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压铸模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当汽车引擎发生一些故障,需要检查维修时,通常会首先打开汽车的外壳,即引擎盖进行排查,汽车上安装有支撑件及支架用于支撑汽车外壳,从而便于检修工作的进行。现有的汽车外壳支架浇筑模具制造的汽车外壳支架,通常为固定模式,无法根据使用情况对其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部分操作不便进行,影响对汽车外壳的支撑及固定作用,且汽车外壳支架的设计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为此,提出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外壳支架不便于调节、支架浇筑模式较为固定、不利于调整支架生产参数的问题;以达到提高支架生产参数的调整、改变支架生产的模式、调整支架的使用灵活性的目的,提高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的适用性。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包括模座顶盖、压铸模座、模座安装座、铸模架及脱模座,所述模座顶盖底部设有压铸模座,所述压铸模座底部设有模座安装座,所述压铸模座内设有铸模架,所述模座安装座中央设有脱模座,所述脱模座顶部与铸模架底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铸模架中央设有注胶口,所述注胶口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分别设有支架浇筑槽,所述支架浇筑槽外端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支架浇筑槽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外端分别设有辅助架。
6.进一步,所述压铸模座顶端边沿拐角处分别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分别设有支架,所述压铸模座前后两端边沿分别设有安置槽。
7.进一步,所述支架顶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内设有弹性芯,所述立柱顶端设有卡接榫,所述卡接榫顶部设有限位块,所述模座顶盖对应卡接榫处设有连接榫块,所述连接榫块内设有限位槽。
8.进一步,所述辅助架底部设有浇筑腔,所述浇筑腔中央设有铸模件,所述铸模件底部外端设有四组模型脚,所述模型脚内分别设有型腔,所述模型脚内侧底部分别设有释压管。
9.进一步,所述模座顶盖边沿设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底部设有缓冲架,所述缓冲架底部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底部设有冷却水循环座,所述冷却水循环座内侧设有冷水循环管,所述冷水循环管底部设有弹性底座,所述冷水循环管内侧设为辅助架组件。
10.进一步,所述模座顶盖底部设有延伸板一,所述延伸板一底部设有延伸板二,所述延伸板二底部设有气压平衡槽口,所述延伸板二下方设有铸模座,所述冷水循环管设于所述铸模座上。
11.进一步,所述模座安装座边沿拐角处分别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底部分别设有升降气缸,所述支撑装置顶端嵌入压铸模座底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其结构简单,可根据具体的设计调节参数调整汽车外壳支架的具体如长度、高度及各项压铸参数,适配不同支撑需求的汽车外壳支架的生产需求,降低支架浇筑的原料消耗,整个压铸模具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采用上下浇灌及压铸冷凝配合在一起的压铸装置相结合,利用支撑装置及升降装置配合脱模件进行模具与产品的脱模操作,降低产品脱模难度,加快汽车外壳支架的生产速度,使得压铸模具组件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14.2、本实用新型方案在铸模架内设置两组相通的铸模腔,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相应第二组铸模腔的开合状态及数目,适配不同支撑强度及结构的支架主体的使用,保证支架使用的安全性,其压铸装置内设置相应的散热及冷凝装置,可加快汽车外壳支架的冷凝速度,保证生产进程,设置释压装置及减震装置,可减少原料内混有气体对支架生产的影响,保证支架强度,降低压铸作业产生的震动对模座安装座及整个压铸模具的影响,延长压铸模具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的压铸模座内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的压铸模座的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的辅助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的模座顶盖及其连接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为模座顶盖、11为定位架、12为缓冲架、13为调节架、14为冷却水循环座、15为延伸板一、16为延伸板二、17为气压平衡槽口、18为冷水循环管、19为弹性底座、2为压铸模座、21为支撑座、22为支架、221为立柱、222为弹性芯、223为卡接榫、224为限位块、23为安置槽、3为模座安装座、4为铸模架、41为注胶口、42为支撑板、43为支架浇筑槽、44为定位销、45为定位柱、46为辅助架、461为浇筑腔、462为铸模件、463为模型脚、464为型腔、465为释压管、5为脱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参阅图1
‑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包括模座顶盖1、压铸模座2、模座安装座3、铸模架4及脱模座5,模座顶盖1底部设有压铸模座2,压铸模座2底部设
有模座安装座3,压铸模座2内设有铸模架4,模座安装座3中央设有脱模座5,脱模座5顶部与铸模架4底部连接,模座顶盖1盖住压铸模座2顶部,模座安装座3固定住压铸模座2底部的安装,压铸模座2内部固定住铸模架4的安装,铸模架4内设置汽车外壳支架压铸组件,利用模座顶盖1中央设置的注胶口41向铸模架4内注入原料,原料在铸模架4内冷却成型,确保压铸材料与铸模架4内腔充分接触,保证支架铸模件成品的统一性,脱模座5正对铸模架4底部设置,可通过脱模座5断开铸模架4与模座安装座3的连接,将浇筑成型的汽车外壳支架从压铸模座2内取出。
23.参阅图2,铸模架4中央设有注胶口41,注胶口4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42,支撑板42底部分别设有支架浇筑槽43,支架浇筑槽43外端分别设有定位柱45,支架浇筑槽4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定位销44,定位销44外端分别设有辅助架46,壳体支架原料从模座顶盖1中央注入注胶口41内,注胶口41底部内腔连通支架浇筑槽43内腔,支架浇筑槽43内腔固定住原料并进行冷凝,支撑符合要求的汽车壳体支架,铸模架4通过支撑板42支撑住与模座顶盖1的连接,配合定位柱45固定住整个铸模架4的固定安装,铸模架4底部边沿通过定位销44固定住辅助架46顶端的安装,支架浇筑槽43底部设有流通管道与辅助架46内腔连接,将浇筑原料传导至辅助架46内进行支架固定辅助件的浇筑,加强汽车壳体支架安装的稳定性欲牢固性。
24.支架浇筑槽43内腔边沿设有挡边及移动装置,在控制端可根据实际浇筑需求设置挡边在移动装置上的固定位置,便于浇筑装置生产不同规格的外壳支架。
25.压铸模座2顶端边沿拐角处分别设有支撑座21,支撑座21内分别设有支架22,压铸模座2前后两端边沿分别设有安置槽23,压铸模座2边沿通过支撑座21固定住支架22,压铸模座2通过支架22固定住与模座顶盖1的连接,压铸模座2前后两端边沿通过安置槽23固定于模座顶盖1底部设置的延伸固定组件,加强模座顶盖1与压铸模座2连接的稳定性。
26.参阅图3,支架22顶端设有立柱221,立柱221内设有弹性芯222,立柱221顶端设有卡接榫223,卡接榫223顶部设有限位块224,模座顶盖1对应卡接榫223处设有连接榫块,连接榫块内设有限位槽,支架22固定住立柱221的安装,立柱221支撑住卡接榫223的安装,连接榫223顶端通过限位块224一同嵌入模座顶盖1内,限位块224嵌入限位槽内,连接榫块固定住卡接榫223,避免支架22组件发生松动,保证压铸模座2与模座顶盖1之间的连接。
27.参阅图4,辅助架46底部设有浇筑腔461,浇筑腔461中央设有铸模件462,铸模件462底部外端设有四组模型脚463,模型脚463内分别设有型腔464,模型脚463内侧底部分别设有释压管465,支架浇筑槽43内的浇筑原料经过流通管道流入浇筑腔461内,铸模件462根据需求设计为相应规格及形状的支撑架,便于浇筑原料利用铸模件凝成相应形状的辅助支撑架,加强汽车外壳支架安装的稳定性,型腔464及模型脚463加强辅助支撑架成型后使用的稳定性,整个辅助架46内的冷凝及铸模产生废气可通过释压管465进行平衡,保证辅助支撑架的均质及夯实性。
28.参阅图5,模座顶盖1边沿设有定位架11,定位架11底部设有缓冲架12,缓冲架12底部设有调节架13,调节架13底部设有冷却水循环座14,冷却水循环座14内侧设有冷水循环管18,冷水循环管18底部设有弹性底座19,冷水循环管18内侧设为辅助架46组件,模座顶盖1通过定位架11固定住缓冲架12的安装,缓冲架12连接压铸模座2外壳,缓解压铸组件灌注原料对铸模架4边沿的冲击,缓冲架12通过调节架13与冷却水循环座14连接,冷却水循环座
14内的水流冲击力可通过缓冲架12及弹性底座19进行释放,降低冷水循环产生的震动对汽车外壳支架浇筑冷凝的影响。
29.模座顶盖1底部设有延伸板一15,延伸板一15底部设有延伸板二16,延伸板二16底部设有气压平衡槽口17,延伸板二16下方设有铸模座,冷水循环管18设于铸模座上,模座顶盖1通过延伸板一15固定住与延伸板二16的连接,延伸板一15及延伸板二16设于安置槽23内,可通过安置槽23固定住延伸组件与铸模架4的连接,保证铸模架4与模座顶盖1的稳定安装。
30.模座安装座3边沿拐角处分别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底部分别设有升降气缸,支撑装置顶端嵌入压铸模座2底部,模座安装座3通过支撑装置及升降气缸作用压铸模座2上下移动,便于脱模座5将冷凝成型的汽车外壳支架取出。
3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外壳支架压铸模具,其结构简单,可根据具体的设计调节参数调整汽车外壳支架的具体如长度、高度及各项压铸参数,适配不同支撑需求的汽车外壳支架的生产需求,降低支架浇筑的原料消耗,整个压铸模具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在铸模架内设置两组相通的铸模腔,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相应第二组铸模腔的开合状态及数目,适配不同支撑强度及结构的支架主体的使用,保证支架使用的安全性,其压铸装置内设置相应的散热及冷凝装置,可加快汽车外壳支架的冷凝速度,保证生产进程,设置释压装置及减震装置,可减少原料内混有气体对支架生产的影响,保证支架强度,降低压铸作业产生的震动对模座安装座及整个压铸模具的影响,延长压铸模具的使用时间。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