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在线监测与诊断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能耗在线监测诊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能耗在线监测与诊断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2.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指放置在重点用能单位,用于采集、分析、汇总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并将数据上传到系统平台的设备总称。是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架构中企业端接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重点用能单位的关键信息节点。设备采用独立双主机“2 1”(外网主机、内网主机 安全数据交换单元)架构,其主要作用为负责采集汇总处理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包括数据隔离传输、安全加密、本地存储、协议转换、数据上传等各项功能。
3.现有技术中能耗在线监测与诊断终端为了对多端进行能耗的在线监测与诊断,其背部往往设置较多的数据线,在监测诊断终端具体的部署过程中,这些大量数据线之间可能会出现缠绕混乱的状态,缠绕混乱的数据线则会影响监测诊断终端的部署,也会在后续影响工作人员对监测诊断终端的调整检查等事项,因此我们需要提出能耗在线监测与诊断分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耗在线监测与诊断分析装置,可方便简单的对理线板进行设置,可对监测诊断终端背部大量接线口上数据线进行收纳,从而防止多个导线之间发生缠绕混乱的情况,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大量的导线进行插拔或整理,另外在理线板上可转动的两组转动板转动方便扣合简单,同时扣合形成理线孔用于多组导线的整理收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能耗在线监测与诊断分析装置,包括监测诊断终端,所述监测诊断终端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接线板,所述背板上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有理线板,所述背板上固定安装有插扣内扣,所述理线板的下部与上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
6.所述理线板的下部与上部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半圆槽,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半圆槽与第二半圆槽扣合形成理线孔,所述理线板与第一转动板上设置有搭扣,所述理线板与第二转动板上也设置有搭扣。
7.优选的,所述背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插扣内扣,所述理线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扣外扣,所述插扣外扣套设插接在插扣内扣上。
8.优选的,所述背板的背面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插扣内扣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插扣内扣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背板的背面。
9.优选的,所述理线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轴,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理线板上。
10.优选的,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与理线孔呈对齐设置,插接在接
线口中的数据线位于理线孔中。
11.优选的,所述搭扣设置碰珠定位搭扣,所述理线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均设置为塑料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在监测诊断终端的背部设置可拆卸的理线板与转动板结构,通过插扣的安装方式工作人员可方便简单的对理线板进行设置,可对监测诊断终端背部大量接线口上数据线进行收纳,从而防止多个导线之间发生缠绕混乱的情况,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大量的导线进行插拔或整理,另外在理线板上可转动的两组转动板转动方便扣合简单,同时扣合形成理线孔用于多组导线的整理收纳,防止常规监测诊断终端出现背部导线缠绕混乱从而影响监测诊断终端部署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板与理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理线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监测诊断终端;2、背板;3、接线板;4、接线口;5、插扣内扣;6、理线板;7、第一转动板;8、第二转动板;9、插扣外扣;10、螺纹孔;11、搭扣;12、第一半圆槽;13、第二半圆槽;14、转轴;15、理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耗在线监测与诊断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监测诊断终端1,所述监测诊断终端1的背面设置有背板2,所述背板2上设置有接线板3,所述背板2上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有理线板6,所述背板2上固定安装有插扣内扣5,所述理线板6的下部与上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7与第二转动板8。
21.其中,在理线板6的下部与上部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半圆槽12,所述第一转动板7与第二转动板8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半圆槽13,所述第一半圆槽12与第二半圆槽13扣合形成理线孔15,所述理线板6与第一转动板7上设置有搭扣11,所述理线板6与第二转动板8上也设置有搭扣11;所述背板2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插扣内扣5,所述理线板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扣外扣9,所述插扣外扣9套设插接在插扣内扣5上。
22.监测诊断终端1用于对工业物联网消耗的能量进行检测,设备采用独立双主机“2 1”(外网主机、内网主机 安全数据交换单元)架构,其主要作用为负责采集汇总处理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包括数据隔离传输、安全加密、本地存储、协议转换、数据上传等各项功能,包括计量器具、工业控制系统、生产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及相应的管理软件等,端设备的硬件还有低功耗的处理器,且其内存为4g,128g的固态硬盘,外接显示器等,通过
能耗在线监测端设备实现数据接入、安全隔离、数据处理存储及上传、运维管理等功能,内网主机和外网主机通过安全隔离数据交互单元连接,确保生产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保护应符合相关标准以及企业自身需求;
23.监测诊断终端1的背部设置可拆卸的理线板6与转动板结构,通过插扣的安装方式工作人员可方便简单的对理线板6进行设置,可对监测诊断终端1背部大量接线口4上数据线进行收纳,从而防止多个导线之间发生缠绕混乱的情况,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大量的导线进行插拔或整理,另外在理线板6上可转动的两组转动板转动方便扣合简单,同时扣合形成理线孔15用于多组导线的整理收纳,防止常规监测诊断终端1出现背部导线缠绕混乱从而影响监测诊断终端部署麻烦的问题;
24.具体的收纳过程中,使用者可将监测诊断终端1背部的导线排列整体,从而有序的放置在各个理线孔15中,随后将第一转动板7与第二转动板8扣合则完成对数据线的定位,另外可通过插扣外扣9插接安装在插扣内扣5上,从而完成对理线板6的扣合安装。
25.所述背板2的背面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插扣内扣5上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内螺纹孔与螺纹孔10中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插扣内扣5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背板2的背面;所述理线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轴14,所述第一转动板7与第二转动板8均通过转轴14转动安装在理线板6上。
26.所述接线板3上设置有接线口4,所述接线口4与理线孔15呈对齐设置,插接在接线口4中的数据线位于理线孔15中;所述搭扣11设置碰珠定位搭扣,所述理线板6、第一转动板7与第二转动板8均设置为塑料板。
27.本技术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该装置通过外置电源进行供电。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4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