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1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河涌、湖泊底泥原位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污染水体修复治理中,底泥污染治理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环境难题。底泥作为水体中各类污染物的蓄积场所,其中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会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重金属污染物一般主要蓄积在水体底泥的表层,水体环境一旦发生改变,将导致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重新释放进入水体,由此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目前对于污染底泥的处置主要采取的方法有疏浚后海洋倾倒、脱水资源化利用、固化处理等。然而由于水体污染底泥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可压缩性强、承载力低等特性,导致疏浚处置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污染物扩散等问题。因此,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因其对原有环境扰动小、成本低、无需运输、不额外占用空间等优势,目前在污染底泥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3.然而,现有的搅拌设备只适合于水泥、砂石等混合物的搅拌,还缺乏用于污染底泥原位修复中集底泥搅拌、修复剂同步注射、水体底部快速复氧等功能于一体的专用设备。
4.如何提供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搅拌牙板和连接基板模块,所述搅拌牙板呈流线型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装置主体上,所述连接基板模块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主体上方,与所述搅拌装置主体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呈圆锥形或半球形,内部设置有修复剂输送管道,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外壁上设置有修复剂投加口。
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牙板设置有开孔。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基板模块包括连接板、安装板和液压马达,所述连接板水平放置,表面设置有修复剂管道口,修复剂管道口与修复剂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中心位置,所述安装板垂直焊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焊接位置设置有加强肋。
11.本实用新型主体呈圆锥形或半球形,搅拌牙板呈流线型均匀分布,减小搅拌装置主体进入的阻力,方便主体深入水体底泥之中。搅拌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修复剂输送管道,外壁设置有修复剂投加口,能够使修复剂伴随着搅动投加,使修复剂与底泥均匀混合,搅拌牙板设置有开孔,降低搅拌装置的能耗,连接基板模块连接板与安装板设置有加强肋,使安
装板不会在搅拌装置使用过程中开裂,保证了连接基板模块的强度。通过连接基板模块的安装板与液压挖掘机的摇臂相连,并通过液压挖掘机的驱动系统驱动液压马达,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深入水体底泥之中快速旋转,并利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湍流将空气中大量的氧气溶入泥水系统,使水体和底泥快速复氧,伴随着修复剂的投加,使得泥、水、剂三者充分混合均匀,改善底部厌氧环境,使水体环境恢复至健康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主视图。
1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15.其中,1.搅拌装置主体;2.搅拌牙板;3.开孔;4.修复剂投加口;5.连接板;6.安装板;7.液压马达;8.加强肋;9.修复剂管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17.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主体1、搅拌牙板2、修复剂投加口4和连接基板模块,搅拌装置主体1呈圆锥形,内部设置有修复剂输送管道,所述修复剂投加口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主体1外壁上,搅拌牙板2呈流线型均匀分布在搅拌装置主体1上,搅拌牙板2上设置有开孔3,连接基板模块设置在搅拌装置主体1上方,与搅拌装置主体1转动连接,连接基板模块包括连接板5、安装板6和液压马达7,连接板5设置有修复剂管道口9,安装板6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6设置有两块,焊接在连接板5两侧,安装板6与连接板5焊接位置设置有加强肋,液压马达7安装在连接板5上。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与液压挖掘机的摇臂相连,并通过液压挖掘机配套的动力系统驱动液压马达7,使搅拌装置主体1带动搅拌牙板2高速旋转,通过将液压挖掘机摇臂探入水底实现对底泥的快速搅拌。同时,通过连接基板模块中修复剂管道口9将调制合格的修复剂输送至修复剂输送管道,搅拌时修复剂不断从搅拌装置主体1的修复剂投加口4排出与搅起的底泥充分接触,均匀混合。在搅拌装置高速搅拌底泥的过程中,带动大量的空气进入泥水混合物中,由于剧烈的湍流作用,大量的氧气溶解于搅拌的泥水混合物中,同时在高效修复剂的作用下,污泥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得到快速稳定分解。本使用新型通过搅拌的方式处理污染底泥,实施效率高,能够使水底快速富氧,改善了底部厌氧环境,使水体环境恢复至健康平衡状态。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搅拌牙板和连接基板模块,所述搅拌牙板呈流线型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装置主体上,所述连接基板模块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主体上方,与所述搅拌装置主体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呈圆锥形或半球形,内部设置有修复剂输送管道,所述搅拌装置主体外壁上设置有修复剂投加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牙板设置有开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板模块包括连接板、安装板和液压马达,所述连接板水平放置,表面设置有修复剂管道口,修复剂管道口与修复剂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中心位置,所述安装板垂直焊接在所述连接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焊接位置设置有加强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液压驱动式污染底泥原位搅拌装置,属于污染河涌、湖泊底泥原位修复领域。包括搅拌装置主体、搅拌牙板和连接基板模块,所述搅拌牙板呈流线型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装置主体上,所述连接基板模块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主体上方,与所述搅拌装置主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受污染的淤泥和污水进行搅拌,同步投加修复剂,并利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湍流将空气中大量的氧气溶入泥水系统,使水体和底泥快速复氧,使得泥、水、剂三者充分混合均匀,改善底部厌氧环境,使水体环境恢复至健康平衡状态。康平衡状态。康平衡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1/12/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2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