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暖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地暖安装施工技术中无有效避免防水保护层与地面之间存水这一问题的规范措施,虽然在地暖设备安装前可进行积水清扫等基层处理措施,但在地暖安装完成进行使用时,还是会存在出现水汽冷凝后上泛的可能。因此,地暖设备安装时防水保护层与地面间有存水,或在地暖开始使用后易出现水汽冷凝,就导致保温层与地面贴合不紧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木质材料变形发霉、瓷砖渗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地暖防水装置,可快速有效地将防水保护层中的存水及水汽排出,进而有效保护地暖设备以及地砖、地板等材料的使用寿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暖防水装置,地表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在所述防水层上方设置有防水保护层,引排水装置与所述防水保护层同层设置,所述引排水装置包括渗水罩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设置于地漏与落水管之间,所述透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槽,所述渗水罩为圆盘状的罩体,渗水罩的中部具有容所述透水管穿过的让孔,所述渗水罩的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
6.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7.可选地,所述透水管为双层结构,包括内管与外管,外管的上端连接地漏,所述外管的下端与所述落水管对接,所述内管的上端与外管的内壁闭合连接,所述内管的下端融入至所述落水管中,所述透水槽开设于所述外管的表面。
8.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槽以及渗水孔均接近于防水层的表面设置。
9.可选地,所述防水层为由远离渗水罩的远端向接近于渗水罩的近端呈倾斜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倾斜的坡度为5~10度。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本实用新型的地暖防水装置,能够有效地将防水保护层中的水引出,通过渗水罩与透水管将水输送至落水管中去,所增加的成本有效,但却能够将存水引出,有效降低因防水保护层存水导致的木质材料变形发霉、瓷砖渗水等问题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13.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地暖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6.1、防水层,2、防水保护层,3、渗水罩,31、渗水孔,4、透水管,41、内管,42、外管,43、透水槽,5、地漏,6、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0.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地暖防水装置,如图1所示,地表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在所述防水层1上方设置有防水保护层2,引排水装置与所述防水保护层2同层设置,所述引排水装置包括渗水罩3和透水管4,所述透水管4设置于地漏5与落水管6之间,所述透水管4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槽43,所述渗水罩3为圆盘状的罩体,渗水罩3的中部具有容所述透水管4穿过的让孔,也就是说渗水罩3套设在所述透水管4外侧,所述渗水罩3的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31。
21.可选地,所述透水管4为双层结构,包括内管41与外管42,外管42的上端连接地漏5,所述外管42的下端与所述落水管6对接,所述内管41的上端与外管42的内壁闭合连接,所述内管41的下端融入至所述落水管6中,所述透水槽43开设于所述外管42的表面。双层的透水管4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落水管6处的水逆排到防水保护层2中,防止水气反向渗漏,而同时却能够有效保证渗水罩3处送来的水可有效送至落水管6中去。
22.为了更有效地将防水层1表面的存水全部引出,可将所述透水槽43以及渗水孔31均接近于防水层1的表面设置。
23.可选地,所述防水层1为由远离渗水罩3的远端向接近于渗水罩3的近端呈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防水层1倾斜的坡度为5~10度。存水或后续地暖使用过程中出现水汽冷凝,其中存水可沿着带有坡度的防水层1表面由已设坡度流入渗水孔31后经透水槽43流入落水管6内,有效降低因防水保护层2存水导致的木质材料变形发霉、瓷砖渗水等问题发生的概率。
2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暖防水装置,地表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在所述防水层上方设置有防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引排水装置与所述防水保护层同层设置,所述引排水装置包括渗水罩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设置于地漏与落水管之间,所述透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槽,所述渗水罩为圆盘状的罩体,渗水罩的中部具有容所述透水管穿过的让孔,所述渗水罩的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为双层结构,包括内管与外管,外管的上端连接地漏,所述外管的下端与所述落水管对接,所述内管的上端与外管的内壁闭合连接,所述内管的下端融入至所述落水管中,所述透水槽开设于所述外管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暖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槽以及渗水孔均接近于防水层的表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由远离渗水罩的远端向接近于渗水罩的近端呈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暖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倾斜的坡度为5~10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暖防水装置,地表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在所述防水层上方设置有防水保护层,引排水装置与所述防水保护层同层设置,所述引排水装置包括渗水罩和透水管,所述透水管设置于地漏与落水管之间,所述透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透水槽,所述渗水罩为圆盘状的罩体,渗水罩的中部具有容所述透水管穿过的让孔,所述渗水罩的侧壁上开设有渗水孔。本申请可快速有效地将防水保护层中的存水及水汽排出,进而有效保护地暖设备以及地砖、地板等材料的使用寿命。料的使用寿命。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 范伟 金立 吴明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蚂蚁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