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化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树脂固化是经过缩合、闭环、加成或催化等化学反应,使热固性树脂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剂来完成的。
3.传统的固化剂灌装都是人工进行灌装,在灌装的过程中,人工需要拿取装罐筒对准储存罐的出料口,并且还要控制不好储存罐出料的固化剂量,其操作较为复杂,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包括支撑台、加工桶、出料管、出料板、传送带、辅助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支撑台的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有加工桶,所述加工桶的底部固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出料板,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出料管的一侧固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装有出料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装有套壳,所述套壳的内部固装有固定板,所述套壳的内部固装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装有滑板,所述滑板固装在转轴的表面,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固装有辅助板,所述出料板的底部固装有连接杆。
6.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固定安装在传送带的顶部,所述辅助装置包括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顶部固装有导流筒,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板。
7.优选的,所述导流筒的形状为漏斗形,所述限位筒的形状为半圆柱体,所述辅助板的形状为三角形。
8.优选的,所述限位筒、导流筒和辅助板的数量为十六组,十六组所述限位筒和导流筒固装在传送带的顶部。
9.优选的,所述推送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所述推送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装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的一侧固装有推杆,所述限位筒的内部开设有凹槽。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装有支撑架,所述输出杆滑动连接在支撑架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固装有导流壳。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员先将五组装罐筒依次放置到限位筒的内部,紧接着操作员启动传送带,此时传送带带动限位筒与辅助板移动,辅助板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转板,
此时转板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出料板通过转轴转动,此时出料板打开出料管,此时限位筒移动到出料管的底部,从而固化剂从出料管进入到导流筒的内部,此时固化剂通过导流筒进入到装罐筒的内部,当辅助板移动到一端位置时,滑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滑板带动转轴转动,此时转轴带动出料板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控制固化剂流出的量,该装置只需要操作员在支撑台的一端将装罐筒放置在限位筒的内部,然后启动传送带就可以实现自动灌装,并且还可以自动控制固化剂流出的量,操作简单,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中,当灌装好的装罐筒移动到支撑台的另一端时,操作员启动电动伸缩杆,此时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输出杆移动,输出杆带动推杆进入到凹槽的内部,从而将限位筒内部的装罐筒推向导流壳,从而实现自动出料,该装置实现自动推出装罐筒,从而不需要人工将装罐筒从限位筒的内部移出,从而方便了操作员移出装罐筒。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加工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的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的图4中b处放大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的图1中c处放大图。
21.图例说明:
22.1、支撑台;2、加工桶;3、出料管;4、出料板;5、传送带;6、连接板;7、转轴;8、套壳;9、固定板;10、弹簧;11、滑板;12、辅助板;13、连接杆;14、限位筒;15、导流筒;16、电动伸缩杆;17、输出杆;18、推杆;19、凹槽;20、支撑架;21、导流壳。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固化剂灌装装置,包括支撑台1、加工桶2、出料管3、出料板4、传送带5、辅助装置和推送装置,支撑台1的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有加工桶2,加工桶2的底部固装有出料管3,出料管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出料板4,支撑台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送带5,出料管3的一侧固装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底部固装有出料板4,连接板6的顶部固装有套壳8,套壳8的内部固装有
固定板9,套壳8的内部固装有限位板,固定板9的一侧固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侧固装有滑板11,滑板11固装在转轴7的表面,传送带5的顶部固装有辅助板12,出料板4的底部固装有连接杆13。
26.具体的,辅助装置固定安装在传送带5的顶部,辅助装置包括限位筒14,限位筒14的顶部固装有导流筒15,连接杆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板。
27.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限位筒14和导流筒15方便了操作员摆放装罐筒,并且导流筒15可以使固化剂准确的流入到装罐筒的内部。
28.具体的,导流筒15的形状为漏斗形,限位筒14的形状为半圆柱体,辅助板12的形状为三角形。
29.在本实施例中:半圆柱体的限位筒14方便了操作员将装罐筒放入到限位筒14。
30.具体的,限位筒14、导流筒15和辅助板12的数量为十六组,十六组限位筒14和导流筒15固装在传送带5的顶部。
31.在本实施例中:多组限位筒14,提高了灌装的效率。
32.本实施方案中,操作员先将五组装罐筒依次放置到限位筒14的内部,紧接着操作员启动传送带5,此时传送带5带动限位筒14与辅助板12移动,辅助板12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转板,此时转板带动连接杆13转动,连接杆13在移动的过程中,出料板4通过转轴7转动,此时出料板4打开出料管3,此时限位筒14移动到出料管3的底部,从而固化剂从出料管3进入到导流筒15的内部,此时固化剂通过导流筒15进入到装罐筒的内部,当辅助板12移动到一端位置时,滑板11在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滑板11带动转轴7转动,此时转轴7带动出料板4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控制固化剂流出的量,该装置只需要操作员在支撑台1的一端将装罐筒放置在限位筒14的内部,然后启动传送带5就可以实现自动灌装,并且还可以自动控制固化剂流出的量,操作简单,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33.具体的,推送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撑台1的顶部,推送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固装有输出杆17,输出杆17的一侧固装有推杆18,限位筒1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9。
34.具体的,支撑台1的顶部固装有支撑架20,输出杆17滑动连接在支撑架20的内部。
3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可以防止输出杆17出现偏移的情况。
36.具体的,推杆18滑动连接在凹槽19的内部,支撑台1的一侧固装有导流壳21。
37.在本实施例中:推杆18通过凹槽19进入到限位筒14的内部时,推杆18可以将装罐筒推送到导流壳21的内部,从而实现自动移出装罐筒。
38.本实施方案中,当灌装好的装罐筒移动到支撑台1的另一端时,操作员启动电动伸缩杆16,此时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带动输出杆17移动,输出杆17带动推杆18进入到凹槽19的内部,从而将限位筒14内部的装罐筒推向导流壳21,从而实现自动出料,该装置实现自动推出装罐筒,从而不需要人工将装罐筒从限位筒14的内部移出,从而方便了操作员移出装罐筒。
39.工作原理:操作员先将五组装罐筒依次放置到限位筒14的内部,紧接着操作员启动传送带5,此时传送带5带动限位筒14与辅助板12移动,辅助板12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转板,此时转板带动连接杆13转动,连接杆13在移动的过程中,出料板4通过转轴7转动,此时出料板4打开出料管3,此时限位筒14移动到出料管3的底部,从而固化剂从出料管3进入到
导流筒15的内部,此时固化剂通过导流筒15进入到装罐筒的内部,当辅助板12移动到一端位置时,滑板11在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滑板11带动转轴7转动,此时转轴7带动出料板4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控制固化剂流出的量,当灌装好的装罐筒移动到支撑台1的另一端时,操作员启动电动伸缩杆16,此时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带动输出杆17移动,输出杆17带动推杆18进入到凹槽19的内部,从而将限位筒14内部的装罐筒推向导流壳21,从而实现自动出料。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9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