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血栓患者护理椅。
背景技术:
2.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和视物模糊等征象,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和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通常需要用到护理椅,护理椅是脑血栓患者必不可少的助行工具,护理椅在使用过程中,当患者起身时,一般则需要护理人员去协助,整个起身过程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体力。
3.对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脑血栓患者护理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血栓患者护理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护理椅在使用过程中,当患者起身时,一般则需要护理人员去协助,整个起身过程需要耗费相当大体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血栓患者护理椅,包括床,所述床内设有护理椅;
6.所述护理椅包括矩形框和两扶手,所述矩形框上表面一侧固定有背靠,所述背靠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矩形框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矩形框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组导向块,两所述扶手分别位于两组导向块上方,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同侧扶手固定,所述扶手下表面对应同侧导向块位置处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贯穿对应的导向块且滑杆与导向块滑动配合;
7.所述床上开设有第四让位槽,所述床一侧固定有第一圆杆和卡块且第一圆杆和卡块分别位于第四让位槽两侧,所述第一圆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外壁固定有第二圆杆,所述卡块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圆杆卡合在卡槽内。
8.优选的,所述矩形框底端一侧对称固定有两组固定座,每组所述固定座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子,所述矩形框底端另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万向轮,所述背靠背面对称固定有两把手。
9.优选的,所述背靠另一侧设有背垫,所述扶手上表面设有臂垫,所述矩形框上表面设有坐垫b。
10.优选的,所述滑杆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扶手和第一限位块之间。
11.优选的,一所述扶手一侧固定有防护带,另一所述扶手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安装有母扣,所述防护带另一端设有公扣,所述公扣与母扣扣合。
12.优选的,所述矩形框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内壁固定有挡圈,所述第二让位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底面对应挡圈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让位槽,所述翻盖上表面设有坐垫a。
13.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一端开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内通过定位块转动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一端套设有圆筒,所述l形杆周侧面固定有两第二限位块且两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圆筒两侧,两所述圆筒之间固定有踏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护理椅和床的设置,护理椅能够与床组合为一体,当患者需要下床时,首先需要扶持患者坐在矩形框上,然后旋转第二圆杆解除对护理椅的限位,紧接着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伸缩杆运转,使得扶手在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过程中滑杆会沿着导向块滑动,两扶手会从两侧对患者进行限位,紧接着将护理椅向外拉动,使得患者连同护理椅与床分离,整个起身过程简单便捷,同时能够节省护理人员的体力,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椅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形框和滑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盖和坐垫a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l形杆和踏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床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圆杆和卡块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
护理椅,101
‑
矩形框,102
‑
固定座,103
‑
轮子,104
‑
万向轮,105
‑
背靠,106
‑
背垫,107
‑
安装块,108
‑
电动伸缩杆,109
‑
第一让位槽,110
‑
导向块,111
‑
扶手,112
‑
臂垫,113
‑
滑杆,114
‑
第一限位块,115
‑
防护带,116
‑
公扣,117
‑
第二让位槽,118
‑
挡圈,119
‑
翻盖,120
‑
第三让位槽,121
‑
坐垫a,122
‑
坐垫b,123
‑
l形杆,124
‑
踏板,125
‑
圆筒,126
‑
第二限位块,127
‑
定位块,2
‑
床,201
‑
第四让位槽,202
‑
第一圆杆,203
‑
转筒,204
‑
第二圆杆,205
‑
卡块,206
‑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1
‑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脑血栓患者护理椅,包括床2,
床2内设有护理椅1;
[0027]
护理椅1包括矩形框101和两扶手111,矩形框101底端一侧对称固定有两组固定座102,每组固定座102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子103,矩形框101底端另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万向轮104,背靠105背面对称固定有两把手,使得本装置便于移动,矩形框101上表面一侧固定有背靠105,背靠105一侧设有控制面板,矩形框101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安装块107,安装块107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8,矩形框101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组导向块110,两扶手111分别位于两组导向块110上方,电动伸缩杆108的输出端与同侧扶手111固定,扶手111下表面对应同侧导向块110位置处固定有滑杆113,滑杆113一端贯穿对应的导向块110且滑杆113与导向块110滑动配合,滑杆113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114,导向块110位于扶手111和第一限位块114之间,便于对滑杆113进行限位,背靠105另一侧设有背垫106,扶手111上表面设有臂垫112,矩形框101上表面设有坐垫b122,便于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0028]
床2上开设有第四让位槽201,床2一侧固定有第一圆杆202和卡块205且第一圆杆202和卡块205分别位于第四让位槽201两侧,第一圆杆202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筒203,转筒203外壁固定有第二圆杆204,卡块205外壁开设有卡槽206,第二圆杆204卡合在卡槽206内。
[0029]
其中如图2和3所示,一扶手111一侧固定有防护带115,另一扶手111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安装有母扣,防护带115另一端设有公扣116,公扣116与母扣扣合,便于对患者进行防护,避免患者从护理椅1滑落。
[0030]
其中如图3和4所示,矩形框101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让位槽117,第二让位槽117内壁固定有挡圈118,第二让位槽117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盖119,翻盖119底面对应挡圈118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让位槽120,翻盖119上表面设有坐垫a121,便于患者排泄。
[0031]
其中如图2、3和5所示,安装块107一端开设有第一让位槽109,第一让位槽109内通过定位块127转动连接有l形杆123,l形杆123一端套设有圆筒125,l形杆123周侧面固定有两第二限位块126且两第二限位块126分别位于圆筒125两侧,两圆筒125之间固定有踏板124,能够旋转收纳的踏板124,能够对患者的腿进行支撑。
[0032]
使用时,护理椅1能够与床2组合为一体,同时旋转第二圆杆204,使得第二圆杆204一端卡合在卡槽206内,对护理椅1进行限位,当患者需要下床时,首先需要扶持患者坐在矩形框101上,然后旋转第二圆杆204解除对护理椅1的限位,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伸缩杆108运转,使得扶手111在电动伸缩杆108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过程中滑杆113会沿着导向块110滑动,两扶手111会从两侧对患者进行限位,紧接着将护理椅1向外拉动,使得患者连同护理椅1与床2分离。
[003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
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8917.html