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0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阳台。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指的是,预先在工厂制作部位构件,之后将预制好的部位构件运输至工地,进而装配形成的建筑。
3.一般地,装配式阳台施工工艺如下:
4.步骤一,根据设计依据,在工厂装配式阳台构件;
5.步骤二,将阳台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
6.步骤三,吊装阳台构件至指定地点;
7.步骤四,搭设临时支撑设施支撑阳台构件;
8.最后,在阳台构件和主体结构之间现浇连接,待连接处的结构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撑设施,进而完成装配式阳台的安装施工。
9.在进行步骤三时,若阳台构件中的侧板围护高度大时,则吊装工作难度大,装配作业不易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10.为了改善因装配式阳台侧板围护高度大导致的吊装工作难度大的情况,进而降低阳台构件装配施工的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阳台。
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2.一种装配式阳台,其包括阳台基座和侧板围护,所述阳台基座顶部设有两处底台,所述侧板围护底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处底台,所述侧板围护顶部转动且垂直于阳台基座向上,所述侧板围护底部与阳台基座顶部之间形成有转动区域,所述转动区域内形成有现浇层一,所述现浇层一内埋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位于侧板围护和阳台基座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时,将侧板围护转动放置在阳台基座顶部,利用吊装专用绳索将侧板围护绑缚在阳台基座顶部,直至侧板围护稳固。在主体结构指定位置搭设临时支撑架,临时支撑架支撑阳台基座顶部,然后解除吊装专用绳索,并将侧板围护转动升起,直至侧板围护垂直阳台基座向上,对此时的侧板围护进行临时固定,将阳台基座与主体结构安装连接,且使用现浇的方式对安装连接部位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在侧壁围护和阳台基座相对一侧分别开设孔眼,并将固定件埋设入孔眼中,然后在转动区域现浇形成现浇层一,且使得固定件埋置在现浇层一内。通过将装配式阳台转动组装成协调的单元进而方便进行吊装,减少侧板围护影响吊装作业,在安装装配式阳台时,先利用固定件初步连接垂直状态下的侧板围护,后通过现浇层一对侧板围护、阳台基座以及底台之间进行加固,并完成装配式阳台的组装,从而使得本方案具有降低装配式阳台装配施工难度的优点。
14.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连接筋,所述侧板围护开设有灌浆孔,所述侧板围护底部开设有预埋孔,所述预埋孔连通于灌浆孔,所述连接筋一端埋设于预埋孔底部内,所述连接筋
另一端插设于阳台基座顶部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侧板围护放置在阳台基座上时,预先将连接筋放置在预埋孔内,且用橡胶塞封堵预埋孔底口,之后正对预埋孔在阳台基座顶部开设孔眼,当转动升立侧板围护时取出橡胶塞,进而使得连接筋坠落至孔眼内,进而方便连接筋连接侧板围护和阳台基座。
16.可选的,自所述侧板围护向底台内设有限转件,所述限转件用于限制侧板围护转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升立侧板围护时,侧板围护用转动的趋势,导致侧板围护的稳定性不佳,而限转件可以阻挡侧板围护转动脱离底台。
18.可选的,所述限转件为限转筋,自所述侧板围护向底台内延伸开设有限转孔,所述限转筋插设于限转孔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侧板围护处于垂直阳台基座的状态时,利用打眼设备自侧板围护向底台内打设限转孔,然后将限转筋插设在限转孔内,限转筋可以阻挡侧板围护。
20.可选的,所述限转孔内形成有填充层,所述限转筋埋置于填充层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限转孔内填充砂浆进而形成填充层,从而改善限转筋、侧板围护以及底台之间的连接性能。
22.可选的,所述阳台基座埋置有吊装杆件,所述吊装杆件两端穿出阳台基座,所述吊装杆件两端用于吊装阳台基座和侧板围护。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吊装专用绳索分别安装连接吊装杆件两端部,再与将侧板围护绑缚在阳台基座顶部的绳索相互连接,进而形成完成固定体系,之后方便利用塔吊通过绳索将阳台基座和侧板围护吊运至指定目的地。
24.可选的,所述吊装杆件包括螺纹杆一、螺纹杆二以及吊装环,所述螺纹杆一两端位于阳台基座外部,且螺纹杆一端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二一端设于螺纹槽内,所述螺纹杆二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吊装环。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阳台基座时时,将螺纹杆一旋入螺纹槽内,之后利用吊装专用绳索通过缠绕连接吊装环,进而方便提升阳台基座,而当吊装工作结束时,可以通过旋离螺纹杆一,进而实现方便回收螺纹杆一和吊装专用绳索。
26.可选的,所述吊装杆件至少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吊装杆件沿侧板围护转动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吊装杆件至少有两组,且分别沿侧板围护转动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可以通过多组吊装专用绳索与相应的吊装杆件相连,进而实现提高阳台基座在吊装运送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先利用固定件连接垂直状态下的侧板围护,后通过现浇层一对侧板围护、阳台基座以及底台之间进行加固,并完成装配式阳台的组装;
30.2.当转动升立侧板围护时取出橡胶塞时,连接筋坠落至孔眼内,进而方便连接筋连接侧板围护和阳台基座;
31.3.向限转孔内填充砂浆进而形成填充层,从而改善限转筋、侧板围护以及底台之
间的连接性能。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式阳台吊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3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式阳台安装及加固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阳台基座;11、底台;2、侧板围护;21、灌浆孔;22、预埋孔;23、限转孔;24、填充层;3、转动区域;4、现浇层一;5、连接筋;6、限转筋;7、吊装杆件;71、螺纹杆一;711、螺纹槽;72、螺纹杆二;73、吊装环;8、现浇层二。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阳台,参照图1、图2,其包括阳台基座1、侧板围护2以及吊装杆件7,阳台基座1有一块,侧板围护2有三块,阳台基座1为矩形的块状物,阳台基座1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台11,其中两处底台11顶部高度位置较低,另外两处底台11顶部高度位置较高。在其中两块相对平行的侧板围护2当中,每一侧板围护2底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一个处于较低位置的底台11和一个处于较高位置的底台11,每一侧板围护2顶部分别转动放置在阳台基座1顶部,且其中两块侧板围护2顶部相对间隔布置。余下的一块侧板围护2底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块较高位置的底台11相对一侧,余下的一块侧板围护2顶部分别转动放置在其中两块侧板围护2顶部,且余下的一块侧板围护2分别垂直于其中两块侧板围护2。
39.底台11顶部呈圆弧状,侧板围护2转动靠近底台11的顶部处开设有缺口,缺口内壁的形状与底台11顶部的圆弧形状相适应,同时任一侧板围护2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阳台基座1向靠近阳台基座1的转动方向,或者任一侧板围护2的转动方向为自靠近阳台基座1向远离阳台基座1的转动方向。
40.吊装杆件7有两组,两组吊装杆件7相对水平且均埋置在阳台基座1内,同时两组吊装杆件7的端部依次伸出阳台基座1。吊装杆件7包括螺纹杆一71、螺纹杆二72以及吊装环73,螺纹杆一71外壁形成有螺纹,在工厂加工阳台基座1内部的钢筋骨架时,螺纹杆一71与钢筋骨架焊接固定,而螺纹杆一71外壁形成的螺纹可以改善螺纹杆一71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性能。螺纹杆一71两端部分别与阳台基座1侧壁处于平齐状态,螺纹杆一71两端部分别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螺纹槽711,螺纹杆二72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相应的螺纹槽711内壁,螺纹杆二72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相应的吊装环73,吊装环73用于与吊装专用绳索安装连接。且利用吊装专用绳索绑缚处于叠合状态下的侧板围护2和阳台基座1,吊装专用绳索绑缚相遇时,应交叉缠绕以提高吊装稳定性。
41.参照图3、图4,每一侧板围护2顶部垂直远离阳台基座1向上。其中两块侧板围护2平行相对间隔布置,余下一块侧板分别与其中两块侧板围护2呈垂直状。任一侧板围护2朝向阳台基座1的一侧均开设有灌浆孔21,灌浆孔21有若干,任一侧板围护2上开设的若干灌浆孔21依次间隔均匀分布,且任一侧板围护2上开设的若干灌浆孔2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42.任一侧板围护2底部对应相应的灌浆孔21开设有预埋孔22,预埋孔22自上而上延伸,预埋孔22顶口与相应的灌浆孔21相连通。预埋孔22底部内埋设有连接筋5,阳台基座1顶部对应每一预埋孔22依次开设有孔眼,连接筋5伸出预埋孔22底口,且伸出预埋孔22底口的连接筋5一端插设于孔眼内,且连接筋5位于预埋孔22底口内的一端高度位置低于预埋孔22的顶端。所以当侧板围护2处于水平状态时,将连接筋5插设入预埋孔22内,并用橡胶塞封堵预埋孔22底口,将水平状态下的侧板围护2转动升至竖直状态后,取出橡胶塞,连接筋5底部在自重作用下掉落至孔眼内,进而使得侧板围护2与阳台基座1初步相连;在侧板围护2处于竖直状态时,侧板围护2底部与阳台基座1之间形成有转动区域3,铺设侧模对转动区域3进行封闭,可在侧模开设输送孔,进而通过输送孔加快向转动区域3内输送砂浆,而当封闭的转动区域3内砂浆处于合适的位置时,利用灌浆设备自灌浆孔21向预埋孔22内输送砂浆,砂浆填充溢出封闭的转动区域3时,暂停输送。待封闭的转动区域3内的砂浆初步凝结时,自灌浆孔21向预埋孔22内进行二次输送砂浆,直至砂浆填充至灌浆孔21处停止,进而在封闭的转动区域3内形成现浇层一4,从而实现固定连接侧板围护2和阳台基座1。
43.在开设灌浆孔21后,利用打眼设备,在两块侧板围护2背离与较高底台11转动相连的侧板围护2的一侧依次开设有限转孔23,限转孔23斜向下开设,且限转孔23延伸至较低的底台11内。向限转孔23内插设限转筋6,并向限转孔23内输送砂浆并形成填充层24,填充层24的形成应先于现浇层一4的形成。
44.开设限转孔23之前且在开设灌浆孔21之前,利用打眼设备,自与较高的底台11转动相连的侧板围护2向相邻的侧板围护2也应开设有限转孔23,限转孔23斜向下开设延伸至相邻的侧板围护2内。平行的两块侧板围护2、与较高的底台11转动相连的侧板围护2之间依次形成有间隙,用侧模封闭间隙,并向间隙顶口输送砂浆进而形成现浇层二8,现浇层二8并填充与其相邻的限转孔23,现浇层二8改善了相邻侧板围护2之间的连接性能。待现浇层一4、现浇层二8、填充层24强度稳定时,拆除侧模进而完成阳台装配组装。
45.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如下:
46.通过先在工厂将装配式阳台转动分隔成侧板围护2和阳台基座1等单元块,并使得侧板围护2与阳台基座1转动连接,方便叠合吊装,并在与主体结构完成组装加固后,在转动处以局部现浇的方式进行单元块之间的连接加固,使得各单元块之间的连接性和稳定性得以达到使用要求,最终使得本方案在侧板围护2高度大时有降低吊装的优点。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1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