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建筑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工作中经常会对建筑进行修缮,在修缮过程中经常使用到加固装置进行辅助工作,防止建筑坍塌,以保证建筑工作中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
3.如专利号:201920599224.7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通过旋转套管,使得支撑杆整体的高度可调节,使得结构在使用时高度调节操作方便,在斜杆和中间杆的长度伸缩改变作用下,对高度调节后的结构进行良好的支撑,以便于对建筑进行修缮。但通过上述专利与现有的加固装置结合对比发现,普通加固支撑结构只能对建筑的平面进行加固支撑,不方便对建筑的顶角和梁进行支撑,功能单一,导致普通加固支撑结构适用范围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建筑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加固装置只能对建筑的平面进行加固,不方便对建筑的顶角和梁进行支撑,功能单一,导致其适用范围较低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建筑加固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建筑加固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底座通过四组限位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穿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升降杆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限位筒,所述升降板底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设在所述限位筒内,所述限位筒上开设有两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限位槽内。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四组自锁万向轮,所述安装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柱,两组所述安装柱上套设有一组拉杆。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一侧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两端设置有两组定位块,两组所述定位块分别卡设在所述连接壳内的两组定位槽内,所述第一齿盘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与所述第一齿盘啮合,所
述第二齿盘的一侧的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一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通过卡环卡设在所述安装壳另一侧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筒的外圆面设置有摇杆。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杆顶部的定位柱,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定位柱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升降杆顶部的螺纹孔内。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安装壳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滑轨,两组所述定位板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定位滑轨内,所述安装壳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轨,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卡设在所述限位滑轨内。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端套设有防护套,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防护垫,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垫,所述防护套、所述第一防护垫和所述第二防护垫均为橡胶材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该建筑加固装置使用时可先摇动摇杆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齿条运动使升降杆上升,传动齿轮在转动时第二齿盘转动,由于第一齿盘受到复位弹簧的作用而始终与第二齿盘保持啮合,且第二齿盘和第一齿盘上的齿均为棘齿,第一齿盘受到定位块的限制只能沿定位槽做直线运动,从而防止第二齿盘发生反转,对上升后的升降杆进行位置固定,升降杆上升带动支撑板与待支撑的建筑接触,对建筑进行辅助加固支撑。
15.2.该装置即可通过支撑板对建筑内部的四角进行支撑,也可通过支撑架对建筑的梁进行辅助支撑,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在进行支撑时,先通过控制组件大致调节支撑板和支撑架的高度,再通过液压缸带动升降板上升对支撑板和支撑架的高度进行精确调节,使支撑板或支撑架与建筑物紧密接触,该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建筑,方便建筑的修缮工作,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2.101、底座;102、自锁万向轮;103、液压缸;104、限位筒;105、限位槽;106、防护套;201、升降板;202、限位杆;203、限位块;204、安装壳;205、安装柱;206、拉杆;207、限位滑轨;208、定位滑轨;209、安装孔;301、升降杆;302、齿条;303、定位板;304、限位板;305、定位柱;306、螺纹孔;401、连接壳;402、定位槽;403、复位弹簧;404、第一齿盘;405、定位块;406、连接柱;501、第二齿盘;502、传动齿轮;503、卡环;504、安装筒;505、摇杆;601、支撑板;602、支撑架;603、连接盘;604、卡槽;605、连接孔;606、固定螺栓;607、第一防护垫;608、第二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
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建筑加固装置,包括有底座101,底座101上设置有液压缸103,液压缸103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201,升降板201与底座101通过四组限位组件进行连接,升降板201上设置有安装壳204,安装壳204内穿设有升降杆301,升降杆301的一侧设置有齿条302,安装壳204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升降杆301连接,升降杆30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601,支撑板60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602,支撑板601与升降杆301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27.升降板201可通过液压缸103控制升降,限位组件对升降板201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进行限定,防止升降板201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移,设置安装壳204用以安装升降杆301,控制组件可控制升降杆301升降,以带动支撑板601和支撑架602升降,从而使支撑板601和支撑架602运动到需要支撑的建筑的大致高度,再通过液压缸103控制升降板201上升,使支撑板601或支撑架602紧贴建筑,对建筑进行加固支撑。
28.如图1、3、5所示,限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底座101上的限位筒104,升降板201底部设置有限位杆202,限位杆202穿设在限位筒104内,限位筒104上开设有两组限位槽105,限位杆202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块203,两组限位块203分别卡设在两组限位槽105内。限位杆202穿设在限位筒104内对升降板201的运动进行定位,防止升降板201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该加固装置的稳定性,限位块203卡设在限位槽105内对升降板201的升降高度进行限定,防止限位杆202脱离限位筒104。
29.如图3、5所示,底座101底部设置有四组自锁万向轮102,安装壳204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柱205,两组安装柱205上套设有一组拉杆206。该加固装置可通过拉杆206配合四组自锁万向轮102在地面进行移动,方便将该装置转移到工作区域。
30.如图2、3、5所示,控制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安装壳204一侧的连接壳401,连接壳401内设置有复位弹簧403,复位弹簧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盘404,第一齿盘404的两端设置有两组定位块405,两组定位块405分别卡设在连接壳401内的两组定位槽402内,第一齿盘40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406,连接柱406上套设有第二齿盘501,第二齿盘501与第一齿盘404啮合,第二齿盘501的一侧的传动齿轮502与齿条302啮合,传动齿轮502一侧设置有安装筒504,安装筒504通过卡环503卡设在安装壳204另一侧的安装孔209内,安装筒504的外圆面设置有摇杆505。
31.通过转动摇杆505可带动传动齿轮502转动,传动齿轮502与齿条302啮合,从而控制升降杆301上升,传动齿轮50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齿盘501转动,第二齿盘501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棘齿带动第一齿盘404沿定位槽402运动,当第二齿盘501停止转动,复位弹
簧403推动第一齿盘404与第二齿盘501啮合,防止第二齿盘501发生反转,对升降杆301的高度进行固定,当需要控制升降杆301下降时,只需按动连接柱406使第一齿盘404沿定位槽402运动,即可使第一齿盘404脱离第二齿盘501,便可使升降杆301下降。
32.如图3、4所示,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升降杆301顶部的定位柱305,支撑板601底部设置有连接盘603,连接盘603上开设有卡槽604,定位柱305卡设在卡槽604内,支撑板601上开设有连接孔605,连接孔605内穿设有固定螺栓606,固定螺栓606的一端穿设在升降杆301顶部的螺纹孔306内。
33.可通过转动固定螺栓606对支撑板601进行拆卸,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支撑板601,设置定位柱305卡设在卡槽604内防止支撑板601在升降杆301的一端转动,提高了支撑建筑时的稳定性。
34.如图3、5所示,升降杆301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303,安装壳20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滑轨208,两组定位板303分别卡设在两组定位滑轨208内,安装壳204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轨207,升降杆3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304,限位板304卡设在限位滑轨207内。
35.设置定位板303卡设在定位滑轨208内对升降杆301的运动进行定位,防止升降杆301发生倾斜导致齿条302脱离传动齿轮502,设置限位板304卡设在限位滑轨207内对升降杆301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定,防止升降杆301运动过度而脱离安装壳204,提高了该加固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36.如图3所示,底座101的一端套设有防护套106,支撑板601上设置有第一防护垫607,支撑架602上设置有第二防护垫608,防护套106、第一防护垫607和第二防护垫608均为橡胶材质。当对建筑内部的顶角进行支撑使,底座101与建筑的墙角接触,使支撑板601能更好的与建筑贴合,设置防护套106防止底座101对建筑墙面造成撞击,设置第一防护垫607和第二防护垫608对支撑区域进行保护,防止建筑受损。
3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8.该建筑加固装置使用时可先摇动摇杆505带动传动齿轮502转动,传动齿轮502带动齿条302运动使升降杆301上升,传动齿轮502在转动时第二齿盘501转动,由于第一齿盘404受到复位弹簧403的作用而始终与第二齿盘501保持啮合,且第二齿盘501和第一齿盘404上的齿均为棘齿,第一齿盘404受到定位块405的限制只能沿定位槽402做直线运动,从而防止第二齿盘501发生反转,对上升后的升降杆301进行位置固定,升降杆301上升带动支撑板601与待支撑的建筑接触,对建筑进行辅助加固支撑。
39.该装置即可通过支撑板601对建筑内部的四角进行支撑,也可通过支撑架602对建筑的梁进行辅助支撑,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在进行支撑时,先通过控制组件大致调节支撑板601和支撑架602的高度,再通过液压缸103带动升降板201上升对支撑板601和支撑架602的高度进行精确调节,使支撑板601或支撑架602与建筑物紧密接触,该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建筑,方便建筑的修缮工作,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价值。
4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