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切导管口防喷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切导管口防喷溅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治疗中,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均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急救手段。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切开导管的临床手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3.在临床治疗中,经常患者咳嗽一下就会将痰液从气管切开导管喷出;为避免带菌痰液或飞沫(特别是部分耐药菌定置病人)大量喷溅出污染空气,通常在气切导管口铺设纱布。但是,铺设在气切导管口的纱布厚度和宽度有限,且不易固定,难以起到防喷溅作用,进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甚至爆发院内感染;同时,从气切导管口喷溅出的痰液也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气切导管周围的纱布,难以起到防喷溅作用,进而造成交叉感染,甚至爆发院内感染,以及难以处理从气切导管口喷溅出的痰液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切导管口防喷溅装置,能够收集患者从气切导管喷出的痰液,同时避免气切导管口喷溅痰液微粒及飞沫,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气切导管口防喷溅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套接管,所述套接管用于套接气切导管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与套所述套接管连通,所述通气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通气管端部与所述壳体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壳体位于通气管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套接管套接在患者颈部的气切导管口相连,由于使用气切导管的卧床患者,此时壳内的通气管保持竖直或小角度倾斜;本实施例的在壳体位于通气管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孔,且通气管端部与壳体内侧壁间隔设置,在患者呼吸时气体依次由气切导管口、套接管、套接管与客体之间的空隙、壳体内腔、通气孔流通,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8.当患者咳嗽时,痰液依次从气切导管口、套接管、套接管与客体之间的空隙流入壳体内腔,由于通气管保持竖直或小角度倾斜喷出的痰液则流至壳体靠近气切导管口一端,并积存在壳体内;痰液微粒和飞沫则撞击在壳体内侧壁,并附着在壳体内侧壁。其中,通气端延伸至壳体的内侧壁,且通气管端部与壳体内壁间隔设置,积存在壳体内的痰液并不会影响壳体内气体的流通。
9.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引流患者从气切导管喷出的痰液,以避免气切导管口喷溅,从而有防止气切导管口喷溅带菌痰液及飞沫的功能。
10.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设置通气孔的侧壁覆盖有透气过滤层,一方面通过透气过滤层吸附患者在咳嗽时产生的飞沫,以进一步防止患者在咳嗽时产生的痰液微
粒和飞沫喷出壳体;另一方面有过透气过滤层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防止空气中的杂质由气切导管进入患者气管内。
11.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过滤层包括两纱布层,两所述纱布层之间设置有灭菌棉层和/或灭菌海绵,在确保透气过滤层符合医用标准的同时,通过灭菌棉层和/或灭菌海绵吸收痰液微粒和飞沫,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带菌痰液及飞沫混入空气。
12.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接管的材质为柔性材料,以便于将套接管和气切导管口相连,也便于在插管或更换壳体时将套接管从气切导管口上取下。
13.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材料为硅胶,确保套接管符合医用标准。
14.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透光材料,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壳体内是否有痰液,从而及时的更换壳体。
15.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材料为pp塑料,以确保壳体符合医用标准。
16.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接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喇叭形,以进一步便于将套接管与气切导管口相连。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套接管套接在患者颈部的气切导管口,使通气管保持竖直或小角度倾斜;由于壳体位于通气管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孔,且通气管端部与壳体内侧壁间隔设置,在患者呼吸时气体依次由气切导管口、套接管、套接管与客体之间的空隙、壳体内腔、通气孔流通,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当患者咳嗽时,痰液依次从气切导管口、套接管、套接管与客体之间的空隙流入壳体内腔,由于通气管保持竖直或小角度倾斜喷出的痰液则流至壳体靠近气切导管口一端,并积存在壳体内;痰液微粒和飞沫则撞击在壳体内侧壁,并附着在壳体内侧壁。其中,通气端延伸至壳体的内侧壁,且通气管端部与壳体内壁间隔设置,积存在壳体内的痰液并不会影响壳体内气体的流通。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患者从气切导管喷出的痰液,以避免气切导管口喷溅,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2]1‑
壳体,11

通气孔,12

透气过滤层,2

套接管,3

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4]
实施例
[0025]
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切导管口防喷溅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一端设置有套接管2,所述套接管2用于套接气切导管口;所述壳体 1内设置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一端与套所述套接管2连通,所述通气管3 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所
述通气管3端部与所述壳体1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壳体1位于通气管3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气孔11。
[0026]
可选的,所述壳体1设置通气孔11的侧壁覆盖有透气过滤层12,一方面通过透气过滤层12吸附患者在咳嗽时产生的飞沫,以进一步防止患者在咳嗽时产生的痰液微粒和飞沫喷出壳体1;另一方面有过透气过滤层12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防止空气中的杂质由气切导管进入患者气管内。
[0027]
具体而言,所述过透气过滤层12包括两纱布层,两所述纱布层之间设置有灭菌棉层和/或灭菌海绵,在确保透气过滤层12符合医用标准的同时,通过灭菌棉层和/或灭菌海绵吸收痰液微粒和飞沫,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带菌痰液及飞沫混入空气。
[0028]
具体而言,所述套接管2的材质为柔性材料,以便于将套接管2和气切导管口相连,也便于在插管或更换壳体1时将套接管2从气切导管口上取下。
[0029]
优选的,所述柔性材料为硅胶,在确保套接管2符合医用标准的同时,确保套接管2能够较为稳固的套接在气切导管口上。所述套接管2远离所述壳体1 的一端为喇叭形,以进一步便于将套接管2与气切导管口相连。
[0030]
另外,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透光材料,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壳体1内是否有痰液,从而及时的更换壳体1。
[0031]
优选的,所述透光材料为pp塑料,以确保壳体1符合医用标准,并确保壳体1有足够的透光性能。
[0032]
在使用时,将套接管2套接在患者颈部的气切导管口相连,由于使用气切导管的患者均卧床,此时壳内的通气管3保持竖直或小角度倾斜;本实施例的在壳体1位于通气管3长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孔11,且通气管3端部与壳体1内侧壁间隔设置,在患者呼吸时气体依次由气切导管口、套接管2、套接管 2与客体之间的空隙、壳体1内腔、通气孔11流通,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0033]
当患者咳嗽时,痰液依次从气切导管口、套接管2、套接管2与客体之间的空隙流入壳体1内腔,由于通气管3保持竖直或小角度倾斜喷出的痰液则流至壳体1靠近气切导管口一端,并积存在壳体1内;痰液微粒和飞沫则撞击在壳体1内侧壁,并附着在壳体1内侧壁。其中,通气端延伸至壳体1的内侧壁,且通气管3端部与壳体1内壁间隔设置,积存在壳体1内的痰液并不会影响壳体1内气体的流通。由壳体1的材质为透光材料,能够及时的发现壳体内积存的痰液,当壳体内积存有痰液时,能够及时的进行更换,进而避免痰液的积存影响患者的呼吸。
[0034]
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收集患者从气切导管喷出的痰液,以避免气切导管口喷溅,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具有防止气切导管口喷溅的功能。
[003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4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