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4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高度越来越高,结构施工也更加复杂多样,各种临边洞口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从空中坠落物体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损坏施工设备,所以高层建筑的安全通道的防护是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重点。
3.目前建筑工地一般采用钢管、角钢等材料焊接制成框架,在框架的顶端放上模板等防护板,做成简易的防护棚,一方面这种防护棚存在缺点一:拆除后钢管、角钢等材料成为废钢铁,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较大浪费,增大了施工成本;缺点二:防护棚自身不牢固,实际使用中防贯穿效果较差,不能有效保护棚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缺点三:不能灵活运用,当作业地点发生移动时,已安装的防护棚就失去作用,必须拆除后重新安装;缺点四:不能满足施工美观、绿色、环保等要求。
4.另一方面建筑施工现场消防措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管理目标,建筑施工现场一般存在多处易燃易爆材料区,由于建筑施工现场未规定特定休息平台或休息平台距离施工现场距离较远,间接导致施工人员吸游烟现象的产生,对消防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其包括两个侧架:所述侧架由三个方钢组成,所述侧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休憩机构,所述侧架的内侧设置有消防机构,所述侧架的底部连接有三个可转动的可锁式万向轮,两个侧架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含有固定于防护架二顶部的若干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腔连接有可活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休憩机构包含有焊接于侧架内侧底部的两个休息座,所述休息座的内腔焊接有若干个加固管。
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休息座的顶部可铺设硬塑材料。
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消防机构包含有安装于侧架内侧且位于两个休息座之间的灭火器本体,所述灭火器本体的顶
部放置有灭烟台本体。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灭火器本体与灭烟台本体的表面均采用铁皮制作,且灭火器本体与灭烟台本体之间为可拆卸安装。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包含有焊接于两个侧架之间的防护架一和防护架二,所述防护架二位于防护架一的上方。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防护架二的顶部可采用压型钢板搭设,所述防护架二的中部高于防护架二的两侧,所述防护架二整体呈屋顶状。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防护架一的顶部可采用彩钢瓦等材料搭设,底部可做装饰。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壳体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架一和防护架二可对施工人员的上方进行防护,同时休息座可供施工人员休息,灭火器本体和灭烟台本体的设置又可避免工人吸游烟现象的产生,即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该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具备安全性高的优点,能满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又能满足消防管理要求,绿色环保,美观大方,安全可靠,又灵活便捷,还可周转使用。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消防机构的设置,可为工人提供一个固定的吸烟场所,避免了工人吸游烟现象的产生,同时灭火器本体和灭烟台本体可有效加强消防管理,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防护架一和防护架二为施工人员进行双重防护,防护架二为屋顶状,在防护的同时便于排水,防护架一进行二次防护,提高了防护的效果,且底部可做装饰,同时还可提高了其美观性。
附图说明
18.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可锁式万向轮的三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减震机构的主视剖面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侧架,2、休憩机构,21、休息座,22、加固管,3、消防机构,31、灭火器本体,32、灭烟台本体,4、可锁式万向轮,5、防护组件,51、防护架一,52、防护架二,6、减震机构,61、壳体,62、固定管,63、活动杆,64、安装板,65、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的实施例。
25.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6.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7.图1

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其包括两个侧架1:侧架1由三个方钢组成,侧架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休憩机构2,休憩机构2包含有焊接于侧架1内侧底部的两个休息座21,休息座21的内腔焊接有若干个加固管22,休息座21的顶部可铺设硬塑材料,侧架1的内侧设置有消防机构3,消防机构3包含有安装于侧架1内侧且位于两个休息座21之间的灭火器本体31,灭火器本体31的顶部放置有灭烟台本体32,灭火器本体31与灭烟台本体32的表面均采用铁皮制作,且灭火器本体31与灭烟台本体32之间为可拆卸安装,通过消防机构3的设置,可为工人提供一个固定的吸烟场所,避免了工人吸游烟现象的产生,同时灭火器本体31和灭烟台本体32可有效加强消防管理,侧架1的底部连接有三个可转动的可锁式万向轮4,两个侧架1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5,防护组件5包含有焊接于两个侧架1之间的防护架一51和防护架二52,防护架二52位于防护架一51的上方,防护架二52的顶部可采用压型钢板搭设,防护架二52的中部高于防护架二52的两侧,防护架二52整体呈屋顶状,防护架一51的顶部可采用彩钢瓦等材料搭设,底部可做装饰,通过防护组件5的设置,防护架一51和防护架二52为施工人员进行双重防护,防护架二52为屋顶状,在防护的同时便于排水,防护架一51进行二次防护,提高了防护的效果,且底部可做装饰,同时还可提高了其美观性,防护组件5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减震机构6,减震机构6包含有固定于防护架二52顶部的若干个壳体61,壳体6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2,固定管62的内腔连接有可活动的活动杆63,活动杆63的顶部贯穿至壳体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4,固定管62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65,减震弹簧65的顶部与安装板64固定连接,减震弹簧65的底部与壳体61固定连接。
28.工作原理:休息座21的顶部铺设硬塑材料,即可供施工人员休息,又可避免工人吸游烟现象的产生;灭火器本体31和灭烟台本体32可有效加强消防管理,可锁式万向轮4增强了该防护棚的灵活性,可根据施工场地的变化而随时移动,灵活便捷,防护架二52的顶部采用压型钢板搭设,壳体61位于压型钢板和防护架二52之间,防护架一51的顶部采用彩钢瓦等材料搭设,底部可做装饰,当压型钢板受到冲击时,压型钢板会产生向下的力推动安装板64、活动杆63向下移动,活动杆63的底部在固定管62的内腔中活动,减震弹簧65对安装板64向下的力进行吸收,使得压型钢板具备一定的缓冲空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即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
29.综上所述:该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通过防护架一51和防护架二52
可对施工人员的上方进行防护,同时休息座21可供施工人员休息,灭火器本体31和灭烟台本体32的设置又可避免工人吸游烟现象的产生,即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该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具备安全性高的优点,能满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又能满足消防管理要求,绿色环保,美观大方,安全可靠,又灵活便捷,还可周转使用,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30.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2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