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
背景技术:
2.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种类很多如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
3.现有技术中,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阻燃性能不佳,不能很好阻止火势的蔓延,且内部稳定性也不佳,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亟需改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包括绝缘线芯、限位骨架、外绕包层、总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设置在限位骨架外部形成的限位腔内,并与限位腔侧壁上设置的抗压弹片接触,所述抗压弹片安装在限位腔侧壁上嵌设的开口槽内,且两所述限位腔之间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绳,所述外绕包层绕包在绝缘线芯、限位骨架和填充绳的外周,所述总屏蔽层设置在外绕包层的外周,所述护套层设置在总屏蔽层的外周,所述护套层包括内部的阻燃弹性层和外部的氟塑料外护套,所述阻燃弹性层是由若干段弧形金属套组成,每段弧形金属套内均开设有阻燃空腔,所述阻燃空腔的两端设置为敞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线芯包括两个线芯、聚酯带绕包层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每个所述线芯的中心均设置导体,所述导体外设有氟塑料绝缘层,所述聚酯带绕包层绕包在两个绞合的线芯的外周,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设置在聚酯带绕包层的外周。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腔和填充腔交错分布。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弧形金属套的连接处设置有易燃角。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氟塑料外护套的外部设有耐磨凸起。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充绳为无碱玻璃填充绳。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空腔内填充有惰性颗粒。
12.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通过设置的限位骨架,避免电缆内部的多线芯之间产生相互挤压相互干扰的现象,以此提高整体电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限位骨架上的抗压弹片还为各线芯在受力或热胀冷缩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从而避免整体电缆出现受力过大或热涨形量过大而出现
破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电缆结构的稳定效果;再通过设置的阻燃弹性层和氟塑料外护套,提升电缆的阻燃性能、防火能力和耐磨性能,有利于延长电缆的受用寿命。
13.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骨架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骨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护套层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弧形金属套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限位骨架;2、外绕包层;3、总屏蔽层;4、护套层;5、限位腔;6、填充绳;7、阻燃弹性层;8、氟塑料外护套;9、弧形金属套;10、阻燃空腔;11、敞口;12、抗压弹片;13、开口槽;14、填充腔;15、聚酯带绕包层;16、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17、导体;18、氟塑料绝缘层;19、易燃角;20、耐磨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3.申请文本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如图1
‑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氟塑料绝缘补偿电缆,包括绝缘线芯、限位骨架1、外绕包层2、总屏蔽层3和护套层4,所述绝缘线芯设置在限位骨架1外部形成的限位腔5内,避免电缆内部的多线芯之间产生相互挤压相互干扰的现象,以此提高整体电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并与限位腔5侧壁上设置的抗压弹片12接触,所述抗压弹片12安装在限位腔5侧壁上嵌设的开口槽13内,为各线芯在受力或热胀冷缩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从而避免整体电缆出现受力过大或热涨形量过大而出现破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电缆结构的稳定效果;且两所述限位腔5之间设有填充腔14,所述填充腔14内填充有填充绳6,所述外绕包层2绕包在绝缘线芯、限位骨架1和填充绳6的外周,所述总屏蔽层3设置在外绕包层2的外周,所述护套层4设置在总屏蔽层3的外周,所述护套层4包括内部的阻燃弹性层7
和外部的氟塑料外护套8,所述阻燃弹性层7是由若干段弧形金属套9组成,每段弧形金属套9内均开设有阻燃空腔10,所述阻燃空腔10的两端设置为敞口11。
26.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线芯包括两个线芯、聚酯带绕包层15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16,每个所述线芯的中心均设置导体17,所述导体17外设有氟塑料绝缘层18,所述聚酯带绕包层15绕包在两个绞合的线芯的外周,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16设置在聚酯带绕包层15的外周。
2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腔5和填充腔14交错分布。
2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弧形金属套9的连接处设置有易燃角19,当发生火灾时,可优先引燃易燃角19,引出弧形金属套9内腔中的惰性颗粒,提升电缆的防火阻燃性能。
29.进一步的,所述氟塑料外护套8的外部设有耐磨凸起20,可提高电缆的耐磨性能。
30.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绳6为无碱玻璃填充绳,有利于提升电缆的耐火阻燃性能。
31.进一步的,所述阻燃空腔10内填充有惰性颗粒,阻燃效果佳。
32.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33.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