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手互磁定位太阳能板。
背景技术:
2.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板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面板,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板凭借着自身的优点被消费者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领域,但是现有的太阳能板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
3.现有的太阳能板在使用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安装连接,安装时需要对太阳能板内部用来发电的电池片进行保护,一般会采用钢化玻璃作为防护的外壳,但是钢化玻璃材质的外壳连接时较为困难且不便于快速开合,导致太阳能板连接较为困难,或者是太阳能板的电池片吸热效果不佳,导致电能转化较少等问题需要改进,因此我们研发一种提手互磁定位的太阳能板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手互磁定位太阳能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太阳能板连接时容易出现偏移不便于定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手互磁定位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内板,所述太阳能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板,所述第一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太阳能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外板,所述第二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一侧的顶部和第二把手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把手一侧的底部和第二把手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把手一侧的凹槽与凸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把手一侧的凹槽与凸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太阳能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吸热层。
6.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一侧的凹槽与第二把手一侧的凸块嵌合。
7.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外部的尺寸小于凸块内部的尺寸,所述第一磁铁嵌在凸块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产生磁吸效果,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合。
9.优选的,所述吸热层采用的材质为硅溶胶吸热材料。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外板与第一外板外部的宽度大小完全相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提手互磁定位太阳能板不仅实现了互磁定位防偏移,而且实现了增强太阳能吸热效果;
12.(1)通过第一把手、凹槽、第一磁铁、凸块、第二把手和第二磁铁,太阳能板中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吸合连接,因为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内部都含有磁铁,将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贴近的时候,两组把手内的第二磁铁和第一磁铁相互吸合,第一把手中的凸块对应第二把手中的凹槽,同理,第二把手中的凸块也对应第一把手中的凹
槽,磁铁在凸块和凹槽的内部,板块贴合时,两组磁铁稳定的吸合并通过凹凸卡合不会产生松动,该结构不仅实现了对太阳能板的快速开合和定位,而且提手也便于携带和转移太阳能板;
13.(2)通过吸热层,覆盖在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外部的透明的吸热层采用的是硅溶胶吸热材料,硅溶胶吸热材料的吸热层可以对微弱的太阳能光进行吸收,解决了太阳能内板内部电池片吸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更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提高了太阳能板吸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把手立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外板;2、第一把手;3、凹槽;4、第一磁铁;5、安装座;6、凸块;7、太阳能内板;8、吸热层;9、第二把手;10、第二外板;11、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
‑
5,一种提手互磁定位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内板7,太阳能内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板1,第一外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太阳能内板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外板10,第二外板10与第一外板1外部的宽度大小完全相同,第二外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9,第一把手2一侧的顶部和第二把手9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凸块6,第一把手2一侧的底部和第二把手9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3,第一把手2一侧的凹槽3与凸块6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4,第一磁铁4与第二磁铁11之间产生磁吸效果,第一磁铁4与第二磁铁11相互吸合,第一磁铁4外部的尺寸小于凸块6内部的尺寸,第一磁铁4嵌在凸块6的内部,第二把手9一侧的凹槽3与凸块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11,太阳能内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第一外板1和第二外板10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吸热层8;
22.第一把手2一侧的凹槽3与第二把手9一侧的凸块6嵌合,实现第一把手2与第二把手9之间的快速定位;
23.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太阳能板中的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9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吸合连接,因为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9的内部都含有磁铁,将第一外板1和第二外板10贴近的时候,两组把手内的第二磁铁11和第一磁铁4相互吸合,第一把手2中的凸块6对应第二把手9中的凹槽3,同理,第二把手9中的凸块6也对应第一把手2中的凹槽3,磁铁在凸块6和凹槽3的内部,板块贴合时,两组磁铁稳定的吸合并通过凹凸卡合不会产生松动,该结构不仅实现了对太阳能板的快速开合和定位,而且提手也便于携带和转移太阳能
板。
24.实施例2:第一外板1和第二外板10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吸热层8;
25.吸热层8采用的材质为硅溶胶吸热材料,可以增强太阳能板吸热的效率;
26.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覆盖在第一外板1和第二外板10外部的透明的吸热层8采用的是硅溶胶吸热材料,硅溶胶吸热材料的吸热层8可以对微弱的太阳能光进行吸收,解决了太阳能内板7内部电池片吸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更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提高了太阳能板吸热的效率。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为了将第一外板1和第二外板10安装在太阳能内板7的外部,可以先将太阳能板中的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9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吸合连接,因为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9的内部都含有磁铁,将第一外板1和第二外板10贴近的时候,两组把手内的第二磁铁11和第一磁铁4相互吸合,第一把手2中的凸块6对应第二把手9中的凹槽3,同理,第二把手9中的凸块6也对应第一把手2中的凹槽3,磁铁在凸块6和凹槽3的内部,板块贴合时,两组磁铁稳定的吸合并通过凹凸卡合不会产生松动,覆盖在第一外板1和第二外板10外部的透明的吸热层8采用的是硅溶胶吸热材料,硅溶胶吸热材料的吸热层8可以对微弱的太阳能光进行吸收,解决了太阳能内板7内部电池片吸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更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提高了太阳能板吸热的效率,该结构不仅实现了对太阳能板的快速开合和定位,而且提手也便于携带和转移太阳能板。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