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2.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门窗、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在建筑施工现场,未安装的建筑材料多是堆放在一个区域,没有专用的存放装置,不利于材料的保护,并且在使用时,需要相关人员搬运到安装点,较为费力,且在阴雨天气时材料受潮,不能使其干燥,十分影响工作进度,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通过设置上箱体与下箱体,便于分类存放建筑材料,通过设置第一置物腔与第二置物腔,在安装使用建材时,可以在其中防止安装工具等,通过设置移动轮,便于移动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块,便于限制隔板的位置,通过设置滑轮,在移动隔板时,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烘干装置,在阴雨天气能够对建材进行烘干,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减少建材的损耗,节约建筑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与底座,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由上至下设置于底座顶部,所述上箱体内部设有第一置物腔与第二置物腔,所述第一置物腔与第二置物腔一侧均铰接有盖板,所述下箱体内部设有多个隔板,且所述下箱体一侧两端均铰接有箱门,所述隔板底部两端均设有移动机构,且所述隔板均通过移动机构与下箱体活动相连,所述底座内腔设有烘干机构,且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均设有移动轮,所述下箱体底部两端均设有通槽,所述底座顶端设为开口结构。
5.进一步的,移动机构包括限位块与滑轮,所述限位块一侧均与下箱体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滑轮均设置于限位块前端,且所述滑轮均通过支架与下箱体内壁固定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底部两端均与限位块顶部相抵,且所述隔板底部两端均与滑轮滑动相连。
7.进一步的,烘干机构包括连接架、风扇与多根电加热管,所述连接架与底座内腔底部中央固定相连,所述风扇设置与连接架两端,所述电加热管分布与底座两侧内壁与内腔底部两端。
8.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均位于通槽正下方。
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均设为镂空结构,且所述隔板一端均固定设有拉绳。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置上箱体与下箱体,便于分类存放建筑材料,通过设置第一置物腔与第二置物腔,在安装使用建材时,可以在其中防止安装工具等,通过设置移动轮,便于移动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块,便于限制隔板的位置,通过设置滑轮,在移动隔板时,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烘干装置,在阴雨天气能够对建材进行烘干,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减少建材的损耗,节约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放大图;
17.图中标号:1、上箱体;2、下箱体;3、底座;4、第一置物腔;5、第二置物腔;6、盖板;7、移动轮;8、通槽;9、限位块;10、滑轮;11、连接架;12、风扇;13、电加热管;14、拉绳;15、隔板;16、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
‑
图4所示,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与底座3,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2由上至下设置于底座3顶部,便于分类存放建筑材料,所述上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置物腔4与第二置物腔5,在安装使用建材时,可以在其中防止安装工具等,所述第一置物腔4与第二置物腔5一侧均铰接有盖板6,所述下箱体2内部设有多个隔板15,且所述下箱体2一侧两端均铰接有箱门16,所述隔板15底部两端均设有移动机构,且所述隔板15均通过移动机构与下箱体2活动相连,所述底座3内腔设有烘干机构,在阴雨天气能够对建材进行烘干,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减少建材的损耗,节约建筑成本,且所述底座3底部四角均设有移动轮7,便于移动该装置,所述下箱体2底部两端均设有通槽8,所述底座3顶端设为开口结构。
20.具体的,如图4所示,移动机构包括限位块9与滑轮10,所述限位块9一侧均与下箱体2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滑轮10均设置于限位块9前端,且所述滑轮10均通过支架与下箱体2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隔板15底部两端均与限位块9顶部相抵,便于限制隔板15的位置,且所述隔板15底部两端均与滑轮10滑动相连,在移动隔板15时,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21.具体的,如图3所示,烘干机构包括连接架11、风扇12与多根电加热管13,所述连接架11与底座3内腔底部中央固定相连,所述风扇12设置与连接架11两端,所述电加热管13分
布与底座3两侧内壁与内腔底部两端,所述风扇12均位于通槽8正下方,在阴雨天气能够对建材进行烘干,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减少建材的损耗,节约建筑成本。
22.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隔板15均设为镂空结构,便于风扇12将热风带进下箱体2内部,将建筑材料烘干,且所述隔板15一端均固定设有拉绳14,便于移动隔板15。
23.工作原理:该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在使用时,将各种建筑材料分类存放至上箱体1与下箱体2内部,在需要使用时,将该装置移动至工地,将建筑材料进行安装与使用,取用建筑材料时,通过拉绳14拉动隔板15,隔板15通过滑轮10更加顺畅的移动,节省了劳动力,当天气不好,持续阴雨天气时,将受潮的建材搬至下箱体2内部,开启电加热管13与风扇12,对建筑材料进行烘干。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与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与下箱体(2)由上至下设置于底座(3)顶部,所述上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置物腔(4)与第二置物腔(5),所述第一置物腔(4)与第二置物腔(5)一侧均铰接有盖板(6),所述下箱体(2)内部设有多个隔板(15),且所述下箱体(2)一侧两端均铰接有箱门(16),所述隔板(15)底部两端均设有移动机构,且所述隔板(15)均通过移动机构与下箱体(2)活动相连,所述底座(3)内腔设有烘干机构,且所述底座(3)底部四角均设有移动轮(7),所述下箱体(2)底部两端均设有通槽(8),所述底座(3)顶端设为开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包括限位块(9)与滑轮(10),所述限位块(9)一侧均与下箱体(2)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滑轮(10)均设置于限位块(9)前端,且所述滑轮(10)均通过支架与下箱体(2)内壁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底部两端均与限位块(9)顶部相抵,且所述隔板(15)底部两端均与滑轮(10)滑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烘干机构包括连接架(11)、风扇(12)与多根电加热管(13),所述连接架(11)与底座(3)内腔底部中央固定相连,所述风扇(12)设置与连接架(11)两端,所述电加热管(13)分布与底座(3)两侧内壁与内腔底部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2)均位于通槽(8)正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均设为镂空结构,且所述隔板(15)一端均固定设有拉绳(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与底座,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由上至下设置于底座顶部,所述上箱体内部设有第一置物腔与第二置物腔,所述第一置物腔与第二置物腔一侧均铰接有盖板,所述下箱体内部设有多个隔板,该种建筑用材料存放装置,通过设置上箱体与下箱体,便于分类存放建筑材料,通过设置第一置物腔与第二置物腔,在安装使用建材时,可以在其中防止安装工具等,通过设置移动轮,便于移动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块,便于限制隔板的位置,通过设置滑轮,在移动隔板时,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烘干装置,在阴雨天气能够对建材进行烘干,以免影响工作效率,减少建材的损耗,节约建筑成本。节约建筑成本。节约建筑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祝雯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外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26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