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养殖用网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33



1.本发明涉及海上养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养殖用网箱。


背景技术:

2.海上养殖网箱,是指将由网衣制成的箱笼,放置于沿海一定水域,对鱼虾类进行养殖的渔场生产方式,网箱多设置在有一定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的水域中,一般网衣用合成纤维或金属丝等制成,类型设置方式有浮式、固定式和下沉式3种,以浮式使用较多。
3.海上养殖网箱在收渔季进行收渔时,通常将渔船行驶至网箱周围,从船上撒网至网箱内进行捕捞,这种捕捞方式在捕捞后期,随着鱼类数量减少,捕捞难度加大,以及存在捕捞不完全的现象;并且网箱悬浮在水面以下的部位,在随着海水波流的涌动下易发生网衣缠绕,导致鱼类相互挤压致死的现象,现有的解决方式多采用在网衣底端设置配重块避免这一现象,而配重块自身的重量在海水波流中,容易对网衣进行拉扯,存在折损网衣使用寿命的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养殖用网箱,通过电机带动网衣底端逐步向上移动的方式,使鱼类始终保持一定密度,从而减轻收渔季后期捕捞困难的问题,并且通过取消网衣底端配重块的设置,通过采用绳索的 方式对网易进行限位,以此避免网衣在海水波流下发生缠绕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养殖用网箱,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养殖用网箱,包括浮岛部件、动力部件和防漂部件,所述浮岛部件的内壁连接有多组支撑臂,且多组支撑臂远离浮岛部件内壁的一侧均连接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有绕线器,且绕线器的外壁连接有多组吊拉钢索,所述浮岛部件的底端连接有防漂部件,且防漂部件包括有多组钢索圈,多组所述钢索圈的一侧均连接有防漂钢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提高本养殖网箱收渔的便捷性,减轻收渔时后期的捕捞困难,以及避免因设置承重块对网衣造成的拉扯,从而提高网衣的使用寿命。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岛部件的底端设置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顶端连接有多组支撑杆,多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连接有栅栏,所述支撑臂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筒,且两组活动筒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两组所述活动筒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操作台的底端连接有养殖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风浪天气浮岛部件受海浪原因造成变形,并使变形的力通过缓冲后能够迅速复位,以此提高浮岛部件的使用寿命。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部件的外壁设置有多组升降条,且升降条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壁设置有多组限位条,所述绕线器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与限位条相匹配的限位槽,且绕线器的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浮盘,所述动力部件的顶端安装
有太阳能板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收渔时能够通过电机通过绕线器对网衣进行上拉,避免造成网箱内因鱼类数量减少造成后期捕捞困难。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养殖部件的内壁底端设置有与多组吊拉钢索末端连接的一号限位圈,且一号限位圈的上方通过多组吊拉钢索连接有二号限位圈,所述二号限位圈的上方通过多组吊拉钢索连接有四号限位圈,所述二号限位圈、三号限位圈和 四号限位圈的内部均开设有多组与吊拉钢索相匹配的钢索孔,所述养殖部件的外壁设置有分别与一号限位圈、二号限位圈、三号限位圈及四号限位圈外壁相固定的网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网衣在吊拉钢索的吊拉下底部能够进行上移,从而减轻网衣内后期的捕捞困难。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漂部件的顶端设置有与操作台连接的限位钢索,且限位钢索的末端连接有收紧器,所述收紧器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盘,且收紧器的外壁开设有多组活动槽,所述收紧器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弹簧台,且弹簧台的顶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连接有收紧盘,且收紧盘的外壁固定有多组贯穿活动槽的限位杆,所述收紧器的底端连接有锚钢索,且锚钢索的末端连接有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海水中的波流带动养殖部件发生偏移时候,通过收紧器夹紧钢索圈使防漂钢索对一号限位圈进行限位,避免造成网衣在波流作用下发生缠绕致使鱼类挤压致死。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漂钢索的末端通过锁钩与一号限位圈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锁钩的连接方式,使收渔时对网衣的底端向上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拆除锁钩避免对一号限位圈造成拉扯和损坏,并由此提高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
17.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升降条、电机、限位条、绕线器、限位槽、浮盘、吊拉钢索、太阳能板组等实现网衣的升降功能,在解除防漂钢索末端锁扣与一号限位圈的连接后,通过启动电机使其带动绕线器转动,绕线器转动时将多组吊拉钢索分别缠绕在自身外壁的不同槽内,吊拉钢索带动一号限位圈进行上移,当一号限位圈上移至二号限位圈处时,一号限位圈带动二号限位圈继续上移,通过该方式依次带动三号限位圈和四号限位圈上移,直至网衣的底端上移至合适的位置进行捕捞即可;本发明通过限位钢索、收紧器、限位盘、活动槽、钢索圈、弹簧台、复位弹簧、收紧盘、限位杆等实现网衣的防止缠绕功能,在网衣向一侧摆动时,另一侧的限位钢索和锚钢索则被拉伸,由于锚钢索与收紧盘相连接 ,故而在拉伸作用下收紧盘带动多个限位杆在活动槽内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又带动钢索圈移动至限位盘处,收紧盘在钢索圈和限位盘的夹紧限位下则不能发生摆动,与收紧盘连接的防漂钢索随着波流被拉伸,而拉伸后的防漂钢索有效对一号限位圈进行限位,防止一号限位圈发生摆动造成网衣缠绕,通过该措施避免造成鱼类因网衣缠绕造成挤压致死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养殖部件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电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绕线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收紧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收紧器平面示意图。
19.图中:1、浮岛部件;2、动力部件;3、养殖部件;4、防漂部件;101、操作台;102、支撑杆;103、栅栏;104、支撑臂;105、活动筒;106、弹簧槽;107、支撑弹簧;108、伸缩杆;109、升降槽;201、升降条;202、电机;203、限位条;204、绕线器;205、限位槽;206、浮盘;207、吊拉钢索;208、太阳能板组;301、一号限位圈;302、二号限位圈;303、三号限位圈;304、四号限位圈;305、钢索孔;306、网衣;401、限位钢索;402、收紧器;403、限位盘;404、活动槽;405、钢索圈;406、弹簧台;407、复位弹簧;408、收紧盘;409、限位杆;410、锚钢索;411、锚;412、防漂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2.一种海上养殖用网箱,如图1-7所示,包括浮岛部件1、动力部件2和防漂部件4,浮岛部件1的内壁连接有多组支撑臂104,浮岛部件1的底端设置有操作台101,且操作台101的顶端连接有多组支撑杆102,多组支撑杆102的顶端均连接有栅栏103,支撑臂104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筒105,且两组活动筒105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106,弹簧槽106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07,两组活动筒105之间连接有伸缩杆108,操作台101的底端连接有养殖部件3,避免风浪天气浮岛部件1受海浪原因造成变形,并使变形的力通过缓冲后能够迅速复位,以此提高浮岛部件1的使用寿命,且多组支撑臂104远离浮岛部件1内壁的一侧均连接有动力部件2,动力部件2包括有绕线器204,且绕线器204的外壁连接有多组吊拉钢索207,动力部件2的外壁设置有多组升降条201,且升降条20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端外壁设置有多组限位条203,绕线器204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与限位条203相匹配的限位槽205,且绕线器204的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浮盘206,动力部件2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组208,使收渔时能够通过电机202通过绕线器204对网衣306进行上拉,避免造成网箱内因鱼类数量减少造成后期捕捞困难,浮岛部件1的底端连接有防漂部件4,且防漂部件4包括有多组钢索圈405,多组钢索圈405的一侧均连接有防漂钢索412,防漂部件4的顶端设置有与操作台101连接的限位钢索401,且限位钢索401的末端连接有收紧器402,收紧器402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盘403,且收紧器402的外壁开设有多组活动槽404,收紧器402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弹簧台406,且弹簧台406的顶端连接有复位弹簧407,复位弹簧407的顶端连接有收紧盘408,且收紧盘408的外壁固定有多组贯穿活动槽404的限位杆409,收紧器402的底端连接有锚钢索
410,且锚钢索410的末端连接有锚411,使海水中的波流带动养殖部件3发生偏移时候,通过收紧器402夹紧钢索圈405使防漂钢索412对一号限位圈301进行限位,避免造成网衣306在波流作用下发生缠绕致使鱼类挤压致死,从而提高本养殖网箱收渔的便捷性,减轻收渔时后期的捕捞困难,以及避免因设置承重块对网衣306造成的拉扯,从而提高网衣306的使用寿命。
23.请参阅图1和图2,浮岛部件1的底端设置有操作台101,且操作台101的顶端连接有多组支撑杆102,多组支撑杆102的顶端均连接有栅栏103,支撑臂104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筒105,且两组活动筒105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106,弹簧槽106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07,两组活动筒105之间连接有伸缩杆108,操作台101的底端连接有养殖部件3,避免风浪天气浮岛部件1受海浪原因造成变形,并使变形的力通过缓冲后能够迅速复位,以此提高浮岛部件1的使用寿命。
24.请参阅图1-图5,动力部件2的外壁设置有多组升降条201,且升降条20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端外壁设置有多组限位条203,绕线器204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与限位条203相匹配的限位槽205,且绕线器204的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浮盘206,动力部件2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组208,使收渔时能够通过电机202通过绕线器204对网衣306进行上拉,避免造成网箱内因鱼类数量减少造成后期捕捞困难。
25.请参阅图1和图3,养殖部件3的内壁底端设置有与多组吊拉钢索207末端连接的一号限位圈301,且一号限位圈301的上方通过多组吊拉钢索207连接有二号限位圈302,二号限位圈302的上方通过多组吊拉钢索207连接有四号限位圈304,二号限位圈302、三号限位圈303和 四号限位圈304的内部均开设有多组与吊拉钢索207相匹配的钢索孔305,养殖部件3的外壁设置有分别与一号限位圈301、二号限位圈302、三号限位圈303及四号限位圈304外壁相固定的网衣306,使网衣306在吊拉钢索207的吊拉下底部能够进行上移,从而减轻网衣306内后期的捕捞困难。
26.请参阅图1、图6和图7,防漂部件4的顶端设置有与操作台101连接的限位钢索401,且限位钢索401的末端连接有收紧器402,收紧器402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盘403,且收紧器402的外壁开设有多组活动槽404,收紧器402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弹簧台406,且弹簧台406的顶端连接有复位弹簧407,复位弹簧407的顶端连接有收紧盘408,且收紧盘408的外壁固定有多组贯穿活动槽404的限位杆409,收紧器402的底端连接有锚钢索410,且锚钢索410的末端连接有锚411,使海水中的波流带动养殖部件3发生偏移时候,通过收紧器402夹紧钢索圈405使防漂钢索412对一号限位圈301进行限位,避免造成网衣306在波流作用下发生缠绕致使鱼类挤压致死。
27.请参阅图1,防漂钢索412的末端通过锁钩与一号限位圈301的外壁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锁钩的连接方式,使收渔时对网衣306的底端向上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拆除锁钩避免对一号限位圈301造成拉扯和损坏,并由此提高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
2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该养殖网箱时,首先将浮岛部件1运送至饲养水域,然后将动力部件2和养殖部件3与浮岛部件1进行拼接,接着再将多个锚411均匀沉入水底,之后将需要饲养的鱼苗置于该养殖网箱内饲养即可;在风浪天气,由于受到海浪和波流的作用,浮岛部件1随着波浪则随之摆动,在摆动过程中为防止浮岛部件1漂流至其他地方,在锚411的限位下锚钢索410和限位钢索401对
浮岛部件1进行限位拖拽,从而避免浮岛部件1造成漂流,在摆动过程中操作台101的内壁则不断挤压活动筒105,而伸缩杆108的两侧在此活动中不断在弹簧槽106内移动,并在移动中不断对支撑弹簧107进行压缩,通过支撑弹簧107的压缩和复位从而缓解浮岛部件1的形变程度,避免浮岛部件1造成损坏和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养殖部件3在波流作用下也随之发生摇摆,在网衣306向一侧摆动时,另一侧的限位钢索401和锚钢索410则被拉伸,由于锚钢索410与收紧盘408相连接 ,故而在拉伸作用下收紧盘408带动多个限位杆409在活动槽404内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又带动钢索圈405移动至限位盘403处,收紧盘408在钢索圈405和限位盘403的夹紧限位下则不能发生摆动,与收紧盘408连接的防漂钢索412随着波流被拉伸,而拉伸后的防漂钢索有效对一号限位圈301进行限位,防止一号限位圈301发生摆动造成网衣306缠绕,通过该措施避免造成鱼类因网衣缠绕造成挤压致死的问题发生;由于受到海面日光影响,太阳能板组208将阳光能量转换电能并进行储蓄,在收渔时通过潜水员解除防漂钢索412末端锁扣与一号限位圈301的连接,通过启动电机202使其带动绕线器204转动,绕线器204转动时将多组吊拉钢索207分别缠绕在自身外壁的不同槽内,吊拉钢索207带动一号限位圈301进行上移,当一号限位圈301上移至二号限位圈302处时,一号限位圈301带动二号限位圈302继续上移,通过该方式依次带动三号限位圈303和四号限位圈304上移,直至网衣306的底端上移至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可通过捕捞工具对鱼类进行捕捞并转移至渔船,而当捕捞完成后,则再通过电机202反转使一号限位圈301重新悬浮在水中,随后再由潜水员将防漂钢索412末端的锁扣重新扣锁在一号限位圈301外壁,之后便可再次养殖。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499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