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


背景技术:

2.公司原水(生产用水)取自沱江河地表水,沱江河水通过引水管自流入江边泵站集水井,通过江边泵站水泵输送到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对原水进行絮凝沉淀、斜管过滤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储存,由高位水池至公司供水管道自流到厂区使用。
3.通过对原水浊度进行定期抽检,原水浊度的总体情况为:原水浊度一般在10ntu以内(国家对饮用水浊度标准为1ntu以内),但原水浊度控制不稳定,存在波动,易对生产用水带来不利影响。原水浊度控制不稳的主要原因为:沱江河水水质变化波动大和原水水质处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提升对原水水质的处理效果,以保证生产用水的正常供给。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其能够改善原水的水质,保证原水的正常供应。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主要可以包括:拦污栅及依次相连的引水管、集水井、吸水管、江边泵站、扬水管、絮凝沉淀池、清水池、导水管和厂区出水口。
8.絮凝沉淀池处设置有斜管、pam加药装置和混合布水装置。pam加药装置能够向絮凝沉淀池内加入絮凝剂,混合布水装置用于搅动混合凝沉淀池内的原水和絮凝剂。
9.拦污栅设置于江河中,原水通过拦污栅后,依次通过集水井、吸水管、江边泵站、扬水管和絮凝沉淀池后,储存于清水池中,再由厂区出水口分配至各用水区域。原水在絮凝沉淀池中,通过pam加药装置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经斜管过滤处理后储存于清水池中。pam加药装置能够将稀释后的絮凝剂加入絮凝沉淀池中,通过混合布水装置能够提高水流折叠流向,以提高混凝处理的效果。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原水水质,絮凝沉淀池处理原水的能力更强,受原水水质变化波动的影响较小,能够保证生产用水的正常供给。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絮凝沉淀池内设置有多层斜管,任意相邻两层斜管之间设置有稳流层。
11.多层斜管的设置,能够提高斜管对原水的过滤效果。稳流层的设置,能够增加水在斜管处的停留时间,以使斜管起到充分的截留颗粒物的作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稳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挡件。
13.间隔设置的多个挡件,能够有效增加水在斜管处的停留时间。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挡件包括槽钢。
15.槽钢可以固定于相邻两层斜管之间,槽钢对斜管的支撑能力较好,不易出现斜管
塌方的情况。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pam加药装置包括锅炉磷酸盐加药装置,以自动向絮凝沉淀池内加入絮凝剂。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布水装置包括空压机、曝气管道、曝气水帽和固定支架。曝气水帽安装于曝气管道,曝气管道安装于固定支架,曝气管道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阀门,进气管与空压机相连。
18.通过空压机、曝气管道、曝气水帽和固定支架的设置,能够提高絮凝沉淀池内的水流折叠流向,以提高混凝处理的效果。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阀门为球阀。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布水装置有多个。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2.拦污栅设置于江河中,原水通过拦污栅后,依次通过集水井、吸水管、江边泵站、扬水管和絮凝沉淀池后,储存于清水池中,再由厂区出水口分配至各用水区域。原水在絮凝沉淀池中,通过pam加药装置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经斜管过滤处理后储存于清水池中。pam加药装置能够将稀释后的絮凝剂加入絮凝沉淀池中,通过混合布水装置能够提高水流折叠流向,以提高混凝处理的效果。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原水水质,絮凝沉淀池处理原水的能力更强,受原水水质变化波动的影响较小,能够保证生产用水的正常供给。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斜管和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混合布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1

拦污栅,12

引水管,13

集水井,14

吸水管,15

江边泵站,16

扬水管,17

絮凝沉淀池,171

斜管,172

混合布水装置,173

稳流层,174

挡件,175

进气管,176

曝气管道,177

曝气水帽,178

固定支架,179

阀门,18

清水池,19

导水管,21

厂区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1.请参照图1

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主要可以包括:拦污栅11及依次相连的引水管12、集水井13、吸水管14、江边泵站15、扬水管16、絮凝沉淀池17、清水池18、导水管19和厂区出水口21。
32.絮凝沉淀池17处设置有斜管171、pam加药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混合布水装置172。pam加药装置能够向絮凝沉淀池17内加入絮凝剂,混合布水装置172用于搅动混合凝沉淀池内的原水和絮凝剂。
33.拦污栅11设置于江河中,原水通过拦污栅11后,依次通过集水井13、吸水管14、江边泵站15、扬水管16和絮凝沉淀池17后,储存于清水池18中,再由厂区出水口21分配至各用水区域。原水在絮凝沉淀池17中,通过pam加药装置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经斜管171过滤处理后储存于清水池18中。pam加药装置能够将稀释后的絮凝剂加入絮凝沉淀池17中,通过混合布水装置172能够提高水流折叠流向,以提高混凝处理的效果。原水水质的改善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原水水质,絮凝沉淀池17处理原水的能力更强,受原水水质变化波动的影响较小,能够保证生产用水的正常供给。
34.进一步地,拦污栅11和厂区出水口21均可设置于低处,絮凝沉淀池17和清水池18可设置于高处(如山顶),清水池18内的原水可沿导水管19自流至厂区出水口21处。
35.絮凝沉淀池17内设置有多层斜管171,任意相邻两层斜管171之间设置有稳流层173。多层斜管171的设置,能够提高斜管171对原水的过滤效果。稳流层173的设置,能够增加水在斜管171处的停留时间,以使斜管171起到充分的截留颗粒物的作用。
36.稳流层17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挡件174。间隔设置的多个挡件174,能够有效增加水在斜管171处的停留时间。
37.挡件174包括槽钢。槽钢可以固定于相邻两层斜管171之间,槽钢对斜管171的支撑能力较好,不易出现斜管171塌方的情况。
38.pam加药装置包括锅炉磷酸盐加药装置,以自动向絮凝沉淀池17内加入絮凝剂。
39.混合布水装置172包括空压机(图中未示出)、曝气管道176、曝气水帽177和固定支架178。曝气水帽177安装于曝气管道176,曝气管道176安装于固定支架178,曝气管道176连接有进气管175,进气管175上安装有阀门179,进气管175与空压机相连。具体而言,阀门179为球阀。
40.通过空压机、曝气管道176、曝气水帽177和固定支架178的设置,能够提高絮凝沉淀池17内的水流折叠流向,以提高混凝处理的效果。
41.具体而言,混合布水装置172有多个,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处理的效果。
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3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