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旋转减压稳压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旋转减压稳压消火栓。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消火栓通过阀杆控制阀板在阀体内实现消火栓的开和闭,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的芯管,外部水源可以是消防水池或者市政管网,出水口连接消防水带。这类消火栓的阀体内部承受较大的水压,阀体不仅容易出现泄漏,甚至是容易出现爆裂。而且这类消火栓连接的外部水源存在杂质时,容易造成阀体内部堵塞或者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稳定水压、避免阀体内部承受较大的水压负载、避免阀体泄露甚至爆裂、对进入阀体内的外部水源实现过滤的卧式旋转减压稳压消火栓。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旋转减压稳压消火栓,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板和用于控制阀板的阀杆,阀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水源的芯管的进水口和用于连接消防水带的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外壁上套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内部设置有第一挡环,第一挡环抵接在出水口的端部,连接头内设置有过滤片,阀体内部靠近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环,阀板与第二挡环相配合,进水口内部设置有缓压弹簧。在进水口的外壁上套设且固定有连接头,在连接头内部安装第一挡环,利用第一挡环抵接在出水口的端部处,实现对进水口的限位,连接头内还安装有过滤片,过滤片抵接在第一挡环处,芯管进入的外部水源能够经过过滤片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阀体内部。在阀体内部靠近进水口处设置第二挡环,在过滤片和第二挡环之间安装缓压弹簧,当芯管安装在连接头上后,芯管挤压过滤片,进而压缩缓压弹簧,缓压弹簧对过滤片和第二挡环施加反作用力,在进水口内部实现涨紧,增大连接头与进水口之间的轴向外力,避免连接头脱扣。当外部水源进入进水口之后,缓压弹簧能够对进入的水实现阻隔,进而实现对水压的减缓,避免阀体内部承受较大的水压,进而避免阀体泄露甚至爆裂。整个装置不仅利用过滤片对外部水源进行过滤,而且能够利用过滤片压缩缓压弹簧,利用缓压弹簧自身的弹力,实现进水口内部涨紧,轴向涨紧外力越大,连接头与进水口外壁之间的螺纹连接脱扣几率越小,降低泄露的几率,而且利用缓压弹簧对进入阀体内的外部水源实现阻隔缓压,避免阀体内部承受较大的压力。
5.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口内壁呈圆台形,进水口靠近连接头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进水口靠近第二挡圈的一端的内径。进水口内壁制造呈圆台形,即进水口靠近连接头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进水口靠近第二挡圈的一端的内径,外部水源进入进水口之后,随着进水口内径的逐渐减小,能够有效地的降低进入阀体内的水压。
6.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压弹簧包括柱部和与柱部一体成型的缓压部,柱部呈螺旋盘绕的圆柱状并贯穿第一挡环抵接在过滤片上,缓压部呈螺旋盘绕的圆台状,缓压部靠近柱
部一端的外径大于柱部并抵接在第一挡环远离过滤片的一端,缓压部远离柱部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挡环上。缓压弹簧包括柱部和缓压部,柱部是螺旋盘绕而成的圆柱状结构,缓压部是螺旋盘绕而成的圆台状结构,柱部和缓压部一体成型制造。安装缓压弹簧后,缓压部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挡环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挡环上,柱部贯穿第一挡环抵接在过滤片上。当芯管没有与连接头装配时,过滤片受到柱部的支撑而远离第一挡环,当芯管安装在连接头上后,芯管推动过滤片朝向第一挡环方向移动并压缩缓压弹簧,缓压弹簧自身弹力对过滤片施加反作用力,进而实现进水口内部涨紧,连接头和进水口之间的轴向力增大,降低了连接头与进水口螺纹脱扣的几率。当外部水源经过过滤片进入进水口之后,不仅进水口内径逐渐缩小,而且外部水源逐个撞击在缓压部上并在缓压部处实现水流回弹,降低水压,缓压部利用自身弹性将水流反向波动形成水流的扰流,进一步降低水压。
7.作为优选,进水口与连接头转动连接,进水口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连接头上径向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贯穿连接头并深入至环形定位槽内。进水口的外壁上设置环形定位槽,连接头上径向贯穿有若干个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贯穿连接头后深入至环形定位槽内,环形定位槽的深度能够容纳定位螺栓的自由端并且对定位螺栓限位,实现连接头与进水口的轴向限位,避免连接头与进水口脱离,同时能够保证连接头与进水口的相对转动。
8.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口、阀板和阀杆均同轴设置,且轴线为水平方向设置。
9.作为优选,所述的阀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手轮。
1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旋转减压稳压消火栓具备下述优点:整个装置不仅利用过滤片对外部水源进行过滤,而且能够利用过滤片压缩缓压弹簧,利用缓压弹簧自身的弹力,实现进水口内部涨紧,轴向涨紧外力越大,降低泄露的几率,而且利用缓压弹簧对进入阀体内的外部水源实现阻隔缓压,避免阀体内部承受较大的压力。
附图说明
1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剖视图;
1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压弹簧的立体图。
14.图示说明:1

阀体,2

进水口,3

出水口,4

连接头,5

手轮,6

密封挡圈,7

过滤片,8

阀杆,9

阀板,10

第一挡环,11

第二挡环,12

定位螺栓,13

柱部,14

缓压部,16

环形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6.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卧式旋转减压稳压消火栓,包括阀体1、设置在阀体内的阀板9和用于控制阀板的阀杆8,阀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水源的芯管的进水口2和用于连接消防水带的出水口3,进水口外壁上套设有连接头4,连接头内部设置有第一挡环10,第一挡环抵接在出水口的端部,连接头内设置有过滤片7,阀体内部靠近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环11,阀板与第二挡环相配合,进水口内部设置有缓压弹簧。进水口内壁呈圆台形,进水口靠近连接头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进水口靠近第二挡圈的一端的内径。缓压弹簧包
括柱部13和与柱部一体成型的缓压部14,柱部呈螺旋盘绕的圆柱状并贯穿第一挡环抵接在过滤片上,缓压部呈螺旋盘绕的圆台状,缓压部靠近柱部一端的外径大于柱部并抵接在第一挡环远离过滤片的一端,缓压部远离柱部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挡环上。连接头内设置有密封挡圈6,密封挡圈位于过滤片远离第一挡环的一侧。进水口与连接头转动连接,进水口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槽16,连接头上径向设置有定位螺栓12,定位螺栓贯穿连接头并深入至环形定位槽内。进水口、阀板和阀杆均同轴设置,且轴线为水平方向设置。阀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手轮5。
17.在进水口的外壁上套设且固定有连接头,在连接头内部安装第一挡环,利用第一挡环抵接在出水口的端部处,实现对进水口的限位,连接头内还安装有过滤片,过滤片抵接在第一挡环处,芯管进入的外部水源能够经过过滤片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阀体内部。在阀体内部靠近进水口处设置第二挡环,在过滤片和第二挡环之间安装缓压弹簧,当芯管安装在连接头上后,芯管挤压过滤片,进而压缩缓压弹簧,缓压弹簧对过滤片和第二挡环施加反作用力,在进水口内部实现涨紧,增大连接头与进水口之间的轴向外力,避免连接头脱扣。当外部水源进入进水口之后,缓压弹簧能够对进入的水实现阻隔,进而实现对水压的减缓,避免阀体内部承受较大的水压,进而避免阀体泄露甚至爆裂。整个装置不仅利用过滤片对外部水源进行过滤,而且能够利用过滤片压缩缓压弹簧,利用缓压弹簧自身的弹力,实现进水口内部涨紧,轴向涨紧外力越大,连接头与进水口外壁之间的螺纹连接脱扣几率越小,降低泄露的几率,而且利用缓压弹簧对进入阀体内的外部水源实现阻隔缓压,避免阀体内部承受较大的压力。进水口内壁制造呈圆台形,即进水口靠近连接头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进水口靠近第二挡圈的一端的内径,外部水源进入进水口之后,随着进水口内径的逐渐减小,能够有效地的降低进入阀体内的水压。缓压弹簧包括柱部和缓压部,柱部是螺旋盘绕而成的圆柱状结构,缓压部是螺旋盘绕而成的圆台状结构,柱部和缓压部一体成型制造。安装缓压弹簧后,缓压部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挡环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挡环上,柱部贯穿第一挡环抵接在过滤片上。当芯管没有与连接头装配时,过滤片受到柱部的支撑而远离第一挡环,当芯管安装在连接头上后,芯管推动过滤片朝向第一挡环方向移动并压缩缓压弹簧,缓压弹簧自身弹力对过滤片施加反作用力,进而实现进水口内部涨紧,连接头和进水口之间的轴向力增大,降低了连接头与进水口螺纹脱扣的几率。当外部水源经过过滤片进入进水口之后,不仅进水口内径逐渐缩小,而且外部水源逐个撞击在缓压部上并在缓压部处实现水流回弹,降低水压,缓压部利用自身弹性将水流反向波动形成水流的扰流,进一步降低水压。在连接头内设置密封挡圈,利用密封挡圈和第一挡环配合将过滤片固定其中,芯管直接抵接在密封挡圈上,增大内部密封性。进水口的外壁上设置环形定位槽,连接头上径向贯穿有若干个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贯穿连接头后深入至环形定位槽内,环形定位槽的深度能够容纳定位螺栓的自由端并且对定位螺栓限位,实现连接头与进水口的轴向限位,避免连接头与进水口脱离,同时能够保证连接头与进水口的相对转动。
18.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9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