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可较方便、稳定地移动电机,并能对其进行持续散热。
背景技术:
2.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使被接触物相结合的目的。其结构简单,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功率的变压器。电焊机是利用电感的原理,电感量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变化,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压电弧来融化电焊条上的钎料,来达到原子间结合的目的。
3.电焊机广泛应用于设备制造、机械加工、工装维护等相关的工作领域。在使用电焊机时,根据焊接的位置不同需要经常对电焊机设备进行搬运移动,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人工推动,操作不方便浪费人力,且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对电焊机因碰撞造成伤害;并且电焊机配件摆放凌乱,影响现场管理;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能对电焊机进行有效的散热,影响其使用寿命。
4.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为:cn 202020666582.8,公开日为:2021年6月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焊机用底座。该实用新型包括横杆、竖板、中空杆及万向轮,竖板左端对称固定两个万向轮,竖板上端对称固定连接中空杆,可调整横杆的高度。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向不同方向转移装置时比较费力,且存在发生侧翻的危险,稳定性和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焊机设备搬运困难,稳定性和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可将电焊机向任意方向进行平稳地移动;在电焊机使用过程中,设置的扇叶可对其持续散热,并且该装置具有占据空间小,使用方便,灵活性强的特点,便于推广使用。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包括框架形的固定架以及固定于固定架下部的底板,底板上向下开有配合电焊机规格的限位槽,限位槽规格可以略微大些,即电焊机置于限位槽内后,移动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以避免歪倒造成损害;所述固定架框架的支脚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与限位槽配合,以保持电焊机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架框架的横杆上固定有连接着驱动电机的扇叶,所述扇叶风向正对着电焊机,对电焊机工作过程中降温。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电焊机周边的底板上还均匀开有通风孔,与扇叶的风向形成对流,及时散热。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电焊机上方的固定架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设置有隔板,可以将焊条分类摆放,也可以放置不同的操作工具,使用方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万向轮上连接有防滑片,移动到位后,避免整个装置移位。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固定架框架前端的立杆底部连接有转向轴,立杆部上连接有伸缩杆,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推送整个装置;所述转向轴底部连接万向轮,方便转向。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伸缩杆上均匀分布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横向连接有调节杆,可自由调节伸缩杆的高度,有助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方便、舒适地移动装置。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伸缩杆顶端横向连接有上把手;所述固定架框架上固定连接有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在固定架上位置相对设置,双把手设置,可从不同方向推送整个装置,操作方便。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上把手和下把手均套接有橡胶套,一方面为了防止操作人员移动装置时手打滑,另一方面增加了移动时的安全性。
17.3、有益效果
18.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的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底板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转向轴连接的四个万向轮,可向各个方向移动装置,且转向轴上设置有防滑片,防止装置移动过程发生滑移;电焊机在转移过程中始终被固定在底板上,不需要将装置一端抬起后再对装置进行移动,极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及使用时的便利性;
20.(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借助驱动电机带动扇叶对工作中的电机进行散热,同时在底板上设有通风孔,可有效避免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电焊机使用寿命减少的危险。
2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在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收纳盒减小了装置占有的空间,收纳盒被三个隔板分成两个空间,用于摆放电焊机的零配件及其他使用工具,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2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通过圆形杆中的卡扣来控制伸缩杆伸长或压缩,便于操作人员根据个人习惯移动装置,上把手和下把手外层设有橡胶套,一方面为了防止操作人员移动装置时手打滑;另一方面增加了移动时的舒适度。
23.(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装置呈上下两层,有效减少了装置的空间占有体积,便于使用和放置。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7.图4为图2a处放大后的左视图;
28.图5为图2a处放大后的右视图。
29.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上把手;2、橡胶套;3、伸缩杆;4、调节孔;5、卡扣;6、调节杆;7、扇叶;8、驱动电机;9、固定架;10、通风孔;11、转向轴;12、万向轮;13、限位槽;14、防滑片;15、底板;16、下把手;17、电焊机;18、收纳盒;19、隔板;20、控制杆;21、插销;22、转轴;23、弹簧;2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1.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2.实施例1
33.结合图1、2和3,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包括框架形的固定架9 以及固定于固定架9下部的底板15,底板15上向下开有配合电焊机规格的限位槽13,限位槽13规格可以略微大些,即电焊机置于限位槽13内后,移动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以避免歪倒造成损害;所述固定架9框架的支脚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即在底板15下方四个角的位置固定连接万向轮12,万向轮12与限位槽13配合,以保持电焊机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架9框架的横杆上固定有连接着驱动电机8的扇叶7,所述扇叶7风向正对着电焊机,对电焊机工作过程中降温。电焊机周边的底板15上还均匀开有通风孔10,与扇叶7 的风向形成对流,及时散热。驱动电机8用来带动扇叶7对电焊机17进行散热,同时底板 15上的通风孔10可有效加快散热。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电焊机上方的固定架9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上设置有收纳盒18,所述收纳盒18内设置有隔板19,可以将焊条分类摆放,也可以放置不同的操作工具,用于整齐摆放电焊机17的配件及其它使用工具。支撑板24与底板15形成平行的双层结构。万向轮 12上连接有防滑片14,移动到位后,避免整个装置移位。固定架9框架前端的立杆底部连接有转向轴11,立杆部上连接有伸缩杆3,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推送整个装置;所述转向轴11底部连接万向轮12,方便转向。伸缩杆3顶端横向连接有上把手1;所述固定架9框架上固定连接有下把手16;所述上把手1和下把手16在固定架9上位置相对设置,双把手设置,可从不同方向推送整个装置,操作方便。上把手1和下把手16均套接有橡胶套2,一方面为了防止操作人员移动装置时手打滑,另一方面增加了移动时的安全性。
36.实施例3
37.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焊机的移动散热装置,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如图1所示,伸缩杆3上均匀分布有调节孔4;所述调节孔4内横向连接有调节杆6,可自由
调节伸缩杆3的高度,有助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方便、舒适地移动装置。如图2、4、5所示,调节杆6为中空结构,有控制伸缩杆3伸长或压缩的卡扣5,卡扣5固定于控制杆20上,通过按下其中一个卡扣5,控制杆20带动转轴22转动,使得转轴22两侧的弹簧23弹出,弹簧23一端的插销21插入调节孔4内,将伸缩杆的高度固定;按下另外一各卡扣5时,控制杆20带动转轴22将弹簧23收回,由于连控制杆20所连接转轴22的位置不同,转轴22 恢复到原来位置,此时弹簧23收缩,此时插销21从调节孔4内拔出,从而又可自由调节伸缩杆3的高度,有助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方便、舒适地移动装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