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p数字化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tp数字化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印刷领域中,ctp的普及为印刷企业大型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设备,绝大部分印刷企业保持了理性客观的头脑选择ctp的使用。在印刷工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下,设计、制版等印前工作的数字化对提高印品质量、节省成本、提高印刷效率、缩短印刷周期起着决定性作用,成为整个印刷流程的核心。
3.然而现有技术中ctp生产流程中还需人工流水线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人工回收,过程耗费精力,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p数字化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系统,旨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和回收耗时耗力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ctp数字化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检测物料是否合格的红外扫描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分拣设备,所述分拣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次品收集箱,所述分拣设备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分拣设备中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上方连接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形状设置呈l形,所述主框架的横向部位上方对称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中活动设置有分拣板,所述主框架的竖直部分顶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中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平面处开设有通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背面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主框架的背面设置有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电机。
7.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套接有传动带。
8.优选的,所述传动带的上端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中开设有齿条状结构,所述转动轴穿过通槽使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正面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矩形槽。
10.优选的,所述分拣板的背面中间部位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背面顶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直径和矩形槽相匹配。
11.优选的,所述分拣板的两端及两侧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滑槽之间滑动设置,所述分拣板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产品生产后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进行输送,经过红外扫描器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分拣设备同时安装有传感器,不合格的产品到达分拣设备后被导至次品收集箱中,合格产品导至第二输送带进行包装发售,在筛分过程中驱动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使传动带进行往复移动,使得驱动槽和驱动齿轮的配合作用下,带动滑块进行左右移动,矩形块与滑块设置呈一体,滑块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矩形块进行移动,延伸块和导向柱作为分拣板上的传动组件,导向柱滑动设置在矩形槽中,在滑块移动同时带动矩形块移动,导向柱沿着矩形槽内壁进行移动,带动分拣板在移动槽中左右移动,然后在移动槽两侧的弧形槽和限位柱的支撑下进行翻转,筛分不同批次的产品,该控制系统能自动识别产品是否合格,并且筛分,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和分拣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框架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拣设备翻转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
20.1、第一输送带;2、红外扫描器;3、分拣设备;301、支板;302、主框架;303、限位板;304、移动槽;305、导向板;306、滑槽;307、固定板;308、驱动电机;309、主动齿轮;310、从动齿轮;311、传动带;312、驱动槽;313、通槽;314、滑块;315、转动轴;316、驱动齿轮;317、矩形块;318、矩形槽;319、分拣板;320、延伸块;321、导向柱;322、限位柱;323、配重块;4、次品收集箱;5、第二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一种ctp数字化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一输送带1的一侧设有检测物料是否合格的红外扫描器2,第一输送带1的一端设置有分拣设备3,分拣设备3可以左右翻版,进行合格产品和次品的筛分,分拣设备3的一侧设置有次品收集箱4,残次品导至次品收集箱4中,分拣设备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带5,经过红外扫描器2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后将合格产品导至第二输送带5进行包装;参阅图2
‑
4,分拣设备3中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的支板301,支板301支撑起整体装置,稳定性强,支板301的上方连接有主框架302,主框架302的形状设置呈l形,主框架302上的各类板槽为其设备运动起到作用,主框架302的横向部位上方对称连接有限位板303,限位板303的两侧开设有移动槽304,移动槽304中活动设置有分拣板319,分拣板319在移动槽304中进行左右移动,然后在两侧弧形槽的支撑下进行翻转,筛分不同批次的产品,主框架302的竖直部分顶部设置有导向板
305,导向板305中开设有滑槽306,滑槽306的内部平面处开设有通槽313,通槽313使滑块314上的转动轴315延伸至后方,得到驱动电机308的驱动,滑块314得以移动,滑槽306中滑动设置有滑块314,滑块314在滑槽306中移动,过程中带动分拣板319进行移动和翻转,滑块314的背面连接有转动轴315,转动轴3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316,转动轴315穿过通槽313,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驱动齿轮316转动,主框架302的背面设置有驱动滑块314移动的驱动电机308,驱动电机308在驱动机构中关键性作用,最终使分拣板319进行移动和分拣,便于产品不同批次的质量控制。
24.参考图4,驱动电机30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307,驱动电机308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309,主动齿轮309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从动齿轮310,从动齿轮310和主动齿轮309之间套接有传动带311,驱动电机308驱动主动齿轮309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带311来带动从动齿轮310转动。
25.参考图4,传动带311的上端开设有驱动槽312,驱动槽312中开设有齿条状结构,转动轴315穿过通槽313使驱动齿轮316与驱动槽312的齿条状结构之间花键固定连接,在筛分过程中驱动电机308进行正转和反转,使传动带311进行往复移动,使得驱动槽312和驱动齿轮316的配合作用下,带动滑块314进行左右移动。
26.参考图3,滑块314的正面连接有矩形块317,矩形块317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矩形槽318,矩形块317与滑块314设置呈一体,滑块314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矩形块317进行移动,使分拣板319上的传动组件在矩形槽318的轨迹中移动。
27.参考图3,分拣板319的背面中间部位设置有延伸块320,延伸块320的背面顶部连接有导向柱321,导向柱321的直径和矩形槽318相匹配,延伸块320和导向柱321作为分拣板319上的传动组件,导向柱321滑动设置在矩形槽318中,在滑块314移动同时带动矩形块317移动,导向柱321沿着矩形槽318内壁进行移动,带动分拣板319在移动槽304中左右移动,然后在移动槽304两侧弧形槽的支撑下进行翻转,筛分不同批次的产品。
28.参考图3,分拣板319的两端及两侧连接有限位柱322,限位柱322与滑槽306之间滑动设置,限位柱322对分拣板319进行限位,分拣板319在移动槽304中左右移动,然后在移动槽304两侧的弧形槽和限位柱322的支撑下进行翻转,筛分不同批次的产品,分拣板319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323,使翻转过后的分拣板319得以快速恢复平整,进行下一块产品的筛分。
29.工作原理:
30.使用时,产品生产后放置在第一输送带1上进行输送,经过红外扫描器2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分拣设备3同时安装有传感器,不合格的产品到达分拣设备3后被导至次品收集箱4中,合格产品导至第二输送带5进行包装发售;
31.其中,在筛分过程中驱动电机308进行正转和反转,使传动带311进行往复移动,使得驱动槽312和驱动齿轮316的配合作用下,带动滑块314进行左右移动,矩形块317与滑块314设置呈一体,滑块314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矩形块317进行移动,延伸块320和导向柱321作为分拣板319上的传动组件,导向柱321滑动设置在矩形槽318中,在滑块314移动同时带动矩形块317移动,导向柱321沿着矩形槽318内壁进行移动,带动分拣板319在移动槽304中左右移动,然后在移动槽304两侧的弧形槽和限位柱322的支撑下进行翻转,筛分不同批次的产品,该控制系统能自动识别产品是否合格,并且筛分,提升生产效率。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9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