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
背景技术:
2.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需要使用充电桩插头。
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充电桩插头在长时间充电时会导致插头变热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加速插头部件老化,缩短使用寿命,且常见的插头在不使用时都是裸露在外的,一方面在插的过程中容易漏电造成伤害,一方面会落灰,清理起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插头体,所述插头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机和温感器,所述插头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与插头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装置。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滑动块并与滑动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和第一矩形槽固定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插头体的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圆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杆和圆槽固定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尘网装置包括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壁设置有网体,所述防护壳的两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块和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网体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定位杆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温感器,当插头体温度升高时,会控制散热风机启动,进而对插头体进行降温,当需要对插头进行插入时,先向下按压第二圆杆,使得第二圆杆在第一圆杆的外表面滑动,第二圆杆滑动会使得第二弹簧发生形变,当第二圆杆与圆孔分离时,此时将防护壳顶上汽车插入部,此时汽车插入部会给防护壳一个力,使得防护壳带动滑动块在第一矩形槽和固定杆的外表面滑动,滑动块滑动会使得第一弹簧发生形变,此时在防护壳内部的插头体就会露出来,进而插入汽车插入部进行充电,整个装置通过第二圆杆、第一圆杆、第二弹簧、圆孔、防护壳、滑动块、第一弹簧和固定杆的相互作用,使得插头体在不使用时可以被保护起来,不会落灰,插入时可以有效避免漏电造成的伤害,且可以在插头温度上升时主动降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尘网装置,防护壳会影响散热效果,在上面设置防尘网,既可以散热又可以防尘,当需要对防尘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时,向外拉动挡块,挡块会带动定位杆运动,定位杆运动会使得第三弹簧发生形变,当定位杆与定位孔分离时,可以将防尘网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防尘网不影响散热效果又可以防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的图1中b处的放大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的图2中c处的放大图。
19.图例说明:
20.1、手柄;2、插头体;3、散热风机;4、温感器;5、防护装置;6、防尘网装置;
21.51、矩形块;52、第一矩形槽;53、滑动块;54、防护壳;55、固定杆;56、第一弹簧;57、圆槽;58、第一圆杆;59、第二圆杆;510、第二弹簧;511、圆孔;
22.61、第二矩形槽;62、网体;63、定位杆;64、挡块;6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主动降温的新能源充电桩插头,包括手柄1,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插头体2,插头体2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机3和温感器4,插头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5,防护装置5包括矩形块51,矩形块51与插头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矩形块5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52,第一矩形槽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3,滑动块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54,防护壳54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装置6,第一矩形槽52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5,固定杆55贯穿滑动块53并与滑动块53的
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杆55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53和第一矩形槽52固定连接,插头体2的顶部开设有圆槽57,圆槽5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58,第一圆杆58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圆杆59,防护壳54的顶部开设有圆孔511,圆孔511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圆杆59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第一圆杆58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510,第二弹簧5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杆59和圆槽57固定连接。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温感器4,当插头体2温度升高时,会控制散热风机3启动,进而对插头体2进行降温,当需要对插头进行插入时,先向下按压第二圆杆59,使的第二圆杆59在第一圆杆58的外表面滑动,第二圆杆59滑动会使得第二弹簧510发生形变,当第二圆杆59与圆孔511分离时,此时将防护壳54顶上汽车插入部,此时汽车插入部会给防护壳54一个力,使得防护壳54带动滑动块53在第一矩形槽52和固定杆55的外表面滑动,滑动块53滑动会使得第一弹簧56发生形变,此时在防护壳54内部的插头体2就会露出来,进而插入汽车插入部进行充电,整个装置通过第二圆杆59、第一圆杆58、第二弹簧510、圆孔511、防护壳54、滑动块53、第一弹簧56和固定杆55的相互作用,使得插头体2在不使用时可以被保护起来,不会落灰,插入时可以有效避免漏电造成的伤害,且可以在插头温度上升时主动降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7.实施例2
28.如图2和图5所示,防尘网装置6包括第二矩形槽61,第二矩形槽61的内壁设置有网体62,防护壳54的两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63,定位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64,定位杆6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65,第三弹簧65的两端分别与挡块64和防护壳54固定连接,网体62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定位杆63固定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尘网装置6,防护壳54会影响散热效果,在上面设置防尘网,既可以散热又可以防尘,当需要对防尘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时,向外拉动挡块64,挡块64会带动定位杆63运动,定位杆63运动会使得第三弹簧65发生形变,当定位杆63与定位孔分离时,可以将防尘网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防尘网不影响散热效果又可以防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1.如图1
‑
5所示,通过设置温感器4,当插头体2温度升高时,会控制散热风机3启动,进而对插头体2进行降温,当需要对插头进行插入时,先向下按压第二圆杆59,使的第二圆杆59在第一圆杆58的外表面滑动,第二圆杆59滑动会使得第二弹簧510发生形变,当第二圆杆59与圆孔511分离时,此时将防护壳54顶上汽车插入部,此时汽车插入部会给防护壳54一个力,使得防护壳54带动滑动块53在第一矩形槽52和固定杆55的外表面滑动,滑动块53滑动会使得第一弹簧56发生形变,此时在防护壳54内部的插头体2就会露出来,进而插入汽车插入部进行充电,通过设置防尘网装置6,防护壳54会影响散热效果,在上面设置防尘网,既可以散热又可以防尘,当需要对防尘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时,向外拉动挡块64,挡块64会带动定位杆63运动,定位杆63运动会使得第三弹簧65发生形变,当定位杆63与定位孔分离时,可以将防尘网拆卸下来进行清理。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