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门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叉车中门架的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2.当前公司的中门架组装模上只有槽钢、下横梁和上横梁定位,在生产过程中门架上端的缸头座、链轮座、支板和滑轮组支板先用卷尺测量并划线来确定位置,然后分别手持工件将其维持在划线的位置并点焊牢固。
3.无工装辅助定位焊接会造成的问题主要包括:
4.(1)工件易滑动;
5.(2)工件无位置限制,组装时焊接变形无法控制,误差约为2
‑
3mm,产品精度较低;
6.(3)组装及划线时间长,组装一台产品大约需要8分钟,严重影响产品的组装的效率。
7.另外手工划线误差较大,会经常出现返工打磨情况,打磨存在不安全因素,并且每次组装的尺寸也不相同,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装车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上述现有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叉车中门架的定位工装,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用于叉车中门架的定位工装,包括相对平行且横向布置的前横梁1和后横梁2,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通过纵向布置的一对纵梁3固定连接,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中部通过纵向布置的中纵梁5固定连接;
10.一对纵梁3上对应设有倒立l形的一对挡块31;
11.所述前横梁1两端部插设有一对定位螺钉11,且两端部的上端对应开设有一对限位槽12;
12.所述后横梁2两端部插设有一对插销21;
13.定位时,所述一对纵梁3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筋板41上,前横梁1的两端通过所述一对定位螺钉11的轴端和门架上横梁42的两端抵接,使得前横梁1靠近且平行于门架上横梁42布置;
14.所述前横梁1的上端对应一对限位槽12水平布置有一对门支板43,且每块链轮支板的一端和对应门架上横梁42接触;
15.一对门架链轮座44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45的翼板外侧面,且每块挡块的l形水平端对应抵接在门架链轮座的外圆柱面上;
16.一对门架缸头座46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45的翼板外侧面,使得插销的一端对应插设于缸头座的孔内。
17.进一步,所述中纵梁5的两端为直角弯折,且分别和前横梁1、后横梁2的中部螺栓
固定连接。
18.进一步,所述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部均向下直角弯折形成横梁竖直部;每根所述纵梁的两端均向下直角弯折形成纵梁竖直部,每根纵梁纵向布置在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对应一端,且通过纵梁竖直部和对应的横梁竖直部螺栓固定连接,使得一对纵梁3纵向布置在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
19.进一步,定位时,所述一对纵梁3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筋板41上,纵梁竖直部和对应槽钢腹板的外侧面接触,用于定位所述定位工装的横向限位。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2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包括相对平行且横向布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两端通过纵向布置的一对纵梁固定连接,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中部通过纵向布置的中纵梁固定连接;一对纵梁上对应设有倒立l形的一对挡块;前横梁两端部插设有一对定位螺钉,且两端部的上端对应开设有一对限位槽;后横梁两端部插设有一对插销;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缸头座、链轮座、支板和滑轮组支板在中门架上端的定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定位精度由2
‑
3mm提高到0.5
‑
1mm,产品尺寸得到保证;
23.(2)提高作业效率,以前组装一台前缸底座总成和链条座大约需要8分钟,采用本工装后,组装一套时间约为3
‑
4分钟,大大的节省了时间;
24.(3)降低劳动强度,采用此工装省去了划线环节,降低了返工打磨的频率,即降低了劳动强度;
25.(4)提高安全性,采用此工装避免了工件因摆放不稳等问题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了在一套工装上安全、精准的完成了所有操作的目标。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工装的实用状态图。
29.其中:1前横梁、2后横梁、3一对纵梁、5中纵梁、31一对挡块、11一对定位螺钉、12一对限位槽、21一对插销、41一对门架槽钢筋板、42门架上横梁、43一对门架支板、44一对门架链轮座、45一对门架槽钢、46一对门架缸头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31.见图1,一种用于叉车中门架的定位工装,包括相对平行且横向布置的前横梁1和后横梁2,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通过纵向布置的一对纵梁3固定连接,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中部通过纵向布置的中纵梁5固定连接;所述中纵梁5的两端为直角弯折,且分别和前横
梁1、后横梁2的中部螺栓固定连接。
32.一对纵梁3上对应设有倒立l形的一对挡块31;
33.所述前横梁1两端部插设有一对定位螺钉11,且两端部的上端对应开设有一对限位槽12;
34.所述后横梁2两端部插设有一对插销21;
35.见图2,首先将一对门架槽钢45、一对门架槽钢筋板41和门架上横梁42阻焊完成,然后需要将一对门支板43、一对门架链轮座44和一对门架缸头座46定位布置在对应位置处,最后通过点焊完成固定,节课得到中门架。
36.见图3,定位时,所述一对纵梁3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筋板41上,前横梁1的两端通过所述一对定位螺钉11的轴端和门架上横梁42的两端抵接,使得前横梁1靠近且平行于门架上横梁42布置;用于所述工装的纵向定位。
37.所述前横梁1的上端对应一对限位槽12水平布置有一对门支板43,且每块链轮支板的一端和对应门架上横梁42接触;用于一对门支板43定位,然后点焊固定一对门支板43在前横梁1上。
38.一对门架链轮座44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45的翼板外侧面,且每块挡块的l形水平端对应抵接在门架链轮座的外圆柱面上;用于一对门架链轮座44定位,然后点焊固定一对门架链轮座44在一对门架槽钢45上。
39.一对门架缸头座46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45的翼板外侧面,使得插销的一端对应插设于缸头座的孔内。用于一对门架缸头座46定位,然后点焊固定一对门架缸头座46在一对门架槽钢45上。
40.所述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部均向下直角弯折形成横梁竖直部;每根所述纵梁的两端均向下直角弯折形成纵梁竖直部,每根纵梁纵向布置在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对应一端,且通过纵梁竖直部和对应的横梁竖直部螺栓固定连接,使得一对纵梁3纵向布置在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
41.所述一对纵梁3对应布置在一对门架槽钢筋板41上,纵梁竖直部和对应槽钢腹板的外侧面接触,用于定位所述定位工装的横向限位。
42.当完成整个部件的点焊固定即组装完成后,拔下一对插销21,向后拉定位工装直至前横梁1和门架上横梁42、一对门支板43脱离接触,然后将定位工装取下即完成脱模过程。
4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中门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安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