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2.压后返排是水力压裂作业的重要环节。优化合理的返排程序可使滤失到地层的压裂液最大限度地返排出来,减少地层的伤害,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和近井地带油气层的渗透率,改善压裂增产效果。压裂返排液,是一种高浊、高有机物和高盐含量的油气田开采废液,具有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将压裂液集中处理,具有规模化效应和便于规范化管理等优势,逐渐成为油气田开采废液处理的优选模式。
3.气田压裂返排液集中处理采用“除油沉渣—铁碳/混凝沉淀预处理—离子交换—aao生化处理—臭氧气浮—砂滤—双膜法”组合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
‑
2002)绿化标准设计;其中臭氧气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水虽然能达到设计标准,但是其中的臭氧气浮工艺环节在低浊度运行时具有药剂消耗过量、药剂调整频繁、排泥时间长、排泥周期短、药剂投加量难以准确控制的问题,对臭氧气浮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该装置在进水管线上增加在线浊度监测仪,并与计量泵进行连锁,装置底部排泥管线接通一根pvc管线,接入计量泵,将出口引至第二反应区上部,臭氧气浮进水在低浊度运行时;在线监测值设定为15ntu,当监测值小于15ntu时,在线浊度监测仪传达启动信号至计量泵,计量泵启动后将底部污泥回流,使第二反应区的杂质胶体悬浮物等物质增加,提高混凝效率,不在需要降低进水量和提高药剂投加量来提高混凝作用,使进水量达到所需标准;通过该装置来实现臭氧气浮在低浊度下的常态化稳定运行,更重要的是通过底部污泥回流,其中的pac和apam起到二次混凝吸附作用,再次沉降时絮体变得密实,延长排泥周期和缩短排泥时间,从而达到低浊度时的处理效率和药剂投加量优化降低。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包括臭氧气浮,进水管线,pac药剂管线,apam药剂管线,搅拌电机,出水溢流管线,搅拌机桨叶,臭氧管线,排泥管线,臭氧曝气盘,回流管线,污泥回流计量泵,在线浊度监测仪;所述臭氧气浮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以及第三反应区,且各个反应区顶部的液位依次向内变低;所述臭氧气浮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线;所述回流管线将排泥管线与臭氧气浮的第二反应区连通进行回流。
7.优选地,所述臭氧气浮的第一反应区底部一侧连通进水管线;底部下方连通有臭氧管线;臭氧管线位于臭氧气浮内部一侧的端部设有臭氧曝气盘。
8.优选地,所述臭氧气浮的第三反应区顶部向外连通有出水溢流管线。
9.优选地,所述回流管线的管身设有污泥回流计量泵。
10.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线的管身设有在线浊度监测仪,在线浊度监测仪与污泥回流计量泵进行连锁,在线浊度监测仪设有浊度上限值与下限值,通过上限值与下限值触发污泥回流计量泵。
11.优选地,所述臭氧气浮的第二反应区内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设有搅拌机桨叶,搅拌机桨叶位于第二反应区。
12.优选地,所述污泥回流计量泵两侧的回流管线以及排泥管线上设有截止阀。
13.优选地,所述pac药剂管线接入进水管线,pac药剂沿着进水管线进入第一反应区底部。
14.优选地,所述apam药剂管线同回流管线一同接入第二反应区。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6.通过底部污泥回流,其中的pac和apam起到二次混凝吸附作用,再次沉降时絮体变得密实,延长排泥周期和缩短排泥时间,从而达到低浊度时的处理效率和药剂投加量优化降低;利用在线浊度监测仪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对进水浊度做出判断,再通过污泥回流计量泵控制回流管线的回流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臭氧气浮1,进水管线2,pac药剂管线3,apam药剂管线4,搅拌电机5,出水溢流管线6,搅拌机桨叶7,臭氧管线8,排泥管线9,臭氧曝气盘10,回流管线11,污泥回流计量泵12,在线浊度监测仪13,第一反应区14,第二反应区15,第三反应区16。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臭氧气浮1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包括臭氧气浮1,进水管线2,pac药剂管线3,apam药剂管线4,搅拌电机5,出水溢流管线6,搅拌机桨叶7,臭氧管线8,排泥管线9,臭氧曝气盘10,回流管线11,污泥回流计量泵12,在线浊度监测仪;臭氧气浮1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以及第三反应区,且各个反应区顶部的液位依次向内变低;臭氧气浮1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线9;回流管线11将排泥管线9与臭氧气浮1的第二反应区连通进行回流;臭氧气浮1的第二反应区上方设有搅拌电机5,搅拌机桨叶7位于第二反应区进行搅拌,加速第二反应区的混合,在搅拌机桨叶7的作用下第二反应区上部进行混凝吸附反应,混凝吸附的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底部,沉降的同时网捕水体中游离杂质悬浮物等物质,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底部相连通,沉降至底部的絮体进入第三反应区后进行固液分离,液相上升至第三反应区顶部的出水溢流管线6,溢流口溢出后通过管线输送至出水池,底部固相絮体沉淀通过排泥管线9排至污泥池。
21.如图所示,臭氧气浮1的第一反应区底部一侧连通进水管线2;底部下方连通有臭
氧管线8;臭氧管线8位于臭氧气浮1内部一侧的端部设有臭氧曝气盘10;进水管线2的管身设有在线浊度监测仪13,在线浊度监测仪13与污泥回流计量泵12进行连锁,在线浊度监测仪13设有浊度上限值与下限值,通过上限值与下限值触发污泥回流计量泵12;污泥回流计量泵12启动后将底部污泥回流,使第二反应区的杂质胶体悬浮物等物质增加,提高混凝效率,不在需要降低进水量和提高药剂投加量来提高混凝作用;污泥回流计量泵12设在回流管线11的管身,污泥回流计量泵12两侧的回流管线11以及排泥管线9上设有截止阀。pac药剂管线3接入进水管线2,pac药剂沿着进水管线2进入第一反应区底部。apam药剂管线4同回流管线11一同接入第二反应区;pac和apam两种药剂起到二次混凝吸附作用,再次沉降时絮体变得密实,延长排泥周期和缩短排泥时间,从而达到低浊度时的处理效率和药剂投加量优化降低。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包括臭氧气浮,进水管线,pac药剂管线,apam药剂管线,搅拌电机,出水溢流管线,搅拌机桨叶,臭氧管线,排泥管线,臭氧曝气盘,回流管线,污泥回流计量泵,在线浊度监测仪;所述臭氧气浮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以及第三反应区,且各个反应区顶部的液位依次向内变低;所述臭氧气浮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线将排泥管线与臭氧气浮的第二反应区连通进行回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气浮的第一反应区底部一侧连通进水管线;底部下方连通有臭氧管线;臭氧管线位于臭氧气浮内部一侧的端部设有臭氧曝气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气浮的第三反应区顶部向外连通有出水溢流管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线的管身设有污泥回流计量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线的管身设有在线浊度监测仪,在线浊度监测仪与污泥回流计量泵进行连锁,在线浊度监测仪设有浊度上限值与下限值,通过上限值与下限值触发污泥回流计量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气浮的第二反应区内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设有搅拌机桨叶,搅拌机桨叶位于第二反应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计量泵两侧的回流管线以及排泥管线上设有截止阀。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线接入pac药剂管线,pac药剂沿着进水管线进入第一反应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气浮的第二反应区接入apam药剂管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臭氧气浮常态化稳定调控装置,包括臭氧气浮,进水管线,PAC药剂管线,APAM药剂管线,搅拌电机,出水溢流管线,搅拌机桨叶,臭氧管线,排泥管线,臭氧曝气盘,回流管线,污泥回流计量泵,在线浊度监测仪;所述回流管线将排泥管线与臭氧气浮的第二反应区连通进行回流。通过底部污泥回流,其中的PAC和APAM起到二次混凝吸附作用,再次沉降时絮体变得密实,延长排泥周期和缩短排泥时间,从而达到低浊度时的处理效率和药剂投加量优化降低;利用在线浊度监测仪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对进水浊度做出判断,再通过污泥回流计量泵控制回流管线的回流量。泵控制回流管线的回流量。泵控制回流管线的回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 王兆礼 思志银 张海东 吴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恒盛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