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绑扎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工具。
背景技术:
2.手握式钢丝绑扎工具是一种钢筋绑扎作业辅助工具,常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在主体结构上绑扎钢筋,目前钢筋绑扎主要采用传统的绑扎工具进行人工手动绑扎,常见的绑扎工具包括金属杆制成的手柄和设置于手柄端部的拉钩。使用时,将拉钩挂住扎丝,手持手柄经过多次换手旋转从而将绑扎点扎紧。由于扎丝工作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工序,一项土木工程钢筋绑扎点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绑扎点的数目之大使得该项工作十分耗时、耗力,扎出来的钢丝不均匀、不规则,采用传统的绑扎工具进行扎丝,其工作效率极低,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工具,以解决现有的钢丝绑扎工具耗时耗力,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工具,包括:
5.壳体,壳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受力件,受力件与壳体转动连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齿轮,单向齿轮与受力件啮合连接,单向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与单向齿轮同轴连接,第一斜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在垂直方向啮合连接,第二斜齿轮的轴心处设置有输出转动杆,输出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斜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另一端沿着平行于壳体的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到壳体的外侧,壳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制动按钮,制动按钮与壳体弹性连接,其中壳体的第一侧面与壳体的第二侧面垂直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壳体的第一侧面开设有矩形孔位,矩形孔位与受力件的位置相对应,且矩形孔位与受力件的尺寸相适配。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受力件为扇形结构,受力件的圆心角处为受力件的第一端部,受力件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受力件的扇形边缘一侧为受力件的第二端部,受力件的扇形边缘上设置有轮齿,受力件通过轮齿与单向齿轮啮合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转轴上设置有弹簧片,弹簧片的中心套接在第二转轴上,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且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单向齿轮和第一斜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同轴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单向齿轮与第一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棘轮轴承,单向齿轮与棘轮轴承齿合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斜齿轮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制动按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长杆和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弹性按钮,长杆沿输出转动杆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长杆与单向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长杆的端部远离单向齿轮,弹性按钮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与弹性按钮弹性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输出转动杆的端部设置有拉钩,拉钩用于绑扎钢丝时与扎丝扣固定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装置,通过简单手握发力以及利用斜齿轮的传动控制输出转动杆自动旋转来代替传统的手动旋转,相比于传统的手持手柄需经过多次换手旋转从而将绑扎点扎紧,本实用新型的手握式扎丝绑扎工具只需要用手握一次就可以实现多次旋转,进而减少了绑扎的动作,提高绑扎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装置侧视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装置俯视图。
17.附图标记:
[0018]1‑
受力件;2
‑
单向齿轮;3
‑
第一斜齿轮;4
‑
第二斜齿轮;5
‑
弹簧片;6
‑
弹簧;7
‑
制动按钮;8
‑
输出转动杆;9
‑
第一转轴;10
‑
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和思想,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本文给出的实施例都只是本实用新型可能具有的所有实施例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技术的说明书以后,有能力对下述实施例的部分或整体作出改进、改造、或替换,这些改进、改造、或替换也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20]
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和其它类似词语并不意在暗示任何顺序、数量和重要性,而是仅仅用于对不同的元件进行区分。在本文中,术语“一”、“一个”和其它类似词语并不意在表示只存在一个事物,而是表示有关描述仅仅针对事物中的一个,事物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在本文中,术语“包含”、“包括”和其它类似词语意在表示逻辑上的相互关系,而不能视作表示空间结构上的关系。例如,“a包括b”意在表示在逻辑上b属于a,而不表示在空间上b位于a的内部。另外,术语“包含”、“包括”和其它类似词语的含义应视为开放性的,而非封闭性的。例如,“a包括b”意在表示b属于a,但是b不一定构成a的全部,a还可能包括c、d、e等其它元素。
[0021]
在本文中,术语“实施例”、“本实施例”、“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并不表示有关描述仅仅适用于一个特定的实施例,而是表示这些描述还可能适用于另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文中,任何针对某一个实施例所做的描述都可以与另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有关描述进行替代、组合、或者以其它方式结合,替代、组合、或者以其它方式结合所产生的新实施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
实施例1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装置,包括:
[0024]
壳体11,壳体11的第一侧面设置有受力件1,受力件1与壳体11转动连接,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齿轮2,单向齿轮2与受力件1啮合连接,单向齿轮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齿轮3,第一斜齿轮3与单向齿轮2同轴连接,第一斜齿轮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4,第二斜齿轮4与第一斜齿轮3在垂直方向啮合连接,第二斜齿轮4的轴心处设置有输出转动杆8,输出转动杆8的一端与第二斜齿轮4的轴心固定连接,另一端沿着平行于壳体11的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到壳体11的外侧,壳体11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制动按钮7,制动按钮7与壳体11弹性连接,其中壳体11的第一侧面与壳体11的第二侧面垂直连接。其中壳体11的第一侧面开设有矩形孔位,矩形孔位与受力件1的位置相对应,且矩形孔位与受力件1的尺寸相适配。输出转动杆8的端部设置有拉钩,拉钩用于绑扎钢丝时与扎丝扣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3和第二斜齿轮4是两个沿垂直方向啮合连接的齿轮,用于实现纵向到水平方向的传动。
[0025]
具体的,受力件1为扇形结构,受力件1的圆心角处为受力件1的第一端部,受力件1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10与壳体11转动连接,受力件1的扇形边缘一侧为受力件1的第二端部,受力件1的扇形边缘上设置有轮齿,受力件1通过轮齿与单向齿轮2啮合连接。该结构实现了将受力件1受的力传动给单向齿轮2上,进而通过第一斜齿轮3和第二斜齿轮4的转动带动输出转动杆8的转动。
[0026]
具体的,第二转轴10上设置有弹簧片5,弹簧片5的中心套接在第二转轴10上,弹簧片5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且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弹簧片5的作用是实现受力件1的自动复位,当手指按下受力件1再松开时,弹簧片5的两个弹片的作用力使受力件1复位到初始位置。
[0027]
具体的,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9,单向齿轮2和第一斜齿轮3通过第一转轴9同轴连接。其中单向齿轮2与第一转轴9的连接处设置有棘轮轴承,单向齿轮2与棘轮轴承齿合连接,第一斜齿轮3与第一转轴9固定连接。该结构实现了单向齿轮2仅能实现顺时针的转动,在棘轮轴承的作用下,当单向齿轮2逆时针转动时,不会将力传动到第一转轴9上,由于单向齿轮2与第一斜齿轮3同轴连接,第一斜齿轮3也不会转动,如此与第一斜齿轮3啮合连接的第二斜齿轮4不转动,进而控制输出转动杆8不转动。
[0028]
具体的,制动按钮7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长杆和设置在壳体11外部的弹性按钮,长杆沿输出转动杆8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长杆与单向齿轮2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长杆的端部远离单向齿轮2,弹性按钮上设置有弹簧6,弹簧6与弹性按钮弹性连接。当完成钢丝绑扎后,通过按下制动按钮7,制动按钮7的长杆会与单向齿轮2相接触,进而限制其继续转动,单向齿轮2停止转动后,输出转动杆8则停止转动,弹簧6的作用是使制动按钮7可以自动复位。
[0029]
实施例2
[00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0031]
在绑扎钢丝时,将壳体11放在掌心,手指下握受力件1,由于受力件1通过第二转轴
10与壳体11转动连接,受力件1向壳体11内部转动,由于受力件11与单向齿轮2啮合连接,受力件11的转动带动单向齿轮2顺时针转动,单向齿轮2与第一斜齿轮3是同轴齿轮,因此第一斜齿轮3与单向齿轮2同时转动,第一斜齿轮3与第二斜齿轮4啮合连接,因此第一斜齿轮3传动第二斜齿轮4转动,第二斜齿轮4与输出转动杆8同轴受力,于是输出转动杆8受力旋转。由此输出转动杆8实现转动,完成扎丝缠绕。松下受力件1后,在弹簧片5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受力件1复位,单向齿轮2受力逆时针旋转,但单向齿轮2不会把力传动到第一转轴9上使第一斜齿轮3转动,从而输出转动杆8不会转动,使缠绕好的扎丝不会反向解开。绑扎完成后按下制动按钮7时单向齿轮2则停止转动,输出转动杆8同时停止转动,方便从扎丝扣上取下。
[003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握式钢丝绑扎装置,通过简单手握发力以及利用斜齿轮的传动控制输出转动杆自动旋转来代替传统的手动旋转,相比于传统的手持手柄需经过多次换手旋转从而将绑扎点扎紧,本实用新型的手握式扎丝绑扎工具只需要用手握一次就可以实现多次旋转,进而减少了绑扎的动作,提高绑扎的效率。
[0033]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和实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原理和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止上文给出的这几种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技术文件以后,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方法、装置、部件做出任何可能的改进、替换和等同形式,这些改进、替换和等同形式应视为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