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门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地弹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地弹门是用地埋式轴杆弹簧或内置立式地弹簧,门扇可内外自由开启,不触动时门扇在关闭的位置,地弹门是装修工程常见的一种门,是内外可自由开启的一种门。
3.如图1所示,地弹门包括门框1和嵌设在门框1内的玻璃,所述门框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竖条2和设置在两侧竖条2端部之间的横条3,其中一根竖条2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杆22,轴杆22的轴线与竖条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人们安装地弹门的时候,会对上下墙体进行预先开轴孔,再将轴杆22插入,并在轴杆22上套入轴套221,为了方便轴杆22以及轴套221放入进轴孔内,轴孔的直径会大于轴套221的直径,最后轴孔进行水泥浇灌,固定住轴套221。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需要对地弹门进行更换时,需要再次破坏墙体,并取出轴杆和轴套,由此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对地弹门进行更换,本技术提供一种地弹门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弹门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地弹门安装结构,包括门框和嵌设于门框内部的玻璃,所述门框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竖条和设置在两侧竖条端部之间的横条,其中一根所述竖条的两端朝向竖条内均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插接且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远离槽体底壁的面上开设有插孔,地弹门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预埋至墙体内且用于与竖条两端槽体相对设置的盒体,所述盒体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杆移入或移出插孔的升降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地弹门的时候,通过升降装置驱动插杆移出轴杆的插孔,使门框与墙体不存在连接,如此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地弹门,而且在安装地弹门的时候,只需要将地弹轴杆杆的插孔对准插杆,再通过升降装置驱动插杆移入插孔中,如此就可以地弹门实现对地弹门的安装,此方案更换地弹门简单方便。
9.可选的,所述插杆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纹杆和驱动机构,所述螺纹杆的长度方向与插杆的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盒体内,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插接且螺纹连接于插杆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螺纹杆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升降装置驱动插杆移动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螺纹杆转动,并带动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的插杆竖直移动,而插杆的截面为方形,可以使插杆不跟随螺纹杆的转动而转动,保证插杆能够正常的竖直移动,而螺纹杆具有自锁功能,能够保证插杆移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不会在重力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向远离插孔的一侧移动,导致门框掉落,并且螺纹杆可靠性高。
11.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转动组件,所述蜗轮套设且同轴线固定设置于螺纹杆上,所述蜗杆转动设置于盒体内,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蜗杆转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机构驱动螺纹杆转动时,通过转动组件驱动蜗杆转动,并带动与蜗杆想啮合的蜗轮转动,即可以驱动与蜗轮固定至一起的螺纹杆转动,蜗轮蜗杆的设计简单,而且蜗轮蜗杆具有自锁功能,可以防止螺纹杆自转,保证地弹门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盒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蜗杆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蜗杆的正常转动且方便安装,在盒体内固定设置第一固定板,并将蜗杆穿设且转动在第一固定板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可以方便安装蜗杆,并且保证蜗杆的正常转动。
15.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转动杆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线固定设置于蜗杆的一端,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与竖条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转动杆靠近槽体的一端穿出盒体,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线固定设置于转动杆靠近第一锥齿轮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组件驱动蜗杆转动时,可以通过操作人员转动穿出盒体外的转动杆,并带动转动杆和第二锥齿轮转动,同时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即可以带动与第一锥齿轮同轴线固定设置的蜗杆转动,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可以将转动杆的穿出的一端朝向门框的一侧,并方便操作人员拧动。
17.可选的,所述盒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嵌设于通孔内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设置于通孔的内壁上,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固定于转动杆的外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转动杆的正常转动,通过在盒体内固定设置第二固定板,在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套设轴承,并将轴承嵌设于第二固定板的通孔内,而轴承可以对转动杆起到定位和方便转动的作用。
19.可选的,所述转动杆穿出盒体的端面与盒体外壁呈相互齐平,所述转动杆穿出盒体的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把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杆转动的时,通过转动可拆卸连接于转动杆穿出盒体的端面的把手,即可实现对转动杆的转动,而把手的设置较为简单,使用也比较方便。
21.可选的,所述转动杆穿出盒体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截面呈方形,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用于与插槽相互配合的插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动杆上开设插槽,并且在把手上设置于插槽相互配合的插块,而插块的形状为方形,可以阻止转动杆随把手的转动而转动,操作人员拧动把手的同时就可以转动转动杆,如此设置可以很方便的拆卸把手,并且只需要一个把手,即可操纵两个转动杆。
23.可选的,所述插槽的底部设置有磁性板,所述插块为金属材料制成且用于与磁性板吸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槽的底部设置磁性板,并将插块选择与磁性板想吸附的金属材料,可以把手插插入插槽的时候,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方便拧动。
25.可选的,所述插杆远离竖条的一端套设且设置有防脱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杆远离竖条的一端设置防脱环,可以阻止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插杆脱离出盒体,起到对插杆定位的功能。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升降装置驱动插杆移出轴杆的插孔,使门框与墙体不存在连接,如此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地弹门,而在安装地弹门的时候,只需要将地弹轴杆杆的插孔对准插杆,再通过升降装置驱动插杆移入插孔中,如此就可以地弹门实现对地弹门的安装,此方案更换地弹门简单方便;
29.2.蜗轮蜗杆的设计简单,而且蜗轮螺杆具有自锁功能,可以防止螺纹杆自转,保证地弹门的稳定性;
30.3.在插杆远离竖条的一端设置防脱环,可以阻止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插杆脱离出盒体,起到对插杆限位的功能。
附图说明
31.图1是相关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盒体内部的剖视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盒体内部的爆炸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图3中a部分放大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门框;2、竖条;3、横条;21、槽体;22、轴杆;221、轴套;23、插孔;4、盒体;41、插杆;411、防脱环;42、螺纹杆;43、蜗轮;44、蜗杆;45、转动组件;441、第一固定板;451、第一锥齿轮;452、转动杆;453、第二锥齿轮;4521、第二固定板;4522、轴承;454、把手;4541、插块;4542、插槽;4543、磁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弹门安装结构。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一种地弹门安装结构,包括门框1和嵌设于门框1内部的玻璃,门框1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的竖条2和焊接在两侧竖条2端部之间的横条3,其中一根竖条2的两端朝向竖条2内均开设有槽体21,槽体21内插接且转动连接有轴杆22,轴杆22远离槽体21底壁的面上开设有插孔23,地弹门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预埋至墙体内且用于与竖条2两端槽体21相对安装的盒体4,盒体4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插杆41,盒体4内安装有有用于驱动插杆41移入或移出插孔23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螺纹杆42和驱动机构,而驱动机构包括蜗轮43、蜗杆44和转动组件45,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转动杆452穿出盒体4的端面的把手454。
39.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更换地弹门的时候,当需要升降装置驱动插杆41移动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螺纹杆42转动,并带动螺纹连接于螺纹杆42上的插杆41竖直移动,而插杆41的截面为方形,可以使插杆41不跟随螺纹杆42的转动而转动,保证插杆41能够正
常的竖直移动,而螺纹杆42具有自锁功能,能够保证插杆41移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不会在重力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向远离插孔23的一侧移动,最终导致门框1掉落,而为了保证螺纹杆能够正常的转动,在螺纹杆远离插杆41的一端套设且过盈安装设有轴承,在轴承的外环上套设并过盈安装有轴套,并将轴套焊接固定于盒体4内,如此就可以保证螺纹杆42能够良好的转动,而在插杆41远离竖条2的一端焊接有防脱环411,可以阻止螺纹杆42在转动的过程中,插杆41脱离出盒体4,起到对插杆41限位的功能。
40.参照图4所示,为了驱动蜗杆44转动,转动组件45包括第一锥齿轮451、转动杆452和第二锥齿轮453,第一锥齿轮451同轴线固定焊接于蜗杆44的一端,转动杆452的长度方向与竖条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转动杆452靠近槽体21的一端穿出盒体4,第二锥齿轮453同轴线固定焊接于转动杆452靠近第一锥齿轮451的端面上,第一锥齿轮451和第二锥齿轮453相互啮合,操作人员可转动穿出盒体4外的转动杆452,并带动转动杆452和第二锥齿轮453转动,同时驱动第一锥齿轮451转动,即可以带动与第一锥齿轮451同轴线焊接的蜗杆44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451和第二锥齿轮453的换向,可以将转动杆452的穿出的一端朝向门框1的一侧,并方便操作人员拧动,并带动与蜗杆44想啮合的蜗轮43转动,即可以驱动与蜗轮43固定至一起的螺纹杆42转动,蜗轮43蜗杆44的设计简单,而且蜗轮43蜗杆44具有自锁功能,可以防止螺纹杆42自转。
41.参照图4所示,盒体4内焊接有第一固定板441和第二固定板4521,蜗杆44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441上,通过安装第一固定板441,可以方便安装蜗杆44,并且保证蜗杆44的正常转动,第二固定板4521开设有通孔,第二固定板4521上安装有嵌设于通孔内的轴承4522,轴承4522的外圈固定安装于通孔的内壁上,轴承4522的内圈套设固定于转动杆452的外壁上,轴承4522可以对转动杆452起到定位和方便转动的作用。
42.参照图4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拧动转动杆452,转动杆452穿出盒体4的端面与盒体4外壁呈相互齐平,转动杆452穿出盒体4的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杆452转动的把手454,当需要转动杆452转动的时,通过转动,即可实现对转动杆452的转动,而把手454的安装较为简单,使用也比较方便,在本实施中,把手的外缘设置为花纹状,方便手握持并拧动。
43.参照图4和图5所示,转动杆452穿出盒体4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槽4542,插槽4542的截面呈方形,把手454上安装有用于与插槽4542相互配合的插块4541,操作人员拧动把手454的同时就可以转动转动杆452,如此安装可以很方便的拆卸把手454,并且只需要一个把手454,即可操纵两个转动杆452,而且在插槽4542的底部粘接有有磁性板4543,插块4541使用与磁性板4543吸附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中,插块的材料可以选择不锈钢或者铁块,在把手454插插入插槽4542的时候,把手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方便拧动。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弹门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更换地弹门时,操作人员将把手454的插块4541插入其中一侧转动杆452中,拧动把手454,并带动转动杆452、第二锥齿轮453和第一锥齿轮451转动,同时带动蜗杆44转动,随之带动与蜗杆44啮合的蜗轮43转动,即可带动与蜗轮43固定至一起的螺纹杆42转动,这时与螺纹杆42螺纹连接的插杆41则会向远离槽底的方向移动,并脱离竖杆的接触,然后拔出把手454,将把手454的插块4541插入另外一侧转动杆452中,拧动把手454,可实现插杆41脱离竖杆的接触,就可将地弹门拆卸下来;而当需要安装地弹门的时候,将地弹门轴杆22上的插孔23对准插杆41,向相反方向
拧动把手454即可实现对地弹门的安装。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