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低折射率毛细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细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低折射率毛细管。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随着光纤通讯网络的急速发展,必须要求大量的高性能,并且低价格的光学器件,光纤封装在毛细管中,目前的光纤插入毛细管内时难以快速插入,且插入后都是通过灌注胶水进行固定,胶水存在与光纤与毛细管之间,分布不均匀,光纤固定不稳定,且胶水会影响光纤的折射率,不利于信号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低折射率毛细管。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低折射率毛细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开有多个光纤贯穿孔,所述管体的两端端面均开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连通光纤贯穿孔,所述光纤贯穿孔与导向孔的内壁均固定设有低折射率层,所述导向孔与管体的端面间安装锁紧盖,所述锁紧盖与管体的端面间设有粘胶层。
5.优选的,所述低折射率层为气相沉积形成的掺氟石英低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60

180nm。
6.优选的,所述导向孔包括定位孔和挤压孔,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连通光纤贯穿孔,所述定位孔的另一端连通挤压孔的一端,所述挤压孔的另一端与管体的端面对齐。
7.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和挤压孔均为圆台结构,所述挤压孔的小径端直径等于光纤贯穿孔的直径,所述挤压孔的大径端直径等于定位孔的小径端直径,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倾斜坡度小于挤压孔的内壁倾斜坡度。
8.优选的,所述锁紧盖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固定连接多个过渡环的一端,所述过渡环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块的一端,所述定位块、过渡环和连接盘间开有密封孔,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外壁固定安装多个夹紧片。
9.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为圆台结构,且定位块的外壁贴合定位孔的内壁,所述夹紧片沿定位块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夹紧片远离定位块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半球结构的防滑块。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通过导向孔便于光线插入光纤贯穿孔内,便于向多个光纤贯穿孔内插入光纤,低折射率层降低毛细管的折射率,使折射率小于光纤折射率,满足信号传输需求;
12.2、光纤端面沿密封孔穿出,然后将压紧片和定位块插入导向孔内,随着锁紧盖的移动,定位孔的内壁倾斜坡度小于挤压孔的内壁倾斜坡度,则夹紧片逐渐接触挤压孔内壁,并通过倾斜的挤压孔内壁挤压夹紧片,使得夹紧片向内夹紧光纤,最终定位块完全贴合定位孔定位,此时过渡环处于管体和连接盘间隙间,通过向管体和连接盘间隙注入胶水形成
粘胶层,使得锁紧盖完全固定,光纤固定稳固,使用便捷;
13.3、胶水与光纤不接触,避免影响光纤折射率,保证折射率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孔低折射率毛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盖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盖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2、光纤贯穿孔;3、导向孔;31、定位孔;32、挤压孔;4、低折射率层;5、锁紧盖;51、连接盘;52、过渡环;53、定位块;54、密封孔;55、夹紧片;6、防滑块;7、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低折射率毛细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内开有多个光纤贯穿孔2,管体1的两端端面均开有多个导向孔3,导向孔3连通光纤贯穿孔2,光纤贯穿孔2与导向孔3的内壁均固定设有低折射率层4,导向孔3与管体1的端面间安装锁紧盖5,锁紧盖5与管体1的端面间设有粘胶层7。通过导向孔3便于光线插入光纤贯穿孔2内,低折射率层4降低毛细管的折射率,使折射率小于光纤折射率,然后通过粘胶层7将锁紧盖5固定在管体1和导向孔3间,通过锁紧盖5将光纤固定,使用便捷。
22.低折射率层4为气相沉积形成的掺氟石英低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4的厚度为60

180nm。
23.导向孔3包括定位孔31和挤压孔32,定位孔31的一端连通光纤贯穿孔2,定位孔31的另一端连通挤压孔32的一端,挤压孔32的另一端与管体1的端面对齐,定位孔31和挤压孔32均为圆台结构,挤压孔32的小径端直径等于光纤贯穿孔2的直径,挤压孔32的大径端直径等于定位孔31的小径端直径,定位孔31的内壁倾斜坡度小于挤压孔32的内壁倾斜坡度,通过圆台结构的导向孔3对光纤进行导向,便于光纤快速插入光纤贯穿孔2内。
24.锁紧盖5包括连接盘51,连接盘51上固定连接多个过渡环52的一端,过渡环52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块53的一端,定位块53、过渡环52和连接盘51间开有密封孔54,定位块53的另一端外壁固定安装多个夹紧片55,定位块53为圆台结构,且定位块53的外壁贴合定位孔31的内壁,夹紧片55沿定位块53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夹紧片55远离定位块53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半球结构的防滑块,则光纤贯穿管体1后,将光纤端面沿密封孔54穿出,然后将压紧
片55和定位块53插入导向孔3内,随着锁紧盖5的移动,定位孔31的内壁倾斜坡度小于挤压孔32的内壁倾斜坡度,则夹紧片55逐渐接触挤压孔32内壁,并通过倾斜的挤压孔32内壁挤压夹紧片55,使得夹紧片55向内夹紧光纤,最终定位块53完全贴合定位孔31定位,此时过渡环52处于管体1和连接盘51间隙间,通过向管体1和连接盘51间隙注入胶水形成粘胶层7,使得锁紧盖5完全固定,光纤固定稳固,且胶水与光纤不接触,避免影响光纤折射率。
25.使用时,通过导向孔3便于光线插入光纤贯穿孔2内,低折射率层4降低毛细管的折射率,使折射率小于光纤折射率,然后将光纤端面沿密封孔54穿出,然后将压紧片55和定位块53插入导向孔3内,随着锁紧盖5的移动,定位孔31的内壁倾斜坡度小于挤压孔32的内壁倾斜坡度,则夹紧片55逐渐接触挤压孔32内壁,并通过倾斜的挤压孔32内壁挤压夹紧片55,使得夹紧片55向内夹紧光纤,最终定位块53完全贴合定位孔31定位,此时过渡环52处于管体1和连接盘51间隙间,通过向管体1和连接盘51间隙注入胶水形成粘胶层7,使得锁紧盖5完全固定,光纤固定稳固,且胶水与光纤不接触,避免影响光纤折射率,保证折射率的均匀性。
2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2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