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纱装置和浆纱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2-05-11  16



1.本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纱装置和浆纱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纺织品的保暖和装饰作用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功能性纺织品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功能性纺织品可由功能性纤维织造而成,而许多功能性纤维是在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功能性物质而得,如凉感纤维是在纺丝过程中添加玉石粉。受纺丝工艺的制约,这些纤维中功能性物质的添加量是有限的,且对于不同功能的纤维在研究工艺时也比较复杂。将所要施加的物质制备成浆料,以涂层方式制备功能纱线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3.普通的纱线上浆是将纱线用浆料进行处理,以增强纱线的强度,减少纱线在织造时产生断头,提高工作效率。普通的上浆机大多是用来对经纱上浆,适用的浆料粘度较低,刮浆的方式主要通过刮浆海绵或压辊。对于功能纱线上浆,采用高粘度或多组分反应性浆料时,随着上浆批次不同或上浆时间的增加,刮浆海绵或压辊间的压力会发生变化,导致纱线带浆率不均匀,从而影响纱线的上浆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浆纱装置和浆纱方法,解决了高粘度浆料在纱线上浆时,因浆料粘度大引起传统刮浆海绵或压辊压力发生变化,造成浆纱不匀的问题,其不仅适合普通的纱线上浆,且特别适用于高粘度或多组分反应型浆料的纱线上浆。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浆纱装置,包括浆纱箱(1),所述浆纱箱(1)的底部为两侧向下收窄的斜坡(3)且斜坡中间设有沟槽(4),所述沟槽(4)两端分别开有小孔(6,7),所述沟槽(4)在两端的小孔(6,7)处分别与内设有进纱孔(10)的进纱接头(8)和内设有出纱孔(11)的出纱接头(9)连接,所述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为圆柱形通孔且分别与沟槽(4)两端的小孔(6,7)相通,且沟槽(4)两端的小孔(6,7)、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四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7.优选地,所述沟槽(4)的深度为5mm-15mm,宽度为8mm-12mm。
8.优选地,所述沟槽(4)两端的小孔(6,7)的内径均为1mm-10mm。
9.优选地,所述进纱孔(10)的内径为0.6mm-0.8mm,所述出纱孔(11)的内径为0.3mm-0.6mm。
10.优选地,所述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的长度均为1mm-3mm。
11.优选地,所述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的材质均为耐磨材质。
12.优选地,所述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陶瓷。
13.优选地,所述沟槽两端的小孔(6,7)、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四孔的中心线位于
同一水平线上。
14.优选地,所述浆纱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沟槽底部设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设有出料口塞。
15.优选地,所述进料口(2)为直径3-12mm的圆孔,所述出料口(5)为直径8mm-12mm的圆孔。
16.优选地,所述沟槽(4)分别与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可拆卸连接。
1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浆纱方法,所述浆纱方法采用上述的浆纱装置,所述浆纱方法包括:将浆料放入浆纱箱的沟槽内并使浆料的高度高于进纱孔的高度,将纱线通过进纱孔进入沟槽内的浆料中,纱线在浆料内充分浸没后从出纱孔穿出。
18.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9.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浆纱装置中,纱线通过进纱孔后可直接进入沟槽内的浆料中,不需利用压纱辊将纱线压持在浆料中进行上浆,一方面避免了纱线在传动过程中,其表面与压纱辊的辊轴摩擦会使得纱线毛羽杂乱,从而导致上浆不佳,毛羽粘连;另一方面避免了压纱辊长时间处于浆液中导致其转动阻力增大而诱发纱线断线和因压纱辊的使用寿命短而导致经常更换的问题。
20.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浆纱箱体上设置微孔形的出纱孔,替代常规的刮浆海绵或压辊对纱线进行刮浆,可解决采用高粘度或多组分反应性浆料时纱线带浆不均匀的问题,且可根据纱线的直径和工艺要求对出纱孔的大小进行调整,可满足多元化的浆纱需求,上浆质量高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浆纱箱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浆纱箱的剖面图;
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出纱接头的主视图;
24.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出纱接头的透视图;
25.其中各附图标记代表的部件如下:
26.1-浆纱箱,2-进料口,3-斜坡,4-沟槽,5-出料口,6-小孔,7-小孔,8-进纱接头,9-出纱接头,10-进纱孔,11-出纱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是对本技术方案的解释说明,不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常规的上浆机通过刮浆海绵或压辊对带有浆料的纱线进行刮浆,采用高粘度或多组分反应性浆料时,随着上浆批次不同或上浆时间的增加,刮浆海绵或压辊间的压力发生
变化,导致纱线带浆率不均匀。
3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浆纱箱上设置出纱孔替代常规的刮浆海绵或压辊对纱线进行刮浆,可解决了采用高粘度或多组分反应性浆料时纱线带浆不均匀的问题,且可根据纱线的直径和工艺要求对出纱孔的大小进行调整,可满足多元化的浆纱需求,上浆质量高且操作简单。
3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浆纱装置,包括浆纱箱1,如图1和图2所示,该浆纱箱1的底部为两侧向下收窄的斜坡3且斜坡中间设有沟槽4,该沟槽4两端分别开有小孔(6,7),该沟槽4在两端的小孔(6,7)处分别与内设有进纱孔10的进纱接头8和内设有出纱孔11的出纱接头9连接,该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为圆柱形通孔且分别与沟槽4两端的小孔(6,7)相通,且沟槽4两端的小孔(6,7)、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四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3.在上述浆纱装置中,沟槽4用于盛放浆纱浆料,将浆料没过进纱孔10时,纱线通过进纱孔10后可直接进入沟槽4内的浆料中,不需利用压纱辊将纱线压持在浆料中进行上浆。一方面避免了纱线在传动过程中,其表面与压纱辊的辊轴摩擦会使得纱线毛羽杂乱,从而导致上浆不佳,毛羽粘连;另一方面避免了压纱辊长时间处于浆液中导致其转动阻力增大而诱发纱线断线和因压纱辊的使用寿命短而导致经常更换的问题。纱线在沟槽4内的浆料中充分浸没后从出纱孔11穿出,可利用出纱孔11对纱线进行刮浆,多余的浆料会停留在沟槽4内,从而可回收浆料,避免浪费。该浆纱装置中,出纱接头9中的出纱孔11可采用固定孔径,采用高粘度浆料时,纱线带浆率可维持稳定,从而可提高纱线的上浆质量。上述进纱孔10为圆柱形通孔,可保证纱线顺利通过进纱孔,减少纱线与进纱孔的摩擦,避免纱线毛羽杂乱而影响上浆。上述出纱孔11为圆柱形通孔,可实现对纱线均匀刮浆,提高上浆质量。
34.在上述浆纱装置中,在浆纱箱1内设置相比浆纱箱容量更小的沟槽4,可使浆料在浆纱箱1内的存放量较小,对于高粘度浆料或多组分反应性浆料,可进行边上浆边补充,避免了浆料长时间堆积而造成沉淀或不均匀。该沟槽4的深度和宽度可根据上浆速度和浆料的粘度等性质进行调整,优选沟槽4的深度为5mm-15mm,宽度为8mm-12mm。
35.具体地,上述沟槽4两端分别开有多个小孔,且一端小孔处的进纱孔均有对应的另一端小孔处的出纱孔。通过设置多个进纱孔和出纱孔,可满足多条纱线同时上浆,提高上浆效率。本技术实施例优选上述沟槽4两端的小孔的内径为1mm-10mm。
36.具体地,进纱孔10的内径可根据纱线的尺寸和浆料的性质进行调整,以保证纱线顺利穿过且浆料不从进纱孔流出,优选进纱孔10的内径为0.6mm-0.8mm。出纱孔11的内径可根据纱线的尺寸和上浆的要求进行调整,优选出纱孔11的内径为0.3mm-0.6mm。
37.具体地,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的长度均为1mm-3mm。
38.具体地,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的材质均为耐磨材质,更优选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陶瓷。在浆纱上浆过程中,纱线对进纱孔和出纱孔的磨损非常严重,采用耐磨材料可避免长时间的上浆后进纱孔和出纱孔的孔径发生改变,从而提高上浆质量和设备使用寿命。上述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可为完整圆盘上打孔形成,也可为两部分组合而成。具体地,如图3所示,出纱接头9由两部分通过卡槽拼接而成。
39.具体地,沟槽4两端的小孔(6,7)、进纱孔10和出纱孔11四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进纱孔和出纱孔均位于浆料液面下,从而可保证纱线在浆料中的浸没时间维
持恒定,提高上浆的均匀性。
40.具体地,该主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该沟槽4底部设有出料口5,该出料口5设有出料口塞,以便于流出废浆料。优选进料口2为直径3-12mm的圆孔,出料口为直径8mm-12mm的圆孔。
41.具体地,上述沟槽4与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螺杆、卡槽、磁力以及其他可行的方法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如图3所示,出纱接头9由两部分通过卡槽拼接而成,并在出纱接头的一端面和沟槽一端的小孔处设有磁性材料,该出纱接头通过磁力吸附在沟槽上。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如图4所示,出纱接头9为螺栓形状,该螺栓的头部内设有出纱孔11,螺栓的螺杆内设有比出纱孔大的通孔,该出纱接头可通过螺杆的外部螺纹与沟槽端面小孔处设置的内螺纹连接。通过对进纱接头8和出纱接头9进行拆卸和更换,可根据实际需要方便调整进纱孔和出纱孔的尺寸。
42.具体地,上述浆纱装置还可包括纱线进纱装置、烘干装置和收卷装置,纱线进纱装置用于将纱线导入浆纱箱中进行上浆,烘干装置用于对从浆纱箱出来的已上桨的纱线进行烘干,收卷装置用于对从烘干装置中导出的干燥纱线进行收卷。
4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浆纱方法,该浆纱方法采用上述浆纱装置完成,该浆纱方法包括:将浆料放入浆纱箱1的沟槽4内并使浆料的高度高于进纱孔的高度,将纱线通过进纱孔进入沟槽4内的浆料中,纱线在浆料内浸没一段时间后从出纱孔11穿出。此时纱线上多余的浆料被出料孔刮下,未刮下的浆料在纱线表面形成纱线涂层。
44.上述浆纱方法还包括,将待上浆纱线通过纱线进纱装置导入浆纱箱的进纱孔中,以及采用烘干装置对在上述浆纱箱中已上完浆的纱线进行烘干,和采用收卷装置对从烘干装置中导出的干燥纱线进行收卷。
45.实施例
46.分别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浆纱装置以及市售的传统纱线上浆机,用多组分反应型浆料对纱线进行上浆,并测试其带浆均匀性,得到表1的测试数据。
47.表1纱线上浆均匀性测试结果
[0048][0049]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浆纱装置相比市售的传统纱线上浆机,显著提高了纱线的上浆均匀性。
[005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501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