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综合节能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2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冷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源综合节能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空调系统通过压缩机将冷媒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冷媒通过蒸发器或冷凝器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制冷或制热的过程是空气通过蒸发器或冷凝器来与冷媒进行热交换的过程,现有的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或制热过程,耗能较多,造成了能耗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综合节能空调装置。
4.具体方案如下:
5.地源综合节能空调装置,包括地源水和空调柜,所述空调柜内设置有水冷换热装置和空调机组,所述水冷换热装置与地源水管道连接,所述空调机组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管道连接,所述水冷换热装置与第二换热器换热连接。
6.所述空调柜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水冷换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抽风机之间。
7.所述地源水上设置有地源出水端和地源回水端,所述水冷换热装置包括水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上设置有盘管进水口和盘管出水口,所述盘管进水口与地源出水端管道连接,所述盘管出水口通过第二换热器与地源回水端管道连接。
8.所述空调柜上还设置有三通换向阀,所述三通换向阀上设置有进水端口、第一出水端和第二出水端,其中,所述进水端口与地源出水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盘管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盘管出水口管道连接。
9.所述进水端口上还设置有水泵,所述进水端口通过水泵与地源出水端管道连接。
10.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有压缩机和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一换向端、第二换向端、第三换向端和第四换向端,所述压缩机上设置有冷媒出口和冷媒回流口,所述冷媒出口与第一换向端管道连接,所述冷媒回流口与第三换向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向端与第一换热器管道连接,所述第四换向端与第二换热器管道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源综合节能空调装置,在所述空调系统上设置有水冷换热装置,所述水冷换热装置通过水泵吸取地源水,吸入空调柜内的空气先与水冷换热装置内的地源水进行热交换,在冬季时,地源水温度较高,空气与地源水进行热交换后提升了空气温度,提温后的空气再进入空调系统中,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实现空调制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地源水与第二换热器中的冷媒介质进行热交换,减少了空调机组的能耗,从第二换热器中流出的地源水再次回流至地源处;
12.在夏季时,地源水温度较低,空气与地源水进行热交换后,空气温度降低,降温后的空气再进入空调系统中,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实现空调的制冷,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后的换地源水与第二换热器中得冷媒介质再次进行热交换,减少了空调机组的能耗,从第二换热器中国流出的地源水再次回流至地源处,仅需要较小功耗就可以实现制冷或制热,具有节约能耗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而不是全部的实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所示,地源综合节能空调装置,包括地源水1和空调柜17,所述空调柜17内设置有水冷换热装置21和空调机组18,所述水冷换热装置21与地源水1管道连接,所述空调机组18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16和第二换热器15,所述第一换热器16和第二换热器15管道连接,所述水冷换热装置21与第二换热器15换热连接。
16.所述空调柜17上设置有抽风机22,所述水冷换热装置21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6和抽风机22之间。所述空调柜17上还设置有排风机24,所述排风机24将空调柜内热交换后的空气从空调柜内排出实现制热或制冷。
17.所述地源水1上设置有地源出水端2和地源回水端25,所述水冷换热装置21包括水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内设置有盘管19,所述盘管19上设置有盘管进水口20和盘管出水口23,所述盘管进水口20与地源出水端2管道连接,所述盘管出水口23通过第二换热器15与地源回水端25管道连接。
18.所述空调柜17上还设置有三通换向阀7,所述三通换向阀7上设置有进水端口4、第一出水端5和第二出水端6,其中,所述进水端口4与地源出水端2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端5与所述盘管进水口20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端6与所述盘管出水口23管道连接。
19.所述进水端口4上还设置有水泵3,所述进水端口4通过水泵3与地源出水端2管道连接。
20.所述空调机组18还包括有压缩机8和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一换向端11、第二换向端12、第三换向端13和第四换向端14,所述压缩机8上设置有冷媒出口10和冷媒回流口9,所述冷媒出口10与第一换向端11管道连接,所述冷媒回流口9与第三换向端13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向端12与第一换热器16管道连接,所述第四换向端14与第二换热器15管道连接。
21.所述空调机组18的工作过程如下:
22.在夏季进行制冷时,四通换向阀中的第一换向端11与第四换向端14导通,所述第二换向端12与第三换向端13导通,气态的冷媒介质被压缩机8压缩后从冷媒出口10经过第一换向端11和第四换向端14流入第二换热器15中,在第二换热器15冷媒介质换热后,气态的冷媒介质放热变成液态的冷媒介质,此时,第二换热器15相当于冷凝器,液态的冷媒介质通过管道输送至第一换热器16中,在第一换热器16中换热后,液态的冷媒介质吸热变成气
态的冷媒介质,此时,第一换热器16相当于蒸发器,由于冷媒介质由液态变成气态为吸热过程,使得第一换热器16周围的空气气温降低,从而实现制冷,换热后的气态冷媒介质从第一换热器16中通过第二换向端12和第三换向端13回流至压缩机8中,以为下次制冷循环做准备。
23.在冬季进行制热过程中,四通换向阀中的第一换向端11与第二换向端12导通,第三换向端13与第四换向端14导通,气态的冷媒介质被压缩机8压缩后从冷媒出口10经过第一换向端11和第二换向端12流入至第一换热器16中,第一换热器16中气态的冷媒介质放热变成成液态的冷媒介质,此时,第一换热器16相当于冷凝器,冷媒介质由气态到液态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得第一换热器16周围的空气升温,从而实现制热,换热后的液态的冷媒介质从第一换热器16中流出后通过管道进入第二换热器15中,液态冷媒介质在第二换热器15中吸热变成气态冷媒介质,此时第二换热器15相当于蒸发器,气态冷媒介质通过第四换向端14和第三换向端13回流至压缩机8中,以为下次制热循环做准备。
24.在本实施例中,若三通换向阀7中的进水端4与第一出水端5接通,同时,进水端4与第二出水端5截止时,则地源水1在水泵3的作用下进入到水冷换热装置21中,在夏季,地源水的水温较低,此时,低水温的地源水1与抽风机22吸入的空气在水冷换热装置21中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管道中地源水水温上升,空气的温度降低,降温后的空气再与第一换热器16进行热交换,在夏季时第一换热器16可以将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实现制冷,由于空气已与地源水进行过一次换热,所以只需要空调机组18中的第一换热器16消耗较少的能量即可达到制冷效果,而且,从水冷换热装置21中的地源水通过第二换热器15时,可以进一步吸收第二换热器15放出的热量,降低了第二换热器15的功耗,从第二换热器15中流出的地源水经过地源回水端25再次回流至地下,为下次循环做准备。
25.在冬季,地源水的水温较高,此时,高温的地源水1在水泵3的作用下进入到水冷换热装置21中,高温的地源水1在水冷换热装置21中与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空气升温,地源水温度降低,升温后的空气再次与第一换热器16进行换热,在冬季时,第一换热器16向外放热,由于空气已在水冷换热装置21中首先进行了热交换,所以,只需要第一换热器16放出较小的热量即可达到制热需求,节约的空调机组18的能耗,同时,从水冷换热装置21中流出的降温后的地源水流入至第二换热装置15中,在冬季时,第二换热装置15吸热,空调机组通过第二换热装置15可进一步吸收地源水的热量,进一步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能耗。
26.此外,若室内温度已经达到制冷或制热需求时,可以使得三通换向阀7进行换向,使得进水端4与第二出水端6接通,同时进水端4与第一出水端5截止,可以使得地源水不经过水冷换热装置21进行换热,在夏季制冷过程中,室内温度已达到制冷需求时,地源水1通过第二出水端6与第二换热器15进行换热,在夏季时,第二换热器15进行放热,较低温度的地源水吸收第二换热器15放出的热量,降低了第二换热器15的功耗,实现了空调机组18的节能。
27.在冬季制热过程中,若室内温度达到制热需求时,地源水可以不通过水冷换热装置21进行换热,而是地源水通过第二出水端6与第二换热器15进行换热,在冬季时,第二换热器15进行吸热,由于冬季地源水水温较高,空调机组通过第二换热装置15吸收地源水的热量,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能耗。
28.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
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3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