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双梁吊钩桥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2.起重机是用来起掉重物的大型设备,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从普通的电动葫芦到码头使用的龙门吊都属于起重机的范畴。桥式起重机是起重机中的一种,是桥架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又称天车。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起重小车沿铺设在桥架上的轨道横向运行,构成一矩形的工作范围,就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
3.桥式起重机的特点是可以使挂在吊钩或其他取物装置上的重物在空间实现垂直升降或水平运移。桥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大、小车运行机构。依靠这些机构的配合动作,可使重物在一定的立方形空间内起升和搬运。桥式起重机、装卸桥、冶金桥式起重机、缆索起重机等都属此类。
4.桥式起重机广泛地应用在室内外仓库、厂房、码头和露天贮料场等处。桥式起重机可分为普通桥式起重机、简易梁桥式起重机和冶金专用桥式起重机三种。
5.普通桥式起重机一般由起重小车、桥架运行机构、桥架金属结构组成。起重小车又由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和小车架三部分组成。
6.起升机构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卷筒和滑轮组。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卷筒转动,使钢丝绳绕上卷筒或从卷筒放下,以升降重物。小车架是支托和安装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等部件的机架,通常为焊接结构。
7.桥式起重机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设备的启动和刹车停止是最困难的,因为设备本身加上起掉的重物一起总的重量非常的重,在静启动的时候扭力非常大,而刹车的时候也非常的困难。这是起重机在生产使用中带优化的缺陷之二。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双梁吊钩桥式起重机,解决现有的起重机在启动的过程中需要电机输出巨大的扭矩,容易损坏电机和传动连接结构的问题。
9.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一种电动双梁吊钩桥式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在起重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车轮盖,车轮、液压驱动装置和电驱动装置,所述车轮通过轴承转接设置在起重机本体的底部,所述车轮盖罩设在车轮上,所述车轮至少设置个,前后至少设置组,前后两组车轮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前一组车轮通过液压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转动,后一组车轮通过电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转动,所述压驱动装置与电驱动装置联动控制。
11.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连杆,转轴,活动杆,伸缩杆和液压缸,所述液压
缸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液压缸的伸缩端上,伸缩杆的前端转接设置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接设置在车轮上,车轮的两个车轮之间转接设置连杆,连杆的一端转接在转轴上。
12.进一步的,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万象节联轴器,变速箱,所述电机固定设置连接板上,所述万象节联轴器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变速箱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其输入端与万象节联轴器转接,变速箱的输出端与后端的车轮的转轴转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杆和控制阀,所述控制杆滑接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的前端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所述伸缩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设置于两块第一挡板之间;控制杆的后端连接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为液压缸的节流阀和溢流阀组合成的节流调速系统。
14.进一步的,在变速箱的输出端设置有速度传感器。
15.进一步的,所述在液压缸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上设置有泄压阀,泄压阀的开光与变速箱的速度传感器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在本装置中,设备在启动时,通过压驱动装置提供大功率的转动力然后再辅以电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这样通过前后两种装懂方式联动驱动,将原本一个位置驱动的力进行分散,减少了驱动和传动机构损坏的风险,解决了现有的起重机在启动的过程中需要电机输出巨大的扭矩,容易损坏电机和传动连接结构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
车轮盖、2
‑
车轮、3
‑
连接板、4
‑
连杆、5
‑
转轴、6
‑
活动杆、7
‑
伸缩杆、8
‑
液压缸、9
‑
控制杆、10
‑
控制阀、11
‑
电机、12
‑
万象节联轴器、13
‑
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1:
22.如图所示的一种电动双梁吊钩桥式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在起重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车轮盖1,车轮2、液压驱动装置和电驱动装置,所述车轮2通过轴承转接设置在起重机本体的底部,所述车轮盖1罩设在车轮2上,所述车轮2至少设置2个,前后至少设置2组,前后两组车轮2之间通过连接板3连接,连接板3前一组车轮2通过液压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转动,后一组车轮2通过电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转动,所述压驱动装置与电驱动装置联动控制。在本装置中,设备在启动时,通过压驱动装置提供大功率的转动力然后再辅以电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这样通过前后两种装置方式联动驱动,将原本一个位置驱动的力进行分散,减少了驱动和传动机构损坏的风险。
23.实施例2:
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在本装置中,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连杆4,
转轴5,活动杆6,伸缩杆7和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上,所述伸缩杆7设置在液压缸8的伸缩端上,伸缩杆7的前端转接设置活动杆6,活动杆6的一端通过转轴5转接设置在车轮2上,车轮2的两个车轮之间转接设置连杆4,连杆4的一端转接在转轴5上,这样,液压驱动装置在前车轮2上通过液压系统提供来回运动的力,通过液压系统的大驱动力来直接驱动前车轮2进行转动。
25.实施例3:
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 在本装置中,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万象节联轴器12,变速箱13,所述电机11固定设置连接板3上,所述万象节联轴器12设置在电机11的转轴上,所述变速箱13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上,其输入端与万象节联轴器12转接,变速箱13的输出端与后端的车轮2的转轴转接,通过电机11输出后车轮2转动的力,再辅助以前轮的大驱动力,二者相互联动从而将原来在一个位置进行驱动转动的力分散到前后轮上,避免了只驱动一个轮或是转轴时,另外的轮组静摩擦太大而增加启动难道的发生。
27.实施例4:
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在本装置中,液压驱动装置需要前后来回运动,本装的液压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杆9和控制阀10,所述控制杆9滑接设置在连接板3上,连接板3的前端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所述伸缩杆7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设置于两块第一挡板之间;控制杆9的后端连接控制阀10,所述控制阀10设置为液压缸8的节流阀和溢流阀组合成的节流调速系统,这样,在液压驱动装置向前运动时,伸缩杆7前端的第二挡板顶着控制杆9前端的第一挡板向前运动,当到达最大值时,控制杆9后端的控制阀10大道关闭,同时,前车轮2前端的转轴也达到最顶端,需要进行回转,而刚好液压缸8也在节流阀和溢流阀组合成的节流调速系统中向后缩回,而当缩回的伸缩杆7上的第二挡板与控制杆9后端的第一挡板接触并使之向后缩回最终控制液压缸8的流阀和溢流阀组合成的节流调速系统中达到临界后再次向前驱动如此形成循环而提供前车轮2的转动力。
29.实施例5:
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前后车轮2的速度匹配,在变速箱13的输出端设置有速度传感器,并且,在液压缸8的液压油路控制系统上设置有泄压阀,泄压阀的开光与变速箱13的速度传感器连接,这样,当速度达到某一个平衡值时,可以泄去液压驱动的力,此时的整个设备由电机11和液压驱动装置前期提供的转动惯性进行转动移动,而再次启动时再开启液压驱动装置进行起步。
31.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2.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