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上光伏组件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光伏的发展,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越来越紧张,发展水面光伏电站可以解除土地因素的束缚,于是,越来越多的鱼塘被承包了用来发展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但由于光伏组件下面的水塘或湖面需要同时养鱼,会吸引很多吃鱼的水鸟,水鸟会在光伏板上面排便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鸟类进行驱逐,需要一种能够适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驱鸟装置,避免鸟类接近或站在光伏组件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水上光伏组件驱鸟装置,便于安装在水面光伏电站区域,使用方便,同时能够通过超声波、语音、干扰、强光频闪等多重驱鸟相结合方式对鸟类进行驱逐,适用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避免鸟类停在光伏组件排便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上光伏组件驱鸟装置,它包括管桩、电源线、支撑杆、支撑板、铰接座、底座、一号转动轴、抵撑弹簧、主体壳、限位板、转动套、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二号转动轴、彩灯、驱动电机、螺杆、固定套、夹持板、卡套、线缆支架、光伏板、旋转板、主体筒、光伏组件支架和胶套,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主体筒,所述底座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板和底座底部均开有穿线槽,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源线穿过穿线槽延伸至支撑板的下部,一号转动轴的一端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一号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底座和主体筒,且延伸至主体筒的正上方,所述一号转动轴和主体筒、底座之间均设置有轴承,所述一号转动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部设置有主体壳,所述主体壳为半球壳,所述主体壳的凸面上均匀开有多个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部设置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一端置于主体壳内部,所述滑动套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主体壳之间设置有抵撑弹簧,所述滑动套的另一端延伸置于主体壳外部,所述滑动套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胶套。
5.进一步的,所述胶套为长条状结构,所述胶套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胶套内部设置有无毒味苦药液,能够使得胶套具有弹性,以此能够进行不规则旋转进行驱鸟,同时内部药液能够避免鸟类啄食。
6.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转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体筒的外壁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四个二号转动轴,所述二号转动轴的一端穿过主体筒延伸至主体筒内部,所述二号转动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二号转动轴的另一端上通过导向套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倾斜设置,所述旋转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反光条,能够在旋转时进行反光,以此能够对池塘上空进行照射进
行驱鸟。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四个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设置有彩灯,四个所述彩灯和四个旋转板一一对应,能够通过彩灯对反光条进行照射,以此增大放光条的反光能力,并间断性的发出超声波和语音,进行驱鸟。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下部中心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四个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内部,所述螺杆的一端上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为扇形板,四个所述夹持板相对应配合形成圆柱面,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帽,所述固定套用于固定管桩上端,所述管桩为已有电缆桥架管桩,所述池塘内部设置有大量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和管桩之间设置有线缆支架,所述线缆支架和驱动电机的电源线相对应连接,四个所述夹持板和管桩相对应加持,能够将装置安装固定在管桩上、光伏组件区域边缘或塘梗等其它区域,起到驱鸟作用,防止鸟儿停在光伏组件上排便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下部通过转动耳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上通过转动耳设置有两个卡套,所述卡套为半圆状,两个所述卡套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两个所述卡套相拼合形成整圆套,所述整圆套对应套合在管桩的外壁上,能够增大支撑板和管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偏移。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板、固定套、螺杆、支撑杆、卡套,能够将装置安装固定在管桩、光伏组件区域边缘或塘梗等其它区域,安装拆卸方便快捷;设置的胶套、主体壳、一号转动轴、抵撑弹簧,能够使得胶套进行不规则旋转,以此能够去鸟类进行驱逐,同时能够避免鸟类啄食;设置的二号转动轴、旋转板、反光条、彩灯,能够在旋转时进行反光,并间断性的发出超声波和语音,以此能够对池塘上空进行照射进行驱鸟。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3.如图所示:1、管桩;2、电源线;3、支撑杆;4、支撑板;5、铰接座;6、底座;7、一号转动轴;8、抵撑弹簧;9、主体壳;10、限位板;11、转动套;12、从动锥齿轮;13、主动锥齿轮;14、二号转动轴;15、彩灯;16、驱动电机;17、螺杆;18、固定套;19、夹持板;20、卡套;21、线缆支架;22、光伏板;23、旋转板;24、主体筒;25、光伏组件支架;26、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水上光伏组件驱鸟装置,它包括管桩1、电源线2、支撑杆3、支撑板4、铰接座5、底座6、一号转动轴7、抵撑弹簧8、主体壳9、限位板10、转动套11、从动锥齿轮12、主动锥齿轮13、二号转动轴14、彩灯15、驱动电机16、螺杆17、固定套18、夹持板19、卡套20、线缆支架21、光伏板22、旋转板23、主体筒24、光伏组件支架25和胶套26,所述支撑板4的上部设置有底座6,所述底座6上部设置有主体筒24,所述底座6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底座6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6,所述支撑板4和底座6底部均开有穿线槽,所述驱动电机16的电源线2穿过穿线槽延伸至支撑板4的下部,一号转动轴7的一端和驱动电机16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一号转动轴7的另一端穿过底座6和主体筒24,且延伸至主体筒24的正上方,所述一号转动轴7和主体筒24、底座6之间均设置有轴承,所述一号转动轴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转动套11,所述转动套11上部设置有主体壳9,所述主体壳9为半球壳,所述主体壳9的凸面上均匀开有多个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部设置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一端置于主体壳9内部,所述滑动套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和主体壳9之间设置有抵撑弹簧8,所述滑动套的另一端延伸置于主体壳9外部,所述滑动套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胶套26。
17.所述胶套26为长条状结构,所述胶套26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胶套26内部设置有无毒味苦药液,所述一号转动轴7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13,所述主体筒24的外壁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四个二号转动轴14,所述二号转动轴14的一端穿过主体筒24延伸至主体筒24内部,所述二号转动轴14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2,所述从动锥齿轮12和主动锥齿轮13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二号转动轴14的另一端上通过导向套设置有旋转板23,所述旋转板23倾斜设置,所述旋转板2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反光,所述支撑板4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四个铰接座5,所述铰接座5上铰接设置有彩灯15,四个所述彩灯15和四个旋转板23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4的下部中心设置有固定套18,所述固定套18的外壁上等角度均匀的设置有四个螺杆17,所述螺杆17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套18内部,所述螺杆17的一端上设置有夹持板19,所述夹持板19为扇形板,四个所述夹持板19相对应配合形成圆柱面,所述螺杆1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帽,所述固定套18用于固定管桩1上端,所述管桩1均匀设置于池塘内部,所述池塘内部通过光伏组件支架25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光伏板22,所述光伏组件支架25和管桩1之间设置有线缆支架21,所述线缆支架21和驱动电机16的电源线2相对应连接,所述线缆支架21上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和彩灯15相对应连接,四个所述夹持板19和管桩1相对应加持所述支撑板4的下部通过转动耳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端部上通过转动耳设置有两个卡套20,所述卡套20为半圆状,两个所述卡套20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两个所述卡套20相拼合形成整圆套,所述整圆套对应套合在管桩1的外壁上,所述管桩1为已有的电缆桥架管桩,所述彩灯15内部设有超声波和语音发生装置。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驱鸟装置固定在池塘上的管桩1或者光伏组件区域边缘或塘梗等其它区域,固定套18和管桩1对应卡合,卡套20和管桩1外壁对应卡合,线缆支架21内部设置有电线,能够对彩灯15和驱动电机16供电,使得驱动电机16旋转,带动一号转动轴7旋转,以此能够带动主体壳9旋转,使得胶套26进行不规则旋转,以此能够去鸟类进行驱逐,同时能够避免鸟类啄食,二号转动轴14通过主动锥齿轮13和从动锥齿轮12进行旋转,从
而带动旋转板23进行旋转,旋转板23上的放光条和彩灯15相对应,以此能够对池塘上空进行照射进行驱鸟。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