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5



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用于产生气溶胶的低温烘烤器具多数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低温烘烤器具所使用的电源为不可替换的。当电源的寿命衰减或电源损坏,导致低温烘烤器具的使用受到影响时,需要更换整个低温烘烤器具,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至少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
4.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5.发热体组件,用于产生气溶胶;
6.控制组件,连接发热体组件,用于控制发热体组件的供电;
7.电源组件,连接控制组件,以通过控制组件向发热体组件供电;
8.其中,发热体组件与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电源组件均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发热体组件、控制组件和/或电源组件进行更换。
9.可选地,发热体组件包括:
10.发热体,用于低温烘烤气溶胶基质,以产生气溶胶;
11.第一接口单元,连接发热体。
12.可选地,发热体组件包括多个发热体,多个发热体并联或串联设置。
13.可选地,控制组件包括:
14.第二接口单元,与第一接口单元配合设置,以使控制组件连接发热体组件;
15.控制电路,连接第二接口单元,用于控制发热体供电的启停;
16.第三接口单元,连接控制电路。
17.可选地,电源组件包括:
18.第四接口单元,与第三接口单元配合设置,以使控制组件连接电源组件;
19.混合电容,连接第四接口单元,用于通过控制组件为发热体供电。
20.可选地,第一接口单元或第二接口单元设置有第一弹针,第二接口单元或第一接口单元设置有第一弹针接口,第一弹针插设于第一弹针接口,以使第一接口单元连接第二接口单元;
21.第三接口单元或第四接口单元设置有第二弹针,第四接口单元或第三接口单元设置有第二弹针接口,第二弹针插设于第二弹针接口,以使第三接口单元连接第四接口单元。
22.可选地,控制组件还包括:
23.第一充电接口;
24.第一充电电路,一端通过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外接电源,另一端连接混合电容,以使
外接电源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对混合电容进行充电。
25.可选地,电源组件还包括:
26.第二充电接口;
27.第二充电电路,一端通过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外接电源,另一端连接混合电容,以使外接电源通过第二充电电路对混合电容进行充电。
28.可选地,外接电源包括多个充电组件,多个电源组件与多个充电组件对应连接,以使外接电源对多个混合电容进行充电;其中,充电组件包括充电桩或充电线。
29.可选地,控制电路确定混合电容的初始参数值,外接电源对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充电,以使混合电容的参数值达到预设值;
30.其中,初始参数值包括初始电压、初始电荷量、初始容量以及初始能量中的任意一项,参数值包括电荷量、容量、充电时间以及能量中的任意一项。
3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该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如上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充电装置,充电装置连接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充电。
32.可选地,充电装置为电流源供电装置。
3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使用可拆卸连接的发热体组件、控制组件与电源组件组成气溶胶生成装置,方便更换发热体组件、控制组件或电源组件。当发热体组件、控制组件与电源组件中的任一组件出现故障,仅需更换对应损坏的组件即可解决故障问题,无需更换整体装置,降低使用成本。
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是本技术气溶胶生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图1中控制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图1中控制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是图1中电源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是图1中电源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是本技术电源组件进行充电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2.图7是本技术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8是图7中充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可以
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5.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46.电子雾化装置作为新兴的技术,因其以加热烟油或低温卷烟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燃烧型卷烟,工作温度低,并且所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少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使用电子雾化装置能够极大的避免香烟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成为一种更健康的抽烟方式。
47.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子雾化烟具与气溶胶产生装置两种类型。气溶胶产生装置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烟草气溶胶形成基体,进而形成可抽吸烟雾。
48.在现有技术中,用于产生气溶胶的低温烘烤器具多数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低温烘烤器具所使用的电源为不可替换的。当电源的寿命衰减或电源损坏,导致低温烘烤器具的使用受到影响时,需要更换整个低温烘烤器具,使用成本较高。
49.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以解决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整个低温烘烤器具,使得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50.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气溶胶生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包括发热体组件10、控制组件20以及电源组件30。电源组件30连接控制组件20,以通过控制组件20向发热体组件10供电。
51.其中,发热体组件10与控制组件20,控制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均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发热体组件10、控制组件20和/或电源组件30进行更换。
52.具体地,发热体组件10用于产生气溶胶,发热体组件10包括发热体13以及第一接口单元15。
53.其中,发热体组件10设置有容纳空间12,容纳空间12用于容置气溶胶基质14以及发热体13。
54.发热体13用于低温烘烤气溶胶基质14,以产生气溶胶。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10可包括一个发热体13,发热体13的一端靠近气溶胶基质14设置,以低温烘烤气溶胶基质14,发热体13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组件20。
55.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10可包括多个发热体13,其中多个发热体13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56.具体地,多个发热体13串联设置时,多个发热体13的一端靠近气溶胶基质14设置,每个发热体13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相邻发热体13的另一端,最后一个发热体13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组件20。多个发热体13并联设置时,每个发热体13的一端靠近气溶胶基质14设置,每个发热体13的另一端均连接控制组件20。
57.第一接口单元15用于连接控制组件20,以实现发热体组件10与控制组件20之间的连接设置。控制组件20连接发热体组件10,用于控制发热体组件10的供电。
58.结合图1,进一步参阅图2,图2是图1中控制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
示,控制组件20包括控制电路22、第二接口单元23、第三接口单元24以及控制器26。
59.其中,控制电路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接口单元23与第三接口单元24,第二接口单元23与第三接口单元24分别设置于控制组件20靠近发热体组件10及电源组件30的两端,以实现发热体组件10与控制组件20之间,以及控制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之间的连接设置。
60.具体地,第二接口单元23与第一接口单元15配合设置,以使控制组件20连接发热体组件1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单元15或第二接口单元23设置有第一弹针,第二接口单元23或第一接口单元15设置有第一弹针接口,第一弹针插设于第一弹针接口,以使第一接口单元15连接第二接口单元23。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单元15与第二接口单元23还可通过其它连接固件进行连接,本技术不限制第一接口单元15与第二接口单元23的连接方式。
61.控制电路22用于控制发热体13供电的启停,控制电路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接口单元23以及第三接口单元24,第三接口单元24用于连接电源组件30,进而实现连接发热体组件10以及电源组件30。
62.控制器26连接控制电路22,用于控制控制电路22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实现控制发热体13供电的启停。
63.结合图1-2,进一步参阅图3,图3是图1中控制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组件20还包括第一充电接口25以及第一充电电路27。其中,第一充电电路27设置于控制电路22与第一充电接口25之间。
64.第一充电接口25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第一充电电路27的一端通过第一充电接口25连接外接电源,另一端通过控制电路22连接电源组件30,以使外接电源通过第一充电电路27对电源组件30进行充电。
65.结合图1-3,进一步参阅图4,图4是图1中电源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源组件30包括混合电容32以及第四接口单元33。
66.其中,混合电容32连接第四接口单元33,第四接口单元33与第三接口单元24配合设置,以使控制组件20连接电源组件30,混合电容32用于通过控制组件20为发热体13供电。
67.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接口单元24或第四接口单元33设置有第二弹针,第四接口单元33或第三接口单元24设置有第二弹针接口,第二弹针插设于第二弹针接口,以使第三接口单元24连接第四接口单元33。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接口单元33与第三接口单元24还可通过其它连接固件进行连接,本技术不限制第四接口单元33与第三接口单元24的连接方式。
68.结合图1-4,进一步参阅图5,图5是图1中电源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源组件30还包括第二充电接口34以及第二充电电路35。
69.其中,第二充电电路35设置于混合电容32与第二充电接口34之间,第二充电电路35的两端分别连接混合电容32与第二充电接口34。第四接口单元33设置于电源组件30靠近控制组件20的一端,第二充电接口34设置于电源组件30远离控制组件20的两端,第二充电接口34用于连接外接电源,以使外接电源连接第二充电电路35,进而通过第二充电电路35对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
70.可选地,在外接电源对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时,可采用恒流充电模式或恒流-恒压充电模式。
71.具体地,恒流充电模式为外接电源2输出恒定的充电电流至混合电容32,直至混合电容32的电压达到预设值,此时充电完成。
72.恒流-恒压充电模式为外接电源2输出恒定的充电电流至混合电容32,使混合电容32的电压达到第一预设值;外接电源2进行恒压充电,此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达到下降到零时,混合电容32完全充满,此时充电完成。
73.在本技术中,外接电源可通过第一充电接口25或第二充电接口34对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具体充电方式如下所述。
74.结合图1-5,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电源组件进行充电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外接电源2连接第一充电接口25,进而使外接电源2通过第一充电电路27连接控制电路22,控制电路22通过第三接口单元24与第四接口单元33连接混合电容32。
75.控制器26通过控制电路22控制第一充电电路27工作,以使第一充电电路27接收外接电源输入的充电电流,混合电容32通过控制电路22接收充电电流,以实现对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
76.在其他实施例中,外接电源2包括多个充电组件,多个电源组件30与多个充电组件对应连接,以使外接电源2对多个混合电容32同时进行充电,进而缩短整体所需的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77.可选地,在其它实施例中,外接电源2可包括充电基座以及多个设置于充电基座上的充电桩,充电桩插设于电源组件30的第二充电接口34,以使外接电源2通过第二充电接口34连接第二充电电路35,进而对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桩可为其它可配合第二充电接口34设置的固件。
78.当多个电源组件30同时插设于充电基座上时,外接电源2通过多个充电桩对其对应设置的电源组件30同时进行充电。
79.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外接电源2可包括充电线,充电线与第二充电接口34连接,以使外接电源2通过第二充电接口34连接第二充电电路35,进而对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
80.可选地,外接电源2可通过多根充电线连接多个电源组件30,以同时对多个电源组件30进行充电。
81.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外接电源2通过第二充电接口34直接连接混合电容32,外接电源2设置有充电电路,外接电源2通过充电电路对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
82.具体地,当外接电源对气溶胶生成装置1进行充电时,步骤如下:
83.(1)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的初始参数值。
84.(2)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即对气溶胶生成装置1进行充电。
85.(3)控制器26判断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的参数值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86.其中,初始参数值包括初始电压、初始电荷量、初始容量以及初始能量中的任意一项,参数值包括电荷量、容量、充电时间以及能量中的任意一项。其中,初始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初始电荷量与电荷量的单位相同,均为库伦(c);初始容量与容量的单位相同,均为毫安/小时(ma/h);初始能量与能量的单位相同,均为瓦特/小时(w/h);充电时间的单位为
瓦特/小时(w/h)。
87.具体地,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电压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88.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电压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容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89.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能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充电时间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0.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能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能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1.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能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2.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能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容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3.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电荷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充电时间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4.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电荷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能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5.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电荷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6.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电荷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容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7.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容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充电时间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8.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容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能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99.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容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
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100.控制器26确定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容量后,外接电源2通过控制电路22对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直至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容量达到预设值,外接电源2停止充电。
101.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可包括第二控制器,由第二控制器确认至少一个混合电容32整体的初始参数值以及参数值。
102.本技术通过使用可拆卸连接的发热体组件10、控制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组成气溶胶生成装置1,方便更换发热体组件10、控制组件20或电源组件30。当发热体组件10、控制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中的任一组件出现故障,仅需更换对应损坏的组件即可解决故障问题,无需更换整体装置,降低使用成本。
10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请参阅图7,图7是本技术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分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3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301和充电装置302。其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301为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在此不再赘述。
104.其中,充电装置302连接气溶胶生成装置301,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301的混合电容32进行充电。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302为电流源供电装置。
105.结合图7,进一步参阅图8,图8是图7中充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充电装置302包括电流源壳体321、充电仓322、放电接口323、第二控制电路324以及充电元件325。
106.其中,电流源壳体321的一端形成有充电仓322,放电接口323设置于充电仓322内,第二控制电路324以及充电元件325设置于电流源壳体321内。
107.其中,充电仓322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装置301。充电仓322设置有一开口(图未标),以使气溶胶生成装置301通过开口设置于充电仓322内。
108.其中,放电接口323设置于充电仓322背离开口的侧壁,放电接口323连接第一充电接口25或第二充电接口34,以使气溶胶生成装置301连接充电装置302。
109.其中,充电元件325用于提供充电电压,为混合电容32供电。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元件325可为混合电容或充电电池,具体地,充电电池可为锂电池。
110.其中,第二控制电路324连接充电元件325与放电接口323,以控制充电元件325通过放电接口323对混合电容32释放充电电压。
11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500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