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乳液、溶剂或水为主材,添加填料和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在配制过程中,需要倾倒材料并对其进行混合搅拌,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基于环保要求,涂料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和过滤。
3.现有的对涂料搅拌配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除尘不够彻底,且除尘装置位于反应装置外部,除尘不彻底且除尘装置无法清理,同时对于废气的过滤不够彻底,处理效率低,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反应罐和进料装置,所述反应罐内部设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管和除尘布袋,所述除尘管贯穿反应罐顶部端口,所述除尘管底端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除尘管底端内部设有防尘垫,所述除尘布袋套接与除尘管表面,且除尘布袋与除尘管滑动连接,所述除尘布袋表面圆周阵列固定设有弹性伞骨,所述反应罐外部设有进水装置,所述除尘管顶端设有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一流通管另一端设有废气处理装置。
6.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过滤罐和净化罐,所述吸附罐,过滤罐和净化罐顶端端口均设有密封塞,所述第一流通管贯穿吸附罐顶端位于吸附罐内部底面,所述吸附罐与过滤罐之间设有第二流通管,且第二流通管一端位于吸附罐内液面顶部,且第二流通管另一端位于过滤罐内部,所述过滤罐与净化罐顶端之间设有第三流通管,且第三流通管一端位于净化罐液面内部,所述过滤罐与净化罐底部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净化罐顶端远离第三流通管的一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表面设有气体检测仪。
7.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和物料箱,所述物料箱一侧设有抽料泵,所述进料管一端贯穿物料箱和抽料泵,所述进料管另一端与反应罐侧面贯通,且进料管与反应罐贯通的一端位于除尘装置底部。
8.优选的,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蓄水箱和进水管,所述蓄水箱侧面贯穿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表面设有高压抽水泵,所述进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与反应罐侧面贯通,所述反应罐内部的进水管端部固定设有微孔喷头,所述微孔喷头位于除尘装置顶部。
9.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的除尘管顶端设有密封法兰,所述第一流通管端部与除尘管通过密封法兰密封固定,所述反应罐顶端端口设有密封盖,所述反应罐侧面靠近底部处
设有出料管。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第三流通管和连通管表面均设有单向阀,且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远离反应罐的方向。
11.优选的,所述除尘布袋底部直径与反应罐内部直径相同,所述除尘布袋顶部端口直径小于限位环直径,所述限位环直径与反应罐端口直径相同。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反应罐内部增加除尘装置,进水装置通过将除尘布袋在反应罐内浸湿后,进行反应罐内部除尘布袋的吸附除尘,除尘布袋可通过弹性伞骨的收缩取出更换,使除尘装置可清理化,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进行净化,提高涂料的粉尘处理效率和废气净化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的正面剖视图;
15.图2为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的反应罐侧面剖视图;
17.图4为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18.图例说明:
19.1、反应罐;2、密封盖;3、进料装置;301、进料管;302、物料箱;303、抽料泵;4、进水装置;401、蓄水箱;402、进水管;403、微孔喷头;404、高压抽水泵;5、除尘装置;501、除尘管;502、防尘垫;503、除尘布袋;504、弹性伞骨;505、限位环;6、第一流通管;7、第二流通管;8、第三流通管;9、连通管;10、单向阀;11、排气管;12、气体检测仪;13、吸附罐;14、过滤罐;15、净化罐;16、出料管;17、密封法兰;18、废气处理装置;19、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2.具体实施例:
23.参照图1

4,一种高效涂料生产除尘及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反应罐1和进料装置3,反应罐1内部设有除尘装置5,除尘装置5包括除尘管501和除尘布袋503,除尘管501贯穿反应罐1顶部端口,除尘管501底端固定设有限位环505,除尘管501底端内部设有防尘垫502,除尘布袋503套接与除尘管501表面,且除尘布袋503与除尘管501滑动连接,除尘布袋503表面圆周阵列固定设有弹性伞骨504,反应罐1外部设有进水装置4,除尘管501顶端设有第一流通管6,第一流通管6另一端设有废气处理装置18,常规状态下,除尘布袋503和弹性伞骨504处于张开状态,使除尘布袋503边缘与反应罐1内部接触,防止粉尘溢出,对粉尘进行全方位吸附,通过进水装置4对除尘布袋503淋湿后进行除尘布袋503的吸附除尘,通过防尘垫502使粉尘隔绝在除尘装置5以下,防止粉尘进入除尘管501,堵塞管道,涂料反应溢出的气
体从除尘管501内部溢出进入第一流通管6后进入废气处理装置18进行废气处理,同时在除尘装置5使用后需要外部更换清理时,除尘装置5的除尘管501顶端设有密封法兰17,第一流通管6端部与除尘管501通过密封法兰17密封固定,反应罐1顶端端口设有密封盖2,反应罐1侧面靠近底部处设有出料管16,除尘布袋503底部直径与反应罐1内部直径相同,除尘布袋503顶部端口直径小于限位环505直径,限位环505直径与反应罐1端口直径相同,通过沿反应罐1端部向上提拉除尘管501,使弹性伞骨504在反应罐1罐口的压缩下带动除尘布袋503收缩,通过限位环505的限位,除尘布袋503不会从除尘管501表面脱落,从而使除尘装置5从反应罐1内部取出,进行除尘布袋503的外部清理或更换,采用反应罐1内部增加除尘装置5,进水装置4通过将除尘布袋503在反应罐1内浸湿后,进行反应罐1内部除尘布袋503的吸附除尘,除尘布袋503可通过弹性伞骨504的收缩取出更换,使除尘装置5可清理化,废气处理装置18对废气进行净化,提高涂料的粉尘处理效率和废气净化率。
24.废气处理装置18包括吸附罐13,过滤罐14和净化罐15,吸附罐13,过滤罐14和净化罐15顶端端口均设有密封塞19,第一流通管6贯穿吸附罐13顶端位于吸附罐13内部底面,吸附罐13与过滤罐14之间设有第二流通管7,且第二流通管7一端位于吸附罐13内液面顶部,且第二流通管7另一端位于过滤罐14内部,过滤罐14与净化罐15顶端之间设有第三流通管8,且第三流通管8一端位于净化罐15液面内部,过滤罐14与净化罐15底部之间设有连通管9,净化罐15顶端远离第三流通管8的一端设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表面设有气体检测仪12,从反应罐1内部溢出的气体,沿第一流通管6进入吸附管后进行气体粉尘和水溶性气体的吸附,通过第二流通管7进入过滤罐14,过滤罐14内部填充为不同密度的活性炭层,从过滤罐14顶端至底端密度逐渐变小,进行气体的层层过滤,过滤后的气体根据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密度低于空气密度的气体从第三流通管8内部流进净化罐15,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通过连通管9进入净化罐15,净化罐15对废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气体进入排气管11后,通过气体检测仪12检测在安全范围内后排出。
25.进料装置3包括进料管301和物料箱302,物料箱302一侧设有抽料泵303,进料管301一端贯穿物料箱302和抽料泵303,进料管301另一端与反应罐1侧面贯通,且进料管301与反应罐1贯通的一端位于除尘装置5底部,物料箱302内部的涂料粉末通过抽料泵303沿进料管301进入反应罐1内部进行配比反应,反应罐1内部进料过程中溢出的粉尘通过除尘装置5吸收,进水装置4包括蓄水箱401和进水管402,蓄水箱401侧面贯穿设有进水管402,进水管402表面设有高压抽水泵404,进水管402远离蓄水箱401的一端与反应罐1侧面贯通,反应罐1内部的进水管402端部固定设有微孔喷头403,微孔喷头403位于除尘装置5顶部,通过高压抽水泵404进行蓄水箱401内部水沿进水管402流通至反应罐1内部,通过微孔喷头403对除尘布袋503表面进行喷洒,增加除尘布袋503的吸附性,同时可通过进水装置4进行涂料配比的水的进入,第一流通管6,第二流通管7,第三流通管8和连通管9表面均设有单向阀10,且单向阀10的流通方向为远离反应罐1的方向,通过单向阀10防止气体倒流。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4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