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路板防撕裂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t型软性线路板是电子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及优化设计可以极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对于绑定位的保护尤其重要,绑定位是t型软性线路板与电子器件直接接触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必须做足够的保护及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线路板防撕裂显示模组,由于t型软性线路板的绑定部两端的宽度均长于所述悬空部两端的宽度且连接处均保留有铜箔,以改变t型软性线路板被拉扯时的受力点,起到防止t型软性线路板边缘pin脚被拉裂;避免pin脚开路引起功能不良,且由于连接处的脆弱部分保留有铜箔保护,使得连接处不易因受力过大而断裂,从而保护t型软性线路板。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路板防撕裂显示模组,其包括玻璃基板和绑定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t型软性线路板,所述t型软性线路板包括与所述玻璃基板接触的绑定部和不与所述玻璃基板接触的悬空部,所述绑定部两端的宽度均长于所述悬空部两端的宽度,所述绑定部两端与所述悬空部两端的连接处均保留有铜箔。
6.进一步地,所述绑定部两端与所述悬空部两端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倒角。
7.进一步地,所述悬空部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错开设置的补强面板。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补强面板的宽度不一。
9.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面板的材料为fr4、pi或不锈钢。
10.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面板的外表面设有菱形滚花。
11.进一步地,所述t型软性线路板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路线层,所述基础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金属层。
12.进一步地,所述t型软性线路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础层、所述路线层以及所述散热金属层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路线层、所述散热金属层接触的导热层。
13.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外部导热结构连接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与所述导热层相接触。
14.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金属层的结构为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由于t型软性线路板的绑定部两端的宽度均长于所述悬空部两端的宽度且连接处
均保留有铜箔,以改变t型软性线路板被拉扯时的受力点,起到防止t型软性线路板边缘pin脚被拉裂;避免pin脚开路引起功能不良,且由于连接处的脆弱部分保留有铜箔保护,使得连接处不易因受力过大而断裂,从而保护t型软性线路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路板防撕裂显示模组。
18.图2为软性线路板的侧视图。
19.图3为软性线路板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1.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路板防撕裂显示模组,其包括玻璃基板1和绑定于所述玻璃基板1上的t型软性线路板2,所述t型软性线路板2包括与所述玻璃基板1接触的绑定部3和不与所述玻璃基板1接触的悬空部4,所述绑定部3两端的宽度均长于所述悬空部4两端的宽度,所述绑定部3两端与所述悬空部4两端的连接处均保留有铜箔。由于t型软性线路板2的绑定部3两端的宽度均长于所述悬空部4两端的宽度且连接处均保留有铜箔,以改变t型软性线路板2被拉扯时的受力点,起到防止t型软性线路板2边缘pin脚被拉裂;避免pin脚开路引起功能不良,且由于连接处的脆弱部分保留有铜箔保护,使得连接处不易因受力过大而断裂,从而保护t型软性线路板2。
22.进一步地,所述绑定部3两端与所述悬空部4两端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倒角5,圆弧倒角5可避免应力集中于连接处而分散到整个圆弧倒角5处,从而保护t型软性线路板2。
23.请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悬空部4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错开设置的补强面板6。传统的t型软性线路板2设计中,通常不设有补强面板6或将补强面板6设于同一位置且补强面板6的宽度相同,导致拔出t型软性线路板2时,所施加的压力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导致t型软性线路板2线路微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型软性线路板2由于两个补强面板6分别位于悬空部4的两侧且相互错开设置,当拔出t型软性线路板2时,两侧补强面板6给t型软性线路板2的压力并不在同一条线段上,弯折时应力也不会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由此避免应力集中,绑定部3的线路容易微断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2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两个相互错开设置的补强面板6可以是分别设于两个不同位置;也可以是中心点位置相同,但两个补强面板6的宽度不同,其只要使两个补强面板6弯折时的应力不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其可避免应力集中,绑定部3的线路容易微断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本实施例中,补强面板6包括第一补强面板和第二补强面板,每个补强面板6的宽度各不相同,其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以使补强面板6的边缘处相互错开,而不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
25.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面板6的材料为fr4、pi或不锈钢,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t型软性线路板2的发热量较大,也可以采用散热效果更佳的散热材料,如铝箔补强面板6。
26.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面板6的外表面设有菱形滚花,以使拔出t型软性线路板2时可更容易拔出,降低t型软性线路板2线路断裂的风险。
27.进一步地,所述t型软性线路板2包括基础层21,所述基础层21的上表面设置有路线层22,所述基础层21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金属层23。
28.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该t型软性线路板2包括基础层21,基础层21的上表面设置有路线层22,基础层21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金属层23,其设置方式可以为路线层22、散热金属层23分别通过双面胶粘贴于基础层21上。由于基础层21的厚度较薄,t型软性线路板2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基础层21扩散到散热金属层23,该散热金属层23能够有效增大t型软性线路板2的散热面积,起到均匀散热的作用,从而提高了t型软性线路板2的散热效率。其中基础层21可以为聚酰亚胺、聚酯、聚砜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双面胶为丙烯酸胶层或环氧树脂胶层中的任意一种,该散热金属层23可以为铜箔层。
29.进一步地,t型软性线路板2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基础层21、路线层22以及散热金属层23的通孔24,该通孔24的内壁设置有与路线层22、散热金属层23接触的导热层,利用通孔24处良好的导热性能,可电性连接基础层21两侧的路线层22以及散热金属层23,发挥良好的导热功能,且导热层可提供导热功能,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其中,该导热层可以为铜胶导电油墨层。
30.进一步地,在通孔24内设置有与外部导热结构连接的导热体,该导热体从路线层22的一侧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还与通孔24内的导热层相接触,以使得路线层22、散热金属层23可以通过通孔24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从而使得t型软性线路板2中的热量通过该通孔24中的导热体扩散至外部导热结构,以进一步提高t型软性线路板2的散热效率。优选地,为了使通孔24可以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该通孔24设置于t型软性线路板2的边缘位置。
31.进一步地,该散热金属层23为均匀散热结构,其结构可以为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通过该均匀散热结构,能够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
32.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