麻醉气体的新型麻醉装置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用浓度可调型供药麻醉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科用浓度可调型供药麻醉装置,包括混合仓体、氧气罐以及麻醉气罐,所述氧气罐和麻醉气罐分别与混合仓体底部连通,麻醉气罐与混合仓体接口处的混合仓体内设有用于压动调节麻醉气体出气量的调气组件,所述调气组件包括多组周向等间距设置于分气板上的类弧形管体,类弧形管体上端还设有用于下压其弯折的活动压块,所述活动压块上表面连接有贯穿混合仓体上顶面并与其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利用类弧形管体可下压弯折的方式控制出气口径的大小,同时采用周向等间距分布多组构成均匀分布式结构进行麻醉气体布气,有效的提高了氧气与麻醉气体的混合均匀度。
6.进一步地,所述类弧形管体由中部上下分为硬管部分以及软管部分,且所述硬管部分、软管部分上部均分布有若干用于释放麻醉气体的布气孔。通过上述设置,利用软管部分进行弯折且硬管部分保持下压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调气组件的出气量控制效果。
7.进一步地,所述氧气罐、麻醉气罐与混合仓体接口处还设有用于气体输送启停的气阀。通过设置气阀能够方便进行更换等操作,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8.进一步地,所述混合仓体前侧壁设有用于与呼吸面罩气管卡接的出气接口,且活动压块上设有用于控制混合仓体内混合区域大小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转动套设于螺纹杆上。通过上述活动压块处设置活塞板能够动态调整混合仓体内的混合区域空间,从而进一步优化氧气与麻醉气体的混合效率。
9.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类弧形管体外侧的混合仓体内底面各设有一个用于辅助顶压类弧形管体的调气支块。通过设置调气支块能够进一步优化提高在类弧形管体下压过程中对于软管部分的进行高效挤压,保证调气组件的出气量控制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仓体两侧侧壁各设有一个用于卡接滑动支撑件的滑动卡槽。通过设置滑动支撑件能够有效的提高氧气罐、麻醉气罐的固定效果,防止氧气罐、麻醉气罐出现松动甚至脱落。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撑件内底面与氧气罐、麻醉气罐位置对应处各设有一个用于磁吸定位的磁片,且氧气罐、麻醉气罐底部也各设有一个用于配合磁吸定位的磁片。通过设置磁片能够进一步提高滑动支撑件与滑动卡槽装接效果,提高对氧气罐、麻醉气罐的支撑及定位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麻醉装置易用小巧,能够有效的调节麻醉气浓度,并且氧气与麻醉气体混合均匀且混合速度快,能够适用于不同麻醉浓度的气体麻醉需求。
14.(2)本实用新型利用类弧形管体可下压弯折的方式控制出气口径的大小,同时呈花瓣式周向分布进行麻醉气体布气,有效的提高了氧气与麻醉气体的混合均匀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局部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仓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麻醉气罐仰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

混合仓体、11

出气接口、12

调气支块、13

滑动卡槽、14

滑动支撑件、15

螺纹孔、16

磁片、2

氧气罐、3

麻醉气罐、4

调气组件、41

类弧形管体、411

硬管部分、412

软管部分、413

布气孔、42

分气板、43

活动压块、44

螺纹杆、45

活塞板、5

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所示,一种麻醉科用浓度可调型供药麻醉装置,包括混合仓体1、氧气罐2以及麻醉气罐3,氧气罐2和麻醉气罐3分别与混合仓体1底部连通,氧气罐2、麻醉气罐3与混合仓体1接口处还设有用于气体输送启停的气阀5,通过设置气阀5能够方便进行更换等操作,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23.如图1、3、4、6所示,混合仓体1前侧壁设有用于与呼吸面罩气管卡接的出气接口11;混合仓体1两侧侧壁各设有一个用于卡接滑动支撑件14的滑动卡槽13。通过设置滑动支撑件14能够有效的提高氧气罐2、麻醉气罐3的固定效果,防止氧气罐2、麻醉气罐3出现松动甚至脱落,滑动支撑件14内底面与氧气罐2、麻醉气罐3位置对应处各设有一个用于磁吸定位的磁片16,且氧气罐2、麻醉气罐3底部也各设有一个用于配合磁吸定位的磁片16,通过设置磁片16能够进一步提高滑动支撑件14与滑动卡槽13装接效果,提高对氧气罐2、麻醉气罐3的支撑及定位效果;
24.如图2、5所示,麻醉气罐3与混合仓体1接口处的混合仓体1内设有用于压动调节麻醉气体出气量的调气组件4,调气组件4包括多组周向等间距设置于分气板42上的类弧形管体41,类弧形管体41由中部上下分为硬管部分411以及软管部分412,且硬管部分411、软管部分413上部均分布有若干用于释放麻醉气体的布气孔413,通过上述设置,利用软管部分413进行弯折且硬管部分411保持下压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调气组件4的出气量控制效果;各个类弧形管体41外侧的混合仓体1内底面各设有一个用于辅助顶压类弧形管体41的调气支块12;通过设置调气支块12能够进一步优化提高在类弧形管体41下压过程中对于软管部分413的进行高效挤压,保证调气组件4的出气量控制效果;
25.如图2、5所示,类弧形管体41上端还设有用于下压其弯折的活动压块43,活动压块43上表面连接有贯穿混合仓体1上顶面并与其螺纹孔15螺纹连接的螺纹杆44,活动压块43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混合仓体1内混合区域大小的活塞板45,活塞板45转动套设于螺纹杆44上,通过上述活动压块43处设置活塞板45能够动态调整混合仓体1内的混合区域空间,从而进一步优化氧气与麻醉气体的混合效率,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利用类弧形管体41可下压弯折的方式控制出气口径的大小,同时采用周向等间距分布多组构成均匀分布式结构进行麻醉气体布气,有效的提高了氧气与麻醉气体的混合均匀度。
26.上述麻醉装置的浓度调节方法:通过转动螺纹杆44上端的旋钮使螺纹杆44与螺纹孔15配合下进行向下旋压,通过螺纹杆44下压活动压块43,在活动压块43的作用下使各个硬管部分411下压软管部分412使其进行弯折,同时在调气支块12的上顶作用下提高弯折作用效果,从而根据活动压块43下压程度控制软管部分412的弯折程度,进而控制出气口径的大小,以实现调气组件4的控制效果,在各个类弧形管体41上的布气孔413将麻醉气体分布排出与混合仓体1内的氧气进行混合,随后通过出气接口11外接的呼吸面罩对患者输送调节浓度后的麻醉气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6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