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5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饲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颗粒饲料是指将加工好的粉状配合饲料经制粒机压制而成的颗粒状饲料,在颗粒饲料的生产过程中成品完成后,本体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快速冷却,因此就需要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0353828.3中公开了一种颗粒饲料的高效冷却装置,具体涉及饲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为u形开口状结构,且底座u形开口的一端上垂直设置有进料箱,进料箱为顶面开口的中空矩形管状,进料箱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进料板装置、分料装置和进料调节装置,进料板装置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相互平行,具有在冷却的时候可对颗粒饲料进行间隔输送,从而可防止颗粒饲料产生堆积现象,有利于提高冷却效率等优点,该装置存在冷却效果并不理想,且无法实现冷却物的循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且冷却效率低。
4.因此,提出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水槽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中部套设有导热筒,所述导热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传热片,所述传热片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装置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后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二导料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料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水槽,所述第二水槽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水槽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水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水箱的内腔左侧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水管。
8.优选的,所述进料板的内腔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进料板的内腔右侧与装置本体的左侧顶部开设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料板的内腔与装置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料板的顶部左侧与进料板的内腔底部右侧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导料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
9.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槽的截面设置为“v”形,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在第一出水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导水管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内腔后侧壁体中部,所述传热片远离导热筒的一端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后侧,所述散热片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后侧,所述散热片的位置与散热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散热箱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水管远离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进水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料板的形状大小与第一导料板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二导料板设置在第一导料板的下方,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出料管设置为漏斗形。
11.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左端延伸至水箱的内腔右侧顶部,所述排水管的左端延伸至水箱的内腔右侧底部,所述第三出水管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壁体的中部,所述第三出水管设置在出料管的后侧。
12.优选的,所述水泵设置在出料管的左侧,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中部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导水管设置在进料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导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第一进水管的左端相连通。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通过设置的导热筒与传热片、散热片、散热箱、隔板、发动机、扇叶的配合,可以将第一水槽内部的热量通过导热筒与传热片传入散热片的内部,并通过扇叶的转动将散热片表面的温度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对第一导水管内部的水流进行降温散热的作用,方便后面降温。
16.2、该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料板与排气口、出料管、第一导料板、第一导热板、第一水槽、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料板、第二导热板、第二水槽、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的配合,可以将原料从进料板的位置倒入装置本体的内部,当原料在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的顶部滚动时,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会将原料中部的热量传递到第一水槽的内部,对原料进行降温冷却,同时原料冷却时产生的水蒸气会通过排气口排出装置本体的内部,实现冷却的作用。
17.3、该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通过设置的水箱与第三进水管、排水管、第三出水管、水泵、第二导水管、的配合,可以实现水的内循环,进而起到节能的作用,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剖面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中:1、装置本体;2、排气口;3、进料板;4、出料管;5、第一导料板;6、第一导热板;7、第一水槽;8、第一进水管;9、第一出水管;10、第一导水管;11、导热筒;12、传热片;13、散
热片;14、散热箱;15、隔板;16、发动机;17、扇叶;18、第二导料板;19、第二导热板;20、第二水槽;21、第二进水管;22、第二出水管;23、水箱;24、第三进水管;25、排水管;26、第三出水管;27、水泵;28、第二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

3所示,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为斜面,装置本体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口2,装置本体1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3,进料板3的内腔底部设置为斜面,进料板3的内腔右侧与装置本体1的左侧顶部开设位置相对应,进料板3的内腔与装置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装置本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出料管4设置为漏斗形,装置本体1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板5,第一导料板5的顶部左侧与进料板3的内腔底部右侧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导料板5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第一导料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6,第一导料板5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水槽7,第一水槽7的截面设置为“v”形,第一水槽7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8,第一进水管8设置在第一出水管9的正上方,第一水槽7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9,第一出水管9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水管10,第一导水管10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内腔后侧壁体中部,第一导水管10远离第一出水管9的一端与第二进水管21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导水管10的中部套设有导热筒11,导热筒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传热片12,传热片12远离导热筒11的一端延伸至装置本体1的后侧,传热片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3,散热片13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后侧,散热片13的位置与散热箱14的位置相对应,散热片13设置在散热箱14的内部,装置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箱14,散热箱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5,隔板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发动机16,发动机16的后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扇叶17,通过设置的导热筒11与传热片12、散热片13、散热箱14、隔板15、发动机16、扇叶17的配合,可以将第一水槽7内部的热量通过导热筒11与传热片12传入散热片13的内部,并通过扇叶17的转动将散热片13表面的温度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对第一导水管10内部的水流进行降温散热的作用,方便后面降温,装置本体1的内腔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板18,第二导料板18的形状大小与第一导料板5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二导料板18设置在第一导料板5的下方,第二导料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19,第二导料板1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水槽20,第二水槽20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1,第二水槽20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2,通过设置的进料板3与排气口2、出料管4、第一导料板5、第一导热板6、第一水槽7、第一进水管8、第一出水管9、第一导水管10、第二导料板18、第二导热板19、第二水槽20、第二进水管21、第二出水管22的配合,可以将原料从进料板3的位置倒入装置本体1的内部,当原料在第一导热板6与第二导热板19的顶部滚动时,第一导热板6与第二导热板19会将原料中部的热量传递到第一水槽7的内部,对原料进行降温冷却,同时原料冷却时产生的水蒸气会通过排气口2排出装置本体1的内部,实现冷却的作用,第二出水管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23,装置本体1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水管24,第三进水管24的左端延伸至水箱23的内腔右侧顶部,装置本体1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5,排水管25的左端延伸至水箱23的内腔右侧底部,水箱23的内腔左侧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出水管26,第三出水
管26设置在装置本体1底部壁体的中部,第三出水管26设置在出料管4的后侧,第三出水管26远离水箱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7,水泵27设置在出料管4的左侧,水泵2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水管28,第二导水管28的中部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左侧,第二导水管28设置在进料板3的正下方,第二导水管28远离水泵27的一端与第一进水管8的左端相连通,通过设置的水箱23与第三进水管24、排水管25、第三出水管26、水泵27、第二导水管28、的配合,可以实现水的内循环,进而起到节能的作用,减少浪费。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使用时只需通过第三进水管24提前向水箱23的内部注入冷水,然后启动第二水槽20,通过第三出水管26将水箱23内部的冷水吸入并通过第二导水管28传入第一进水管8的内部,流进第一水槽7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出水管9与第一导水管10进入第二进水管21的内部,然后进入第二出水管22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出水管22流进水箱23的内部,实现水的循环,使冷水可以填充完成,然后将原料倒入进料板3的内部然后会落在第一导热板6的顶部,然后滑落到第二导热板19的顶部,然后滑落到装置本体1的内腔底部,并通过出料管4排出,当原料经过第一导热板6与第二导热板19的表面时,会将原料本体的热量传入第一导热板6与第二导热板19的表面通过第一水槽7与第二水槽20内部的流动冷水会将热量传递到水的内部,并带走,当第一水槽7内部带有热量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9进入第一导水管10的内部时,会通过导热筒11与传热片12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13的表面然后通过启动发动机16使扇叶17旋转,即可将散热片13表面的热量吹走,进而完成对第一导水管10内部水的冷却,此时进入第二进水管21内部的水即是冷水,当第二水槽20内部带有热量的水通过第二出水管22流入水箱23的内部时,即可将第二出水管22内部的热量稀释,并逐渐冷却,当经由第三出水管26与第二导水管28的流动,即可使进入第一进水管8内部的水亦是冷水,即可完成对原料快速冷却的作用。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0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