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弹机纱团取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1  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弹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弹机纱团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织丝的加弹工艺,是利用加热、拉伸的方式来使得纺织丝具备一定的弹性,这种丝束比较常用在袜子等服装领域,而在加弹工艺中,针对自动加弹机设备,加弹机成型的纱团下料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取放操作,重复性体力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目前部分厂商采用自动设备,采用设备自动生产,人工控制下料,但人工工作周期长、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逐个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弹机纱团取放装置,通过工业机器人控制加弹机纱团取放装置,并且利用气爪实现纱团下料,实现全自动纱团取放,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弹机纱团取放装置,包括安装板、两指平行气爪,所述安装板一侧面固定于工业机器人的第六轴上,所述安装板另一侧面两端连接有一对两指平行气爪,每个所述两指平行气爪上分别通过一对过渡板连接有一对取放手指,抓取时,纱团位于一对所述两指平行气爪之间,一对所述取放手指通过两指平行气爪的气路通断夹持和放开位于所述纱团中间的纸筒两端。
5.进一步地,位于安装板两侧的取放手指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成型纱团轴向长度且略小于纱团纸筒轴向长度。
6.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纱团中间的纸筒的所述取放手指侧面上均设置有硫化橡胶。
7.进一步地,靠近纱团的所述取放手指侧壁上设置有硫化橡胶。
8.进一步地,远离所述两指平行气爪的所述取放手指一端设置成弯曲状,其向与其相对的另一取放手指一端弯曲。
9.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板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过渡板上且沿纱团轴向设置的孔条,所述取放手指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孔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过渡板上,所述取放手指可沿所述孔条方向左右调节。
10.进一步地,一对所述两指平行气爪的气路连接在一起,且在气路上连接有一个电磁阀。
11.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业机器人直接控制纱团取放装置工作,无须人工控制纱团取放装置工作,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减少纱尘污染。通过设置两指平行气爪,利用气缸实现一对取放手指夹持纱团的功能,实现了自动化取放纱团的功能,减少了重复性的体力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在靠近纱团中间的纸筒的取放手指侧面上均设置有硫化橡胶一方
面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纱团滑落的情况,还可以保护纱团中间的纸筒。
14.3、本实用新型在靠近纱团的取放手指侧面上设置硫化橡胶,夹取时可以防止纱团尾丝被夹断,起到保护纱团作用。
15.4、本实用新型将取放手指末端设置成弯曲状,同一侧的一对取放手指末端则形成一个与纸筒弧度相似的圆形结构,夹持纱团中间的纸筒时更不易滑落,起到进一层保护作用。
16.5、本实用新型在过渡板上设置的调节机构,便于轻微调节左右两侧的一对取放手指之间的间距,对于尺寸不同的纱团,或者右轻微尺寸变化的纱团,可以通过在孔条中调节取放手指的左右位置,进一步调节左右两侧的一对取放手指之间的间距,使其适配不同的纱团尺寸,其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取纱团时的纱团取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夹取纱团时的纱团取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纱团取放装置调节机构示意图。
20.其中,1

第六轴,2

安装板,3

两指平行气爪,4

过渡板,5

取放手指,6

纱团,7

纸筒,8

孔条,9

螺钉,10

硫化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弹机纱团取放装置,参见附图1与附图2,按照图中指示方位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安装板2、两指平行气爪3,安装板2一侧面固定于工业机器人的第六轴1上,安装板2另一侧面两端连接有一对两指平行气爪3,附图1中安装板2的左右两侧连接有一对两指平行气爪3,一对两指平行气爪3的气路连接在一起,且在气路上连接有一个电磁阀。每个两指平行气爪3上分别通过一对过渡板4连接有一对取放手指5,抓取时,纱团6位于一对两指平行气爪3之间,一对取放手指5通过两指平行气爪3的气路通断夹持和放开位于纱团6中间的纸筒7两端。
24.位于安装板2两侧的取放手指5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成型纱团6轴向长度且略小于纱团6中间的纸筒7轴向长度。这样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纱团取放装置夹持过程中,可以保证利用取放手指5夹持准确。
25.靠近纱团6中间的纸筒7的取放手指5侧面上均设置有硫化橡胶10,硫化橡胶10可以增加摩擦力,在取放手指5夹持过程中,纱团6不会从取放手指5中间滑落。
26.靠近纱团6的取放手指5侧壁上也设置有硫化橡胶10,在夹持过程中可以防止纱团
尾丝被夹断。
27.为了更进一步保证夹持过程中,纱团不会滑落,将远离两指平行气爪3的取放手指5一端设置成弯曲状,其向与其相对的另一取放手指5一端弯曲,这样位于同一侧的两指平行气爪3下的两个取放手指5呈圆形环抱,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取放手指5弯曲弧度不大于纸筒7的弧度,这样既不影响取放手指5的夹持,在夹持过程中也不容易脱落。
28.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渡板4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过渡板4上且沿纱团6轴向设置的孔条8,取放手指5通过螺钉9穿过孔条8可拆卸连接于过渡板4上,取放手指5可沿孔条8方向左右调节。参见附图3,对于尺寸不同的纱团6,或者有轻微尺寸变化的纱团6,可以利用孔条8调节取放手指5的左右位置,进一步调节左右两侧的一对取放手指5之间的间距,使其适配不同的纱团6尺寸,其适用性更强。
29.本装置主要由两指平行气爪3和工业机器人第六轴1提供动力,通过控制两指平行气爪3的气路通断来控制两指平行气爪3的开合,带动取放手指5的开合,对纱团6的进行夹取和张放。
30.工作时,工业机器人的第六轴1控制装置至自动夹弹机下料位置处,电磁阀控制两指平行气爪3的气路通断,取放手指5夹紧,夹紧纱团6,工业机器人的第六轴1运动至下料位置处后,电磁阀控制两指平行气爪3的气路通断,取放手指5张开,放开纱团6,重复纱团6拾取动作,依次循环,达到对纱团6进行自动夹取、张放的目的。
31.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9000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