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料混合自动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料分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骨料混合自动分料装置,属于骨料筛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细骨料颗粒直径在0.16

5mm之间,一般为天然砂;粗骨料颗粒直径大于5mm,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也就是我们说的石子;现有的骨料一般是由泥土和石块组成,所以在使用前需要对骨料进行分料操作,将泥土和石块分开,便于后期的使用。
3.现有的泥石分料机在使用时会存在以下弊端:
4.1)输料皮带的出料口与齿辊之间落差度过大,大块石头下落时,会对齿辊造成伤害,增加了泥石分料机的故障率;
5.2)输料皮带进行运输物料时,泥土很容易粘黏在输送皮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后期清洗输送皮带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骨料混合自动分料装置,减小输送皮带下料端与齿辊之间的落差度,避免泥土沾粘在输送带上。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料混合自动分料装置,包括输料皮带、齿辊、电机和料仓,所述输料皮带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输料皮带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齿辊,所述齿辊设置在料仓内,所述料仓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转轴与齿辊的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输料皮带的出料口与齿辊之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前端底部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两端与料仓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板与导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位移柱,所述导向板下方的第一位移柱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导向板的后端转动连接有定位轴,且定位轴的两端与料仓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板的底面设置有弹性刮扫组件,且弹性刮扫组件由位移板、刮板和第二位移柱组成。
8.所述导向板呈前低后高状分布,所述导向板背面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后端与输料皮带的下端面接触在一起;所述导向板与位移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位移柱,所述第二位移柱的上端与导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位移柱的下端贯穿位移板,并位于位移板的下方,所述第二位移柱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位移板之间的第二位移柱上设置有弹簧。
9.所述刮板呈前低后高状的刀刃状分布,所述刮板上设置有透料口,所述刮板的宽度与输料皮带的宽度一致。
10.所述位移板可沿着第二位移柱上、下移动。
11.所述第一位移柱为两个,且每个第一位移柱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第一位移柱的上端贯穿导向板,并位于导向板的上方,所述导向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
述导向板可沿着第一位移柱上、下移动。
12.所述定位轴与导向板后端的背面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轴的两端伸出导向板的两端。
13.所述底板的两端伸出导向板的两端,且底板位于齿辊的上方。
14.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泥沙出料口,所述泥沙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接料斗。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板,可以减小输料口与齿辊之间的落差,避免大块石料对齿辊造成损坏;通过在导向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一位移柱上设置弹簧,且导向板呈前低后高状分布,便于石块的下落,且避免石块堆积在导向板上。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向板背面设置弹性刮扫组件,通过刮板对输送带的刮扫,解决皮带黏泥的情况,减少人工清理的麻烦。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刮板上设置透料口,使刮扫下来的泥料可以通过透料口下落至齿辊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导向板的侧视图。
21.图中,1

输料皮带,2

齿辊,3

电机,4

接料斗,5

料仓,6

导向板,7

底板,8

位移板,9

刮板,10

透料口,11

第一位移柱,12

弹簧,13

第二位移柱,14

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23.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骨料混合自动分料装置,包括输料皮带1、齿辊2、电机3和料仓5,输料皮带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输料皮带1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齿辊2,齿辊2设置在料仓5内,料仓5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3的转轴与齿辊2的轴固定连接在一起,输料皮带1的出料口与齿辊2之间设置有导向板6,导向板6前端底部的下方设置有底板7,且底板7的两端与料仓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底板7与导向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位移柱11,导向板6下方的第一位移柱11上设置有弹簧12;导向板6的后端转动连接有定位轴14,且定位轴14的两端与料仓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导向板6的底面设置有弹性刮扫组件,且弹性刮扫组件由位移板8、刮板9和第二位移柱13组成。
24.导向板6呈前低后高状分布,导向板6背面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位移板8,位移板8的另一端设置有刮板9,刮板9的后端与输料皮带1的下端面接触在一起;导向板6与位移板8之间设置有第二位移柱13,第二位移柱13的上端与导向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位移柱13的下端贯穿位移板8,并位于位移板8的下方,第二位移柱1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位移板8之间的第二位移柱13上设置有弹簧12。
25.刮板9呈前低后高状的刀刃状分布,刮板9上设置有透料口10,刮板9的宽度与输料皮带的宽度一致。
26.位移板8可沿着第二位移柱13上、下移动。
27.第一位移柱11为两个,且每个第一位移柱11的底部与底板7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
第一位移柱11的上端贯穿导向板6,并位于导向板6的上方,导向板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导向板6可沿着第一位移柱11上、下移动。
28.定位轴14与导向板6后端的背面转动连接在一起,定位轴14的两端伸出导向板6的两端。
29.底板7的两端伸出导向板6的两端,且底板7位于齿辊2的上方。
30.料仓5的底部设置有泥沙出料口,泥沙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接料斗4。
31.导向板在使用过程中呈向下倾斜状分布,导向板的后端位于输料皮带的出料口的下方,导向板后端与输料皮带之间不接触,且之间的缝隙可以为3cm

5cm之间,具体根据分料时,石块的外径而定,该缝隙保证大石块不会掉落即可。
32.料仓的底部设置出料口,用于泥料过滤后下落;
33.电机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底面上,实际使用时,料仓位于一个支撑架上,在料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在出料口下方设置接料斗。
34.刮板的刀刃端与输送带底部接触。
35.使用时:石块落和部分泥沙一块落在导向板上,因为导向板呈前低后高状分布,也就是说呈倾斜状分布,石块和泥沙可以顺着导向板落在齿辊上,因为泥沙也可能黏在导向板上,所以我们在底板与导向板的第一位移柱上设置弹簧,当导向板上没有泥沙或者滚石时,弹簧处于复位状态,当石头滚至导向板并移至齿辊上时,导向板会因为石头的掉落发生振动,此时可以将粘黏的泥土弹起,或者粘黏在导向板上的泥土随着石块落在齿辊上。
36.位于第二位移柱上的弹簧,会随着输送带泥土层的厚度而改变,从而能将粘在输送带上的泥土刮掉。
37.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了泥土粘黏输送带的问题,同时减小输送带出料口的落差,避免对齿辊造成损坏,延长了齿辊的使用寿命,减轻工作人员清洗输送带的负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38.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0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