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棉纱。
背景技术:
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人造棉纺成的纱就是人棉纱。
3.现有的纱线韧性和弹性不佳,不易伸缩,无法满足高弹性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纱线的弹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棉纱。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棉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人棉纱,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部以及包覆部,所述芯部设置在包覆部内,所述包覆部包括复合弹性纤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弹性纤维的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通过采用复合弹性纤维,使得纱线本体具有更好的弹性,同时复合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并且触感柔软,包括复合弹性纤维的包覆部设置在芯部外侧,能够使得由纱线本体纺织而成的衣物不仅亲肤柔软,而且不易褪色。
8.可选的,所述包覆部螺旋缠绕在芯部外,螺旋设置的所述包覆部形成多个线圈,所述芯部位于线圈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复合弹性纤维自然螺旋卷曲,故将其螺旋缠绕在芯部外。
10.可选的,所述芯部包括内芯复合纤维以及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包覆在内芯复合纤维外。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抗菌层,且将抗菌层包覆在内芯复合纤维外,提高纱线本体的抗菌性。
12.可选的,所述抗菌层包括聚酯纤维层以及多个银离子陶瓷粒。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包括聚酯纤维层以及银离子陶瓷粒,使得纱线本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14.可选的,所述银离子陶瓷粒位于聚酯纤维层内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银离子陶瓷粒包裹在聚酯纤维层内部,减少银离子陶瓷粒脱离聚酯纤维层的可能性。
16.可选的,所述内芯复合纤维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亚麻纤维以及橡胶丝纤维,所述内芯复合纤维由再生纤维素纤维、亚麻纤维以及橡胶丝纤维捻和而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吸湿性与透气性良好,亚麻纤维的透气和散热性能好,且吸湿放湿速度快,使得由纱线本体所制成的织物更加舒适。橡胶丝纤维则提高了纱线本体的弹性。
18.可选的,所述内芯复合纤维与抗菌层之间形成透气空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芯复合纤维与抗菌层之间构成透气空腔,提高了纱线本体的透气性。
20.可选的,所述复合弹性纤维设置有若干,所述包覆部由若干复合弹性纤维捻和而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若干复合弹性纤维捻和形成包覆部,进一步提高纱线本体的弹性。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芯部设置有橡胶丝纤维,包覆部包括复合弹性纤维,使得纱线本体具有更好的弹性;
24.2.复合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并且触感柔软,包括复合弹性纤维的包覆部设置在芯部外侧,能够使得由纱线本体纺织而成的衣物不仅亲肤柔软,而且不易褪色;
25.3.通过设置抗菌层,提高纱线本体的抗菌性;
26.4.内芯复合纤维由再生纤维素纤维、亚麻纤维以及橡胶丝纤维捻和而成,提高纱线本体弹性的同时,提高纱线本体的透气性,使得纱线本体所制成的织物更加舒适;
27.5.内芯复合纤维与抗菌层之间构成透气空腔,进一步提高了纱线本体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一种人棉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一种人棉纱结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纱线本体;2、芯部;20、透气空腔;21、内芯复合纤维;211、再生纤维素纤维;212、亚麻纤维;213、橡胶丝纤维;22、抗菌层;221、聚酯纤维层;222、银离子陶瓷粒;3、包覆部;31、复合弹性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人棉纱。
33.参照图1,一种人棉纱包括纱线本体1。纱线本体1包括芯部2以及包覆部3。包覆部3螺旋缠绕在芯部2外部,螺旋设置的包覆部3形成多个线圈,芯部2位于线圈内。
34.参照图1和图2,包覆部3包括复合弹性纤维31,本实施例中包覆部3仅包括单个复合弹性纤维31。包覆部3还能够通过若干复合弹性纤维31捻和而成。复合弹性纤维31可采用t400 弹性纤维,复合弹性纤维31自然螺旋卷曲同时具有优异的膨松性、弹性、弹性回复率、色牢度以及特别柔软的手感。
35.参照图2,芯部2包括内芯复合纤维21以及抗菌层22。抗菌层22包覆在内芯复合纤维21外,抗菌层22与内芯复合纤维21之间形成透气空腔20。内芯复合纤维21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211、亚麻纤维212以及橡胶丝纤维213,内芯复合纤维21由再生纤维素纤维211、亚麻纤维212以及橡胶丝纤维213捻和而成。
36.再生纤维素纤维211以及亚麻纤维212的透气和散热性能好,且吸湿放湿速度快,同时由于抗菌层22与内芯复合纤维21之间形成透气空腔20,进一步提高了纱线本体1的透
气性,使得由纱线本体1所制成的织物更加舒适。橡胶丝纤维213提高了内芯复合纤维21的弹性,进一步提高了纱线本体1的弹性。其中再生纤维素纤维211可采用竹纤维、莫代尔、甲壳素纤维等。
37.参照图2,抗菌层22包括聚酯纤维层221以及多个设置在聚酯纤维层221内部的银离子陶瓷粒222。通过在聚酯纤维层221中混入银离子陶瓷粒222,提高纱线本体1的抗菌性能。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人棉纱的实施原理为:将复合弹性纤维31螺旋缠绕在芯部2外,提高了纱线本体1的弹性,使得纱线本体1能够满足高弹性产品的需求。由于高弹性产品常用于制作贴身的衣物,故在芯部2内设置抗菌层22,提高纱线本体1的抗菌性能。高弹性产品制成的衣物与人体皮肤紧贴,采用透气性与散热性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211以及亚麻纤维212,使得纱线本体1的吸湿放湿速度快,同时由于抗菌层22与内芯复合纤维21之间形成透气空腔20,进一步提高了纱线本体1的透气性,使得由纱线本体1所制成的织物更加舒适。
39.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本体(1),所述纱线本体(1)包括芯部(2)以及包覆部(3),所述芯部(2)设置在包覆部(3)内,所述包覆部(3)包括复合弹性纤维(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3)螺旋缠绕在芯部(2)外,螺旋设置的所述包覆部(3)形成多个线圈,所述芯部(2)位于线圈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2)包括内芯复合纤维(21)以及抗菌层(22),所述抗菌层(22)包覆在内芯复合纤维(21)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2)包括聚酯纤维层(221)以及多个银离子陶瓷粒(2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离子陶瓷粒(222)位于聚酯纤维层(221)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复合纤维(21)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211)、亚麻纤维(212)以及橡胶丝纤维(213),所述内芯复合纤维(21)由再生纤维素纤维(211)、亚麻纤维(212)以及橡胶丝纤维(213)捻和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复合纤维(21)与抗菌层(22)之间形成透气空腔(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弹性纤维(31)设置有若干,所述包覆部(3)由若干复合弹性纤维(31)捻和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棉纱。其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部以及包覆部,所述芯部设置在包覆部内,所述包覆部包括复合弹性纤维。所述包覆部螺旋缠绕在芯部外,螺旋设置的所述包覆部形成多个线圈,所述芯部位于线圈内。所述芯部包括内芯复合纤维以及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包覆在内芯复合纤维外。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纱线弹性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纱线弹性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纱线弹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殷济江 方戟 张艳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世纪晨星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