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污水循环利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现如今,混凝土在大多是建筑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却会产生较多的工程废水和混凝土浆,若是将其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会严重污染到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生态破坏。
3.现有一种公开号为cn211864158u且名称为一种混凝土生产用的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专利,其包括蓄水池、进水管、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出水管、抽水泵和沉淀隔墙;蓄水池蓄水池内设有沉淀隔墙,且沉淀隔墙两端固定连接于蓄水池相对内壁上,并使得蓄水池分为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侧壁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竖直下方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大量骨料及较大杂质,沉淀隔墙上设有第二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第一沉淀池内的细砂;第一污水池底部设置为倾斜状,且在较低一侧设置有抽泥泵,用于抽排第一沉淀池内的细砂等杂质,第二沉淀池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抽水泵,用于将第二沉淀池内的过滤水抽出,从而实现污水循环利用。
4.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为一种混凝土生产用的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在对污水进行循环利用时,由于蓄水池中的污水中包含大量混凝土浆,而蓄水池内的水由于无遮挡物遮挡以及池内防水效果不好等原因被蒸发和泄露,导致蓄水池水位降低,而蓄水池中的混凝土浆则会因为缺水和高温等原因凝固,从而堵塞排水管,对污水循环利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防止因蓄水池中的水位因蒸发、泄露等原因持续下降导致混凝土浆凝固,进而影响污水循环利用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包括入水槽、污水池、沉淀池、污泥泵、抽水泵、第一排水管以及第二排水管,所述入水槽连通于所述污水池,所述入水槽靠近所述污水池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污水池底部上表面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沉淀池,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污水池一端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污水池底部上表面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一端向外穿过所述污水池外壁且固定连接于污泥泵,所述沉淀池底部上表面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一端向外穿过所述沉淀池外壁且固定连接于抽水泵;
8.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沉淀池顶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同时遮盖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沉淀池的盖板,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污水池一端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支撑盖板的第一支撑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将污水池和沉淀池遮盖,有助于防止因污水池和沉淀池中的水份蒸发而导致混凝土浆凝固和排水管堵塞,支撑架有助于防止盖板从沉淀池上
掉落。
10.可选的,所述盖板底面滚动连接有若干轴杆,若干所述轴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沉淀池外侧上表面均开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以供所述滚轮滚动的槽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有助于将盖板移动,随时打开或封闭污水池和沉淀池,槽道有助于控制滚轮运动路径,防止滚轮跑偏。
12.可选的,所述盖板底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沿所述槽道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推动滚轮沿所述槽道长度方向运动,方便打开或封闭污水池和沉淀池。
14.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底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轴杆套设固定连接于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机正反转能更好地控制滚轮往复运动,不仅能够减少因人为操作存在的危险性,也可以更快的打开或者封闭污水池和沉淀池。
16.可选的,靠近所述沉淀池远离所述污水池一侧的外壁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端滚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同时遮挡所述污水池和沉淀池的挡布,所述挡布远离所述收卷辊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挡布的挂钩,所述收卷辊用于收卷所述挡布。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布较挡板更为轻便,使用收卷辊和挡布更方便打开和封闭污水池和沉淀池,挂钩有助于固定挡布,防止其掉落。
18.可选的,所述收卷辊辊轴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转动所述收卷辊的摇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摇把有助于转动收卷辊,更方便打开和封闭污水池和沉淀池。
20.可选的,所述沉淀池远离所述摇把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所述皮带轮一端与所述收卷棍套设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电动机控制皮带轮,再通过皮带控制收卷辊转动,不仅能够减少因人为操作存在的危险性,也可以更快的打开或者封闭污水池和沉淀池。
22.可选的,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沉淀池池底上表面和池壁外表面均涂有沥青防水层。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防止因污水池和沉淀池中的水从池底或池壁处泄漏导致混凝土浆凝固进而导致排水管堵塞。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盖板将污水池和沉淀池遮盖,有助于防止因污水池和沉淀池中的水份蒸发而导致混凝土浆凝固进而导致排水管堵塞。
26.2.电动机正反转能更好地控制滚轮往复运动,不仅能够减少因人为操作存在的危险性,也可以更快的打开或者封闭污水池和沉淀池。
27.3.沥青防水层有助于防止因污水池和沉淀池中的水从池底或池壁处泄漏导致混凝土浆凝固进而导致排水管堵塞。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剖面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的污水池的局部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入水槽;2、污水池;3、沉淀池;4、污泥泵;5、抽水泵;6、第一排水管;7、第二排水管;8、连接管;9、挡板;10、槽道;11、第一过滤网;12、驱动装置;13、第二支撑架;14、收卷辊;15、挡布;16、摇把;17、沥青防水层;91、第一支撑架;92、轴杆;121、电动机;122、第一齿轮;123、第二齿轮;151、挂钩;921、滚轮;1211、皮带轮;12111、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包括入水渠1、污水池2和沉淀池3,入水渠1连通于污水池2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4目筛孔不锈钢过滤网,用于过滤掉大的石块和骨料,污水池2底部上表面设有第一排水管6,第一排水管6一端向外穿过污水池2外壁且固定连接有污泥泵4。污水池2底部上表面设有用于连通沉淀池3的连接管8,连接管8靠近污水池2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网8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100目筛孔不锈钢过滤网。沉淀池3底部上表面设有第二排水管7,第二排水管7一端向外穿过沉淀池3外壁且固定连接于抽水泵5。污水池2和沉淀池3池底上表面和池壁外表面均涂有沥青防水层17。
35.参照图1,污水池2和沉淀池3顶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同时遮盖污水池2和沉淀池3的盖板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滚动连接。盖板9底面滚动连接有若干轴杆92,若干轴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滚轮921,污水池2和沉淀池3外侧上表面均开设有与滚轮921相配合以供滚轮921滚动的槽道11,滚轮921设置于盖板9沿槽道11运动方向两侧靠近边缘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10cm处,盖板9远离污水池2一端底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支撑盖板9的第一支撑架9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通过合页朝污水池2一侧转动连接。
36.参照图1,驱动装置12包括电动机121、第一齿轮122和第二齿轮123,电动机121固定连接于盖板9底面,电动机12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于第一齿轮122,轴杆92套设固定连接于与第一齿轮122相啮合的第二场齿轮123。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控制电动机121驱动第一齿轮122,并通过第一齿轮122与第二齿轮123啮合连接,继而使轴杆92转动,最后轴杆92带动滚轮921沿槽道11滚动,从而使得挡板9启闭污水池2和沉淀池3。
38.实施例2
39.参照图3,靠近所述沉淀池3远离所述污水池一侧的外壁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顶端滚动连接有收卷辊,收卷辊1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遮挡污水池2和沉淀池3的挡布15,挡布15远离收卷辊14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挡布15的挂钩15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挡布采用反光隔热型防水挡布,挂钩151设置两个,对称设置于挡布15远离收卷辊14一侧边缘两顶角处。
40.参照图3,收卷辊14辊轴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摇把1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套接。沉淀池3远离摇把16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21,电动机1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皮
带轮1211,皮带轮1211上套设有皮带12111,皮带12111远离皮带轮1211一端套设于收卷辊14远离摇把16一侧的辊轴上。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池水泵循环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2.通过控制电动机121驱动皮带轮1211带动皮带12111转动,继而通过皮带12111传动收卷辊14,收卷辊转14往复转动使挡布15启闭污水池2和沉淀池3。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