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


背景技术:

2.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制造行业机械设备等需要用到反向自锁离合器,避免从动装置带动主动装置反向旋转,因此离合器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包括离合箱、蜗轮、中心轴、变速箱连接轴、摩擦盘、压板、转轴、压缩弹簧、膜片弹簧、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离合箱后端与蜗轮固定,所述蜗轮沿中心轴旋转,所述变速箱连接轴位于离合箱内部,且与中心轴同轴心旋转,所述摩擦盘与变速箱连接轴内端固定,所述压板沿中部转轴旋转,所述膜片弹簧圆周外侧与离合箱前侧固定,所述蜗轮圆周外安装有动力输出装置。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蜗杆、导条、联轴筒、导向槽、弹簧、发动机联轴套,所述蜗杆与蜗轮配合,所述蜗杆下方圆周外侧固定有导条,所述联轴筒内开有与导条位置对应的导向槽,且联轴筒下方放置有弹簧,所述联轴筒底部一体成型有发动机联轴套,所述发动机联轴套与发动机轴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压板外端通过压缩弹簧使摩擦盘与蜗轮摩擦连接,且内端与膜片弹簧圆周内侧固定。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条蜗杆通过导条和导向槽与联轴筒同步旋转,所述导条能够沿导向槽内上下滑动,且通过弹簧复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与离合器通过蜗轮蜗杆的传动方式,使离合箱的变速箱连接轴无法带动发动机轴转动,实现反向自锁,如若出现反向传动,为了蜗杆避免出现啃齿现象,弹簧能够使蜗杆上下移动,避免蜗轮主动旋转对蜗杆造成损坏,实现反向自锁的同时也能保护蜗杆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合箱剖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输出装置剖视图。
13.图中:1、离合箱,2、蜗轮,3、中心轴,4、变速箱连接轴,5、摩擦盘,6、压板,7、转轴,8、压缩弹簧,9、膜片弹簧,10、动力输出装置,11、蜗杆,12、导条,13、联轴筒,14、导向槽,15、弹簧,16、发动机联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5.如图1

3所示,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包括离合箱1、蜗轮2、中心轴3、变速箱连接轴4、摩擦盘5、压板6、转轴7、压缩弹簧8、膜片弹簧9、动力输出装置10,所述离合箱1后端与蜗轮2固定,所述蜗轮2沿中心轴3旋转,所述变速箱连接轴4位于离合箱1内部,且与中心轴3同轴心旋转,所述摩擦盘5与变速箱连接轴4内端固定,所述压板6沿中部转轴7旋转,所述膜片弹簧9圆周外侧与离合箱1前侧固定,所述蜗轮2圆周外安装有动力输出装置10。
16.所述动力输出装置10包括蜗杆11、导条12、联轴筒13、导向槽14、弹簧15、发动机联轴套16,所述蜗杆11与蜗轮2配合,所述蜗杆11下方圆周外侧固定有导条12,所述联轴筒13内开有与导条12位置对应的导向槽14,且联轴筒13下方放置有弹簧15,所述联轴筒13底部一体成型有发动机联轴套16,所述发动机联轴套16与发动机轴连接。
17.所述压板6外端通过压缩弹簧8使摩擦盘5与蜗轮2摩擦连接,且内端与膜片弹簧9圆周内侧固定。
18.所述导条12蜗杆11通过导条12和导向槽14与联轴筒13同步旋转,所述导条12能够沿导向槽14内上下滑动,且通过弹簧15复位。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离合踏板推动膜片弹簧内侧,使压板与摩擦盘脱离,摩擦盘脱离后,变速箱连接轴停止转动,能够通过变速器进行挂挡,由于蜗轮蜗杆的带向传动性质,蜗轮无法带动蜗杆旋转,实现了离合器的反向自锁,若出现反向传动现象时,蜗杆受蜗杆转动作用,通过弹簧上下移动,避免蜗杆损毁。
20.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包括离合箱(1)、蜗轮(2)、中心轴(3)、变速箱连接轴(4)、摩擦盘(5)、压板(6)、转轴(7)、压缩弹簧(8)、膜片弹簧(9)、动力输出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箱(1)后端与蜗轮(2)固定,所述蜗轮(2)沿中心轴(3)旋转,所述变速箱连接轴(4)位于离合箱(1)内部,且与中心轴(3)同轴心旋转,所述摩擦盘(5)与变速箱连接轴(4)内端固定,所述压板(6)沿中部转轴(7)旋转,所述膜片弹簧(9)圆周外侧与离合箱(1)前侧固定,所述蜗轮(2)圆周外安装有动力输出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10)包括蜗杆(11)、导条(12)、联轴筒(13)、导向槽(14)、弹簧(15)、发动机联轴套(16),所述蜗杆(11)与蜗轮(2)配合,所述蜗杆(11)下方圆周外侧固定有导条(12),所述联轴筒(13)内开有与导条(12)位置对应的导向槽(14),且联轴筒(13)下方放置有弹簧(15),所述联轴筒(13)底部一体成型有发动机联轴套(16),所述发动机联轴套(16)与发动机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外端通过压缩弹簧(8)使摩擦盘(5)与蜗轮(2)摩擦连接,且内端与膜片弹簧(9)圆周内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条(12)蜗杆(11)通过导条(12)和导向槽(14)与联轴筒(13)同步旋转,所述导条(12)能够沿导向槽(14)内上下滑动,且通过弹簧(15)复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向自锁离合器,包括离合箱、蜗轮、中心轴、变速箱连接轴、摩擦盘、压板、转轴、压缩弹簧、膜片弹簧、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离合箱后端与蜗轮固定,所述蜗轮沿中心轴旋转,所述变速箱连接轴位于离合箱内部,且与中心轴同轴心旋转,所述摩擦盘与变速箱连接轴内端固定,所述压板沿中部转轴旋转,所述膜片弹簧圆周外侧与离合箱前侧固定,所述蜗轮圆周外安装有动力输出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离合箱的变速箱连接轴无法带动发动机轴转动,实现反向自锁,实现反向自锁的同时也能保护蜗杆不被破坏。坏。坏。


技术研发人员:白立安 梁文生 邱涛 杨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远飞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3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