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7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工程检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


背景技术:

2.在化工等工程施工后期或建成投产运行、检修等阶段,为保证某单项工程以及项目整体正常运转的一些维保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试运行(运行)过程中突发出现故障,此类情况通常时效性强,施工难度大,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施工所用到的工机具搬运成为消耗时间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几处故障同时需要施工时。在维保施工中,人员与工机具的零散使得遇到问题急需施工时,就位时间长容易给业主造成“施工散漫”的印象。在维保施工阶段,需维修或改造的施工项事发突然,有时会出现时间紧,任务重的施工内容,此时人员开始准备用于施工的机具等。工机具的收集与搬运耗时,还会出现工具遗漏的情况,来回往返查找无疑会造成现场施工的延后。拿一处普通的“切割、重新焊接”施工来说,需要准备的工机具和材料包括:气瓶、割钜(含气带)、焊机(含线缆等)、焊条烘烤桶、焊条保温桶、角向磨光机(含切割片、打磨片,碗刷等)以及一些扳手、钳子、手锤、撬棍、锉刀等常用工具。所以,人员与工具的迅速就位能为维保施工提供好的开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该架体方便将一处或几处需要施工用到的工机具摆放整齐、快速就位,为施工提供良好的前提。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包括方体主框架,方体主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方体主框架的底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绑绳小钩,方体主框架的顶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线带挂钩,方体主框架的顶框内位于框角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工具箱。
6.进一步的,方体主框架主要是由十二根框边固定而成的方体状框架,位于底部的四根框边依次首尾连接固定组成底框,位于顶部的四根框边依次首尾连接固定组成顶框,剩余的四根框边固定在底框和顶框之间组成侧框,其中,底框上设置有十字支撑架并覆盖固定有底板。
7.进一步的,绑绳小钩均匀的固定在底框的四根框边上,绑绳小钩的根部固定在框边的顶端,钩身向上延设且弯钩部分向方体主框架的内侧折弯。
8.进一步的,线带挂钩均匀的固定在顶框的四根框边上,线带挂钩的根部固定在框边的外侧端,钩身向下延设且弯钩部分向方体主框架的外侧折弯。
9.进一步的,工具箱为方体状,其四周及顶部为敞口设计。
10.进一步的,底框底部的四个框角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一组万向轮。
11.进一步的,底框内固定有十字型加强筋。
12.进一步的,组成侧框的每根框边上在其靠近底板的位置处也固定有绑绳小钩。
13.进一步的,线带挂钩用绝缘皮包裹缠绕。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方体架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只一人便可将方体架上的工具搬运至现场,大大减少了人员搬运工具的强度,节约了人力;方体架上的工机具方便在各个方向进行拿取及收回摆放;能快速、明朗的设置线缆带,避免堆放的混淆需在现场二次整理;方体架结构方便设置绑绳,避免了快速移动造成工机具碰撞与滑落。本实用新型方体架的投入使用极大的节约了准备时间,能很快的投入到施工中,并且方体结构的设计,方便室内进出及停放,不会占据室内较大空间,放置一角落即可。
附图说明
16.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体架的侧视图。
18.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方体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方体架的主视图。
21.图中:1

方体主框架、2

万向轮、3

线带挂钩、4

工具箱、5

绑绳小钩、6

底板、7

十字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方体主框架1,方体主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方体主框架1的底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绑绳小钩5,方体主框架1的顶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线带挂钩3,方体主框架1的顶框内位于框角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工具箱4。具体的:方体主框架1主要是由十二根框边固定而成的方体状框架,位于底部的四根框边依次首尾连接固定组成底框,位于顶部的四根框边依次首尾连接固定组成顶框,剩余的四根框边固定在底框和顶框之间组成侧框;其中,底框上设置有十字支撑架7并覆盖固定有底板6,以增强底框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强底板6的支撑强度。绑绳小钩5均匀的固定在底框的四根框边上,绑绳小钩5的根部固定在框边的顶端,钩身向上延设且弯钩部分向方体主框架1的内侧折弯。组成侧框的每根框边上在其靠近底板6的位置处也固定有绑绳小钩5。线带挂钩3均匀的固定在顶框的四根框边上,线带挂钩3的根部固定在框边的外侧端,钩身向下延设且弯钩部分向方体主框架1的外侧折弯。工具箱4为方体状,其四周及顶部为敞口设计。底框底部的四个框角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一组万向轮2。
24.本实用新型方体架以封底的方体主框架1为主,设置万向轮2、线带挂钩3、绑绳小
钩5及工具箱4等附属。方体主框架底部通常放置焊机、气瓶等重物,底部平面采用十字支撑架7加底板6组合,底板6可采用钢板,避免使用模板或竹板等易燃材料;底框边及侧框边上设置若干绑绳小钩5,用以绑扎固定气瓶、焊机等重物,避免移动过程中速度过快、有坡道或颠簸导致工机具的晃动碰撞及滑落;顶框边的外侧端设置若干线带挂钩3,线带挂钩3可用绝缘皮包裹缠绕,既保护电缆及气带等的钩挂,方便快速准确的取用及收纳线缆,避免缠绕打结,又可当做推车把手;顶框边内侧四个角处设置小型的工具箱4,放置扳手、钳子、手锤、水平尺及卷尺等常用工具;整个方体架的四面及顶部均为开放式设置,即不增加挡板,方便机具与线缆带的取放,同时减少整个方体架的重量,增加其的任意方向性,即在任何方向拿取工机具都较方便。
25.上面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方体主框架,方体主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方体主框架的底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绑绳小钩,方体主框架的顶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线带挂钩,方体主框架的顶框内位于框角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工具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方体主框架主要是由十二根框边固定而成的方体状框架,位于底部的四根框边依次首尾连接固定组成底框,位于顶部的四根框边依次首尾连接固定组成顶框,剩余的四根框边固定在底框和顶框之间组成侧框,其中,底框上设置有十字支撑架并覆盖固定有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绑绳小钩均匀的固定在底框的四根框边上,绑绳小钩的根部固定在框边的顶端,钩身向上延设且弯钩部分向方体主框架的内侧折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线带挂钩均匀的固定在顶框的四根框边上,线带挂钩的根部固定在框边的外侧端,钩身向下延设且弯钩部分向方体主框架的外侧折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工具箱为方体状,其四周及顶部为敞口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底框底部的四个框角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一组万向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组成侧框的每根框边上在其靠近底板的位置处也固定有绑绳小钩。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其特征在于:线带挂钩用绝缘皮包裹缠绕。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移动开放式工具整合方体架,属于化工工程检测施工技术领域。该方体架包括方体主框架,方体主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方体主框架的底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绑绳小钩,方体主框架的顶框框边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线带挂钩,方体主框架的顶框内位于框角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工具箱。本实用新型方体架减少了人员搬运工具的强度,节约了人力;方体架上的工机具方便在各个方向进行拿取及收回摆放;方体架结构方便设置绑绳,避免了快速移动造成工机具碰撞与滑落。本实用新型方体架的投入使用极大的节约了准备时间,能很快的投入到施工中,并且方体结构的设计,方便室内进出及停放,不会占据室内较大空间,放置一角落即可。可。可。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智 刘斌 林志文 荣锦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1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1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