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滑雪训练器。
背景技术:
2.户外滑雪运动一直深受运动者喜爱,但是滑雪器材贵,要专门的场地,滑雪是一件成本比较高的运动。
3.因此需要一种能低成本地模拟滑雪运动,使使用者得到滑雪运动锻炼的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户外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为使用者提供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模拟滑雪运动器械。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户外双板滑雪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7.具有两个踏架,两个踏架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缩小;
8.每个踏架的顶端面向上竖立一根转轴,转轴侧边具有竖立的限位杆;
9.每个踏架配有一个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以踏板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踏板套管和踏板;
10.踏板套管内固设有轴向安装管,轴向安装管外壁与踏板套管的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以隔板分割出限位孔;
11.踏板套管放在踏架的顶端面上,转轴穿过轴向安装管,踏板套管以深沟球轴承架设在转轴上;
12.限位杆插入限位孔;
13.在两个踏板组件之间具有一根拉杆组件,每个踏板连接板通过一个万向转轴与拉杆组件的端部连接。
14.踏架侧边具有安装在地面上的主架,主架上部安装有把手。
15.两个踏架以中间的横向踏架连接杆固定连接。
16.转轴两侧分别具有竖立的限位杆;轴向安装管外壁与踏板套管的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以四片隔板分割成四部分,以其中两个相对称的部分为限位孔,两根限位杆分别插入两个限位孔。
17.限位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橡胶缓冲棒,限位杆位于限位孔中的两根橡胶缓冲棒之间。
18.转轴上设有防转面;阻尼器为圆柱状,其内孔设有防转面;阻尼器的外壁紧密贴合在轴向安装管内壁,转轴穿过阻尼器的内孔,阻尼器的内孔紧密贴合在转轴的外壁,并且转轴的防转面与内孔的防转面配合。
19.螺钉螺入转轴的顶端面的轴向螺孔,而将端盖组件固定在踏板套管的端面。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21.本器材是一款模拟户外滑雪运动的器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可对使用人员的髋关节,膝关节柔韧及屈伸幅度,腰部、腿部力量进行锻炼,可进行模拟滑雪训练或日常锻炼,本实用新型户外双板滑雪训练器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锻炼者,更多的增加了练习运动的乐趣。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踏板套、转轴、档杆、缓冲棒、深沟球轴承组合截面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踏板套、转轴、档杆、缓冲棒、阻尼器组合截面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如图1、图2所示:
31.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主架1,主架1上部安装有把手11。
32.主架1一侧具有两个踏架2,两个踏架2倾斜放置,也即两个踏架2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缩小。
33.两个踏架2以中间的两根横向踏架连接杆15固定连接。
34.每个踏架2的顶端面向上竖立一根转轴21,转轴21的顶端面设有轴向螺孔23,转轴21顶段还设有防转面210。
35.转轴21两侧还分别具有竖立的限位杆22。
36.每个踏架2配有一个踏板组件。
37.踏板组件包括一个踏板套管32,一个踏板3,踏板套管32和踏板3以踏板连接杆31固定连接。
38.如图1、图3所示:
39.踏板套管32内固设有轴向安装管30,轴向安装管30外壁与踏板套管32的内壁之间
的环形空间以四片隔板33分割成四部分,以其中两个相对称的部分为限位孔34,限位孔34的两侧分别安装橡胶缓冲棒4。
40.踏板套管32放在踏架2的顶端面上,转轴21穿过轴向安装管30,两个深沟球轴承10的内圈套设在转轴21上,外圈套设在轴向安装管30内壁,踏板套管32就以深沟球轴承10架设在转轴21上,也即踏板组件就以深沟球轴承10架设在转轴21上。
41.两根限位杆22分别插入两个限位孔34,并且每根限位杆22位于限位孔34中的两根橡胶缓冲棒4之间。
42.如图1、图4所示:
43.在两个深沟球轴承10之间具有阻尼器7,阻尼器7为圆柱状,其内孔70设有防转面71。阻尼器7的外壁紧密贴合在轴向安装管30内壁,转轴21穿过阻尼器7的内孔,阻尼器7的内孔紧密贴合在转轴21的外壁,并且转轴21的防转面210与内孔70的防转面71配合,从而阻尼器7与转轴21相对不转动。
44.螺钉8螺入螺孔23而将端盖组件6固定在踏板套管32的端面。
45.在两个踏板组件之间具有一根拉杆组件14,每个踏板连接板31通过一个万向转轴13与拉杆组件14的端部连接。
46.实际使用时,如图5所示:
47.主架1和踏架2分别固定安装在地面200上。
48.锻炼者100双脚站在踏板3上,双手扶住把手11,腰部、腿部肌肉用力,髋关节,膝关节屈伸,驱动踏板组件绕转轴21转动。
49.拉杆组件14的两端以万向转轴13与两侧的踏板组件连接,保持两个踏板3的同步性。
50.轴向安装管30内壁与阻尼器7的相互作用(例如阻尼器7是橡胶块就会发生摩擦阻力),从而锻炼者必须克服阻尼器7的阻力才能转动踏板组件。
51.当踏板组件绕转轴21转动一定角度时,限位杆22就会碰到限位孔34侧壁的橡胶缓冲棒4,从而限制踏板组件的转动角度,保证安全性,橡胶缓冲棒4可以起到缓冲、降低噪音、提高使用寿命的作业。
52.两个踏架2倾斜放置,踏板组件绕转轴21转动时,两个踏板3的运动轨迹更接近滑雪动作。
5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