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椴木香菇种植机。
背景技术:
2.目前,椴木香菇的种植基本还停留在人力手工种植的阶段,先挑选适宜的原木,后续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1)打孔;采用带圆锥形尖部的工具(一般就是锤头一端为锥尖的榔头),在原木的外圆周面上,沿长度方向、周向间隔地敲击出多个凹坑,以形成用于容置香菇菌丝的腔室;2)放菌种;将香菇菌丝依次填充到敲击出来的所有凹坑腔室内;3)压盖;用圆形的木片盖子,盖在凹坑腔室的口部,将填放了香菇菌丝的凹坑腔室封闭;有的也有采用湿泥进行封堵。
3.人力手工种植椴木香菇效率较低,费时耗力,打孔深度、压盖牢固性等工艺步骤的质量一致性差。亟待一种机械设备,来提升椴木香菇种植的效率,保障过程质量,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椴木香菇种植机,避免种植椴木香菇完全依靠人力手工作业的问题,取得解放人力,提升效率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椴木香菇种植机,包括在原木长度方向上可相对滑动的原木承载机构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所述原木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和固定原木;所述种植工步集成机构包括可沿径向靠近和远离原木承载机构上所承载的原木的往复升降总成,所述往复升降总成包括沿原木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打孔装置、落菌装置和压盖装置,以在与原木承载机构相对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往复升降在原木上反复依次完成打孔、落菌和压盖的作业动作。
7.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原木承载机构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之间设有间隙传动机构,并在动力源的驱动下通过所述间隙传动机构带动原木承载机构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之间的相对滑动,以使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存在间隙性的暂停;所述打孔装置、落菌装置和压盖装置为依次等距间隔设置,且间距与间隙传动机构每一次带动原木承载机构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之间相对滑动的长度对应。
8.进一步地,所述打孔装置、落菌装置和压盖装置均连接在集成升降头上;打孔装置包括独立驱动源,独立驱动源驱动连接钻头;独立驱动源设于集成升降头内,钻头的自由端伸出集成升降头外以便钻孔作业;落菌装置包括落菌管,所述落菌管一端连接在集成升降头上并与集成升降头内的菌种容置腔连通,落菌管的自由端套设有开闭驱动套筒且开闭驱动套筒可沿落菌管长度方向滑动,落菌管的自由端端面位于开闭驱动套筒内且距离开闭驱动套筒的外端面具有一定距离,落菌管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螺旋压簧且该第一螺旋压簧被压缩于集成升降头和开闭驱动套筒之间;开闭驱动套筒与落菌管之间设有可开闭落菌管的开闭单元,以在开闭驱动套筒缩进时通过开闭单元打开落菌管并落菌,在开闭驱动套筒伸
出时通过开闭单元封闭落菌管并停止落菌;压盖装置包括压盖立柱,所述压盖立柱一端连接在集成升降头上,压盖立柱的自由端套设有压动套筒且压动套筒可沿压盖立柱长度方向滑动,压盖立柱的自由端端面位于压动套筒内且距离压动套筒的外端面具有一定距离,压动套筒的径向侧连通有沿径向延伸的连接腔,连接腔朝向集成升降头的一面继续连通设有平行于压盖立柱的压盖容置管;压盖立柱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螺旋压簧且该第二螺旋压簧被压缩于集成升降头和压动套筒之间,压动套筒与集成升降头之间设有往复横移单元,以在压动套筒缩进过程中,先通过往复横移单元将压盖容置管内最下面一个压盖经连接腔横移至压动套筒内,再由压盖立柱完成压盖作业。
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的椴木香菇种植机,通过原木承载机构承载原木,利用原木承载机构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沿原木长度方向的相对滑动,使用往复升降总成的打孔装置、落菌装置和压盖装置,在与原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往复升降,在原木上反复依次完成打孔、落菌和压盖的作业动作,实现自动化作业,取得解放人力,提升效率的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的椴木香菇种植机,整体结构紧凑,传动等作业动作的实现可靠,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较低,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椴木香菇种植机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基座部分的示意图(为便于示意隐去了基座的侧覆盖板);
14.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种植工步集成机构的示意图(为便于示意隐去一侧竖向柱);
15.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落菌装置的示意图(放大图);
16.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压盖装置的示意图(放大图);
17.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推板的示意图(放大图);
18.图7为具体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总成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19.其中,原木承载机构1,承载板11,滑轨111,辊轮12,驱动齿轮13,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往复升降总成21,集成升降头22,打孔装置23,钻头231,落菌装置24,落菌管241,开闭驱动套筒242,第一螺旋压簧243,开闭单元245,开闭转动件246,耳板247,连杆248,压盖装置25,压盖立柱251,压动套筒252,连接腔253,让位槽2531,压盖容置管254,第二螺旋压簧255,连接板256,往复横移单元257,推板258,u形让位部2581,延伸段2582,折弯段2583,传动单元26,推杆261,相互铰接端262,导向柱263,导动条264,导动槽265,升降驱动总成27,龙门架28,竖向柱281,水平段282,环形导轨283,转动盘体284,基座3,集渣槽31,排渣抽屉32,间隙传动机构4,齿条41,传动齿轮42,轮齿段421。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请参见图1、图3,具体实施例的椴木香菇种植机,包括在原木长度方向上可相对滑动的原木承载机构1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
22.所述原木承载机构1用于承载和固定原木;
23.所述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包括可沿径向靠近和远离原木承载机构1上所承载的原
木的往复升降总成21,所述往复升降总成21包括沿原木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打孔装置23、落菌装置24和压盖装置25,以在与原木承载机构1相对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往复升降在原木上反复依次完成打孔、落菌和压盖的作业动作。
24.实施例的椴木香菇种植机,通过原木承载机构1承载原木,利用原木承载机构1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沿原木长度方向的相对滑动,使用往复升降总成21的打孔装置23、落菌装置24和压盖装置25,在与原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往复升降,在原木上反复依次完成打孔、落菌和压盖的作业动作,实现自动化作业,取得解放人力,提升效率的效果。
25.实施时,可以是通过控制器控制各机构、装置的相关节奏和动作,也可以依靠动力源和机械传动结构来实现各机构、装置的相关节奏和动作;可以是滑动不停止的跟随作业,也可以是滑动中间隙性停止以便升降和种植作业。
26.请参见图2,其中,椴木香菇种植机还包括间隙传动机构4,并在动力源(可以连接在基座3上,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通过所述间隙传动机构4带动原木承载机构1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之间的相对滑动,以使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存在间隙性的暂停;
27.所述打孔装置23、落菌装置24和压盖装置25为依次等距间隔设置,且间距与间隙传动机构4每一次(相邻两次暂停之间)带动原木承载机构1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之间相对滑动的长度对应。通过间隙传动机构4,使原木承载机构1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可间隙性的暂停,往复升降总成21就可以在与原木承载机构1相对滑动的间隙性暂停过程中,结合往复升降在原木上反复依次完成打孔、落菌和压盖的作业动作。
28.这样,通过机械结构的间隙传动机构4来实现原木承载机构1和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相对滑动的间隙性的暂停,方便在暂停实际通过往复升降总成21完成相关作业动作,不需要跟随作业,可简化设备的整体结构、降低对控制部分的依赖和需求,降低成本。
29.请继续参见图3
‑
图6,其中,所述打孔装置23、落菌装置24和压盖装置25均连接在集成升降头22上;
30.打孔装置23包括独立驱动源,独立驱动源驱动连接钻头231;独立驱动源设于集成升降头22内,钻头231的自由端伸出集成升降头22外以便钻孔作业;
31.落菌装置24包括落菌管241,所述落菌管241一端连接在集成升降头22上并与集成升降头22内的菌种容置腔连通,菌种容置腔具有腔室盖,落菌管241的自由端套设有开闭驱动套筒242且开闭驱动套筒242可沿落菌管241长度方向滑动,落菌管241的自由端端面位于开闭驱动套筒242内且距离开闭驱动套筒242的外端面具有一定距离,落菌管241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螺旋压簧243且该第一螺旋压簧243被压缩于集成升降头22和开闭驱动套筒242之间;开闭驱动套筒242与落菌管241之间设有可开闭落菌管241的开闭单元245,以在开闭驱动套筒242(朝向集成升降头22)缩进时通过开闭单元245打开落菌管241并落菌,在开闭驱动套筒242伸出时通过开闭单元245封闭落菌管241并停止落菌;
32.压盖装置25包括压盖立柱251,所述压盖立柱251一端连接在集成升降头22上,压盖立柱251的自由端套设有压动套筒252且压动套筒252可沿压盖立柱251长度方向滑动,压盖立柱251的自由端端面位于压动套筒252内且距离压动套筒252的外端面具有一定距离,压动套筒252的径向侧连通有沿径向延伸的连接腔253,连接腔253朝向集成升降头22的一面继续连通设有平行于压盖立柱251的压盖容置管254;压盖立柱251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螺旋压簧255且该第二螺旋压簧255被压缩于集成升降头22和压动套筒252之间,压动套筒
252与集成升降头22之间设有往复横移单元257,以在压动套筒252(朝向集成升降头22)缩进过程中,先通过往复横移单元257将压盖容置管254内最下面一个压盖经连接腔253横移至压动套筒252内,再由压盖立柱251完成压盖作业。压动套筒252伸出时,往复横移单元257复位以待推动下一个压盖,连接腔253位于压盖立柱251的自由端端面与压动套筒252的外端面之间。
33.实施时,钻头231、落菌管241和压盖立柱251的朝向一致,钻头231末端、开闭驱动套筒242的外端面以及压动套筒252的外端面的高度差结合各作业动作行程的设计量而定。
34.其中,所述开闭单元245包括开闭转动件246,开闭转动件246的中部与落菌管241外壁上凸起的耳板247相铰接,开闭转动件246的内端穿入落菌管241内以便通过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实现对落菌管241的开闭动作,开闭转动件246的外端与连杆248的一端相铰接,连杆248的另一端铰接连接于开闭驱动套筒242的内端以通过开闭驱动套筒242的滑动来驱动开闭转动件246绕其中部的铰接点转动。
35.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对称设置的两组开闭单元245配合使用,保证可靠性和开闭驱动套筒242的滑动灵活性。
36.其中,压盖立柱251的径向侧连通有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板256,第二压簧被压缩于连接板256和压动套筒252之间,压盖容置管254朝向集成升降头22的一端滑动穿过连接板256,本实施例中,压盖容置管254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漏斗以便放入压盖;
37.所述横移单元包括对称设于压力套筒和压盖容置管254两侧的两组传动单元26,所述传动单元26包括两直线形的等长度的推杆261,两推杆261的一端相互铰接并形成为相互铰接端262,两推杆26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压盖容置管254的下部和连接板256上,两推杆261形成有一定夹角且两推杆261所在的面平行于压力套筒和压盖容置管254的轴线所确定的面,两推杆261靠近所述相互铰接端262的杆段上分别凸起设有导向柱263,两导向柱263穿过并连接导动条264,所述导动条264上贯穿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动槽265(两端不贯穿),两导向柱263滑动连接于导动槽265内(这样,可以保持导动条264的竖向姿态,并在压动套筒252滑动时,通过两导向柱263驱动导动条264横移);
38.连接腔253的两侧贯穿开设有让位槽2531,连接腔253内可滑动设有推板258,推板258朝向压动套筒252的一端开设有u形让位部2581,且u形让位部2581两侧的推板258部分形成为延伸段2582,延伸段2582的自由端垂直连接有向外侧延伸的折弯段2583,折弯段2583穿过连接腔253上对应侧的让位槽2531并与对应侧的导动条264相连。
39.实施时,推板258将压盖推动至压动套筒252内之后,可与压盖立柱251的径向侧保持一定间隙,以避免压动套筒252继续上移时,推板258与压盖立柱251发生干涉。
40.使用时,原木放置在原木承载机构1上,由间隙传动机构4带动沿原木长度方向移动,菌种容置腔和落菌管241内预先装入有菌丝,压盖容置管254内预先层叠放置有多个压盖。间隙传动机构4的传动间隙使原木停止移动时,往复升降总成21落下,打孔装置23进行钻孔;落菌装置24的开闭驱动套筒242与原木抵接,缩进并通过开闭单元245打开落菌管241,在打孔装置23于前一次升降过程中打的孔中进行落菌;压盖装置25的压动套筒252与原木抵接,缩进过程中,先通过推板258将压盖容置管254内最底端的压盖经连接腔253横移至压动套筒252内,再由压盖立柱251将压动套筒252内压盖压入前两次升降过程中打孔装置23和落菌装置24钻有并落有菌丝的孔的孔口,实现封堵。
41.往复升降总成21升起时,第一螺旋压簧243通过回弹力推动开闭驱动套筒242伸出,通过开闭转动件246封闭落菌管241;第二螺旋压簧255通过回弹力推动压动套筒252伸出,推板258复位以待推动下一个压盖。
42.其中,推板258远离压动套筒252的一端从连接腔253对应的侧壁上开设的槽活动穿出。
43.这样,可以使压盖容置管254与压动套筒252尽量靠近,提高滑动灵活性,利于缩短连接腔253的长度,减小装置的体积。
44.请继续参见图1
‑
图3,其中,所述原木承载机构1和间隙传动机构4设于基座3上,所述原木承载机构1包括滑动连接于基座3上的承载板11,间隙传动机构4包括设于承载板11上齿条41和传动啮合所述齿条41的传动齿轮42,传动齿轮42外圆周上的轮齿由沿周向均匀间隔的若干轮齿段421构成以在转动时达到间隙传动的效果;
45.所述种植工步集成机构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基座3上的龙门架28,承载板11的宽度小于龙门架28的两竖向柱281之间的间距以便滑动时从两竖向柱281之间穿过,龙门架28的两竖向柱28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水平段282,所述往复升降总成21位于龙门架28内,往复升降总成21通过升降驱动总成27连接于所述水平段282的下方并通过升降驱动总成27驱动往复升降总成21的升降动作。
46.这样,设备的整体性更好,实施时,龙门架28的竖向柱281可以是伸缩式设计,用于高度粗调。
47.其中,所述水平段282包括环形导轨283,环形导轨283上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体284,所述升降驱动总成27与所述转动盘体284相连以通过转动盘体284带动升降驱动总成27和往复升降总成21转动换向;
48.所述承载板11上沿原木长度方向设有两列辊轮12,辊轮12的轴线与原木长度方向对应,以通过所述两列辊轮12共同承载原木,承载板1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两列辊轮12上承载原木转动的驱动齿轮13,驱动齿轮13连接承载板11上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
49.这样,在单程朝向的滑动完成后,可以通过驱动齿轮13带动原木转动,改变原木的周向角度,转动盘体284带动升降驱动总成27和往复升降总成21转动换向,承载板11又可以反向返程滑动,进行原木上另一列的种植作业,进一步释放人力,提升效率。
50.其中,所述基座3内贯穿开设有沿原木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渣槽31,所述承载板11包括分别连接于集渣槽31上端口部两侧的两滑轨111,所述齿条41和传动齿轮42为分别与两滑轨111对应适配的两套。
51.集渣槽31的横向侧设有排渣抽屉32,所述排渣抽屉32可滑动穿过集渣槽31,排渣抽屉32的上开口朝向所述往复升降总成21并位于往复升降总成21的正下方。
52.这样,便于将作业过程中钻孔作业等产生的渣进行收集排除。
53.本实施例中,打孔装置23、落菌装置24和压盖装置25均平行设置了两列,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54.请参见图7,再介绍一下本实施例使用的升降驱动总成27,集成升降头22上对称连接有两向上延伸的升降杆,升降驱动总成27位于两升降杆之间,升降驱动总成27通过内部的动力源带动两侧的传动部分,通过两传动部分分别驱动连接两升降杆,升降杆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条结构,所述传动部分包括主动轮,主动轮两侧分别传动连接两从动轮,两从动轮
位于升降杆的两侧,两从动轮再分别通过轴向一体连接有的扇形齿轮段来啮合连接升降杆两侧的齿条结构,在主动轮转动时,两从动轮的扇形齿轮段,同样起到间隙传动的效果,一侧扇形齿轮段啮合连接升降杆时驱动升降杆上升,另一侧扇形齿轮段啮合连接升降杆时驱动升降杆下降。两升降杆和两传动部分适配可保证往复升降总成21的运动平稳可靠。实施时,升降驱动总成27带动的往复升降总成21的升降,与间隙传动机构4带动的原木滑动的间隙性停止,应在时长、节奏上相匹配,通过电机转速或传动比即可调节匹配,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55.实施时,原木用的椴木一般可用枫树、苦槠子树、野板栗树或桐树的树干。
5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