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3.箱式变电站使用中一般为固定安装,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安装,这样对其安装较为困难,而且底部支撑高度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当降雨过大时,雨水可能进入到箱式变电站内,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基板、变电站主体及万向轮;
5.所述变电站主体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基板两侧且位于所述万向轮外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基板底部设置有驱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结构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撑;
6.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固定板、螺纹杆、连接杆、限位板及第一斜齿轮;
7.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基板与所述螺纹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基板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承载板、转动杆、第二斜齿轮及驱动电机;
9.所述承载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下壁面上,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基板底部,且其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变电站主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变电站主体一侧设置有蓄电池。
11.优选的,所述变电站主体顶部四周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12.优选的,所述变电站主体两侧设置有进风机。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结构可带动支撑结构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将变电站主体进行升高和降低,调节到需要的高度,降低夏季降雨,雨水进入到变电站主体内部的几率,提高变电站主体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太阳能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于蓄电池内,为进风机提供电能对变电站主体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式变电站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式变电站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式变电站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识:
18.1、基板;2、变电站主体;3、万向轮;4、支撑杆;5、固定板;6、螺纹杆;7、连接杆;8、限位板;9、第一斜齿轮;10、承载板;11、转动杆;12、第二斜齿轮;13、驱动电机;14、太阳能板;15、蓄电池;16、通气孔;17、进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根据附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基板1、变电站主体2及万向轮3;
21.所述变电站主体2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基板1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基板1两侧且位于所述万向轮3外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基板1底部设置有驱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结构对所述基板1进行支撑;
22.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4、固定板5、螺纹杆6、连接杆7、限位板8及第一斜齿轮9;
23.所述支撑杆4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支撑杆4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螺纹杆6与所述固定板5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7穿过所述基板1与所述螺纹杆6相连接,所述连接杆7上且位于所述基板1两侧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连接杆7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9。
2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承载板10、转动杆11、第二斜齿轮12及驱动电机13;
25.所述承载板10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1下壁面上,所述转动杆11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0之间,所述转动杆11上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2,所述第二斜齿轮12与所述第一斜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3设置于所述基板1底部,且其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11相连接。
2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变电站主体2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4,所述基板1上且位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5。
2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变电站主体2顶部四周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6。
2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变电站主体2两侧设置有进风机17。
29.由以上技术表面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变电站主体2底部安装有基板1,基板1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结构,底部安装有驱动结构,当需要对变电站主体2高度进行调节时,接通电源,驱动电机13即可带动转动杆11进行顺指针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1上的第二斜齿轮12转动,第二斜齿轮12与第一斜齿轮9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一斜齿轮9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7带动螺纹杆6转动,固定板5与螺纹杆6螺纹连接,固定板5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可在基板1上进行上下滑动,在螺纹杆6转动时,支撑杆4对固定板5进
行限位,使得固定板5在螺纹杆6顺时针转动时,能够向下移动,带动支撑杆4向下对基板1进行支撑,提高基板1的高度,这样在降雨较大时,即可抬高基板1,降低变电站主体2内部进水的几率,提高变电站主体2内部安全性;
30.在连接杆7两端位于基板1两侧安装有限位板8,保证连接杆7进行转动时,连接杆7及螺纹杆6的高度不变;
31.变电站主体2安装在基板1上,在其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4,太阳能板14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于蓄电池15内,为进风机17提供电能,提高变电站主体2内部空气流通速度,提高对变电站主体2内部的降温效果。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变电站主体(2)及万向轮(3);所述变电站主体(2)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基板(1)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基板(1)两侧且位于所述万向轮(3)外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基板(1)底部设置有驱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结构对所述基板(1)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4)、固定板(5)、螺纹杆(6)、连接杆(7)、限位板(8)及第一斜齿轮(9);所述支撑杆(4)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支撑杆(4)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螺纹杆(6)与所述固定板(5)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7)穿过所述基板(1)与所述螺纹杆(6)相连接,所述连接杆(7)上且位于所述基板(1)两侧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连接杆(7)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承载板(10)、转动杆(11)、第二斜齿轮(12)及驱动电机(13);所述承载板(10)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1)下壁面上,所述转动杆(11)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0)之间,所述转动杆(11)上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2),所述第二斜齿轮(12)与所述第一斜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3)设置于所述基板(1)底部,且其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1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4),所述基板(1)上且位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顶部四周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2)两侧设置有进风机(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基板、变电站主体及万向轮;所述变电站主体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基板两侧且位于所述万向轮外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基板底部设置有驱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结构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结构可带动支撑结构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将变电站主体进行升高和降低,调节到需要的高度,降低夏季降雨,雨水进入到变电站主体内部的几率,提高变电站主体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太阳能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于蓄电池内,为进风机提供电能对变电站主体进行散热。行散热。行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冯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万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